班级管理中“一招鲜”.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班级管理中“一招鲜”

班级管理中“一招鲜”   摘 要:俗话说:“一招鲜,吃遍天。”其实,作为一名教师,也应有自己的绝活和“鲜招”。   关键词:班级管理; 绝活和“鲜招”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1-161-001   笔者在长期的班主任工作中,因时因地采用了一些不同于常规的做法,姑且叫做“鲜招”吧。介绍给大家,大家验证一下好使不好使。   一、牵着犯错误学生的“鼻子”走   中学生自制力差,课堂上出现打瞌睡、看小说、做小动作等违纪现象是常有的事儿。对犯错误学生不能不批评教育,但教育方式不同,所收到的效果也不同。有一次,我班的一名学生在政治课上偷看小说,被科任老师逮了个正着。老师把没收的小说交给我,建议我对其严肃处理。我心里清楚,这名叫孙小丽的学生,是班里有名的后进生,多数任课教师都认为她已“无可救药”了,但我不这样认为。于是我把孙小丽叫进办公室,先把上课看课外书的危害跟她讲了一遍,然后说:“鉴于你多次违犯校纪,所以我对你不能再‘客气’了。今天对你的处理意见是:第一,没收课外书;第二,写一份不少于500字的悔过书,在班里作公开检讨;第三,把家长请到学校。”听了我的话,小丽的眼泪“哗”地一下涌了出来,她带着哭腔说:“老师,我知道……知道错了,只求您……求您……”我板着脸,一字一顿地说:“不行,绝对不行,你犯错后总说要改正,可每次都让老师失望。”见没有回旋余地,小丽哭得更厉害了。我看目的已经达到,便见好就收。“这样吧,今天我再给你一次机会,你今天犯的错误我暂不计较,但你必须给我立下保证。”听了我的话,小丽马上抬起头,两眼放出亮光。“我保证以后不在课堂上看小说,保证期终考试政治考出好成绩。”在以后的日子里,小丽果然信守诺言,再没有违反课堂纪律。期终考试,小丽的政治成绩有了明显进步。后来,小丽以优异成绩考入县重点高中。再后来,小丽顺利考上了大学。我想,如果当初我把小丽狠狠地训斥一顿,或者让家长将其领回家“反省检查”,或许那偏僻的山村就少了一个大学生。   二、“遗忘”教案   有一次上完课离开教室,我把教案忘在了讲台上。等我返回去拿的时候,发现学生们围在一起正你争我抢地翻看我的教案。“调皮鬼”小伟一边看一边指指点点。看到此情此景,我灵机一动,心中生成一个教育方案。于是次日上完课后,我又把教案“忘”在讲台上,里面夹了一张纸,纸上写道:“小伟这几天注意力不集中,课堂上小动作多,还时不时跟同桌小声说话。他本是个自觉守纪的学生,怎会变成这样?我得赶紧找他谈谈。”不出我的预料,小伟果然进了我的“圈套”。此后的几天,小伟再也没有在课堂上交头接耳、左顾右盼,听课很认真。   隔了几天,我又把教案“忘”在讲台上,里面夹的纸这样写道:“小伟这几天进步不小,课堂上注意听讲,积极回答问题,还认真做笔记。我真想在班里表扬他,但是现在还不行,时机还不成熟,因为几位任课老师都说他做作业草率、马虎……我应该抽空找他了解一下情况。”   正如我预料的,小伟逐步改掉了做作业马虎、草率的坏习惯,每天都保质保量地完成作业,而且字迹工整,正确率大大提高。   采用这种方法,没有当面对学生进行批评,而是利用学生要面子、喜欢表现自己的心理,于“不言”之中促成了学困生的转化。   三、“招聘”同桌   期中考试刚过,便有几个学生找我,想调换座位。但调换座位是学生和家长都十分敏感的问题,搞不好会影响学生的情绪,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甚至影响班级的安定团结。   经过慎重考虑,我决定上一堂“招聘同桌”班会课。我对学生说:“今天的‘招聘同桌’会,每个同学都可以按自己心目中的标准写招聘书,为自己找一个好同桌。”   “真的吗?”学生们用怀疑的目光看着我。   “绝无戏言。”我微笑地注视着学生。   吃了定心丸后,学生们喜形于色,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有的学生迫不及待地拿起笔开始写招聘书。   张振强第一个发布“招聘信息”,他对同桌的要求是:学习成绩优秀,卫生习惯好,不随地吐痰,乐于助人,不说脏话,必须是男生。   条件刚刚说完,马上有十几个同学应聘。张振强最终选出了满意的同桌。   第一个人招聘成功,学生们信心倍增,教室里的气氛活跃起来。招聘者踊跃发言,应聘者络绎不绝,班会课俨然成了“人才交流会”。   但在招聘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深思的现象。比如王小飞开始提出的条件十分苛刻,见没人应聘,便赶紧放宽了条件,仍没人响应,最后只好放下招聘者的架子,不情愿地加入到应聘者的行列。从招聘者变成应聘者,看得出他内心比较难受。也许通过这件事,他会深刻反省自己。   一场“招聘同桌会”,成了检验学生受欢迎程度的考评会。应聘者众,说明该生人缘好;应聘者少,说明该生人缘差。我利用招聘同桌的活动,不露声色地对学生进行了一次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