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社区灾害与急救.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章 社区灾害与急救

(四)一氧化碳中毒的预防 1.加强一氧化碳中毒症状、危害以及预防措施的知识普及,提高自救与呼救能力。 2.工业生产中,进入一氧化碳高浓度环境中,戴防护面具或正压空气呼吸器 3.在日常生活中,定期检测煤气管道是否老化,破裂,注意开窗通风 四、毒虫咬伤 (一)发病机制 毒虫毒液中含有多肽类、酶类和氨类物质,可产生神经毒性、血液毒性和细胞毒性等,可引起叮咬部位的局部剧痛,水肿、甚至坏死,严重可出现全身过敏性反应、休克、溶血、甚至出现多系统器官衰竭。 (三)毒虫蛰伤的社区救护 1.仔细检查蛰伤部位有无毒刺,并予以拔出或刮除,用针尖挑开伤口,并用负压方法吸出毒液。 2.口服抗组胺药物 3.肌肉抽搐或强直者,可在镇静同时静注10%葡萄糖酸钙10-20ml 4.根据毒虫毒液的酸碱性选择适宜的冲洗液 5.密切观察患者情况 伤病员的现场救护 现场救护的原则是:先挽救生命,再根据不同类型的灾害特点进行救护,但不管任何类型的的灾害,在现场救护时首先要注意的是保持气道通畅和防止窒息。 情景导入 如果有同学晕倒,你该具体做什么? 三个环节 呼救 现场救护 转运与 途中监护 呼救 快速评估危重伤情,包括 意识 气道 呼吸 循环 呼唤、轻拍面颊、推动肩 观察胸部起伏 聆听呼吸声 感觉呼吸气流 一看、二听、三感觉 咳嗽、呼吸困难 气道梗阻 循环:测量病人脉率及脉律。常规触摸挠动 脉,如未触及,则应触摸颈动脉或股动脉, 婴儿触摸肱动脉。挠动脉、股动脉、颈动脉 触摸不清,说明收缩压<80、70、60mmHg; 通过触摸病人肢体皮肤温湿度及花纹,了解 末梢循环情况。 伤员转运方法 1.转运工具 担架 汽车 轮船、汽艇 飞机 徒手搬运:包括单人搀扶、背驮、双人 搭椅、拉车式及三人搬运; 担架搬运:铲式担架—适用于脊柱损伤、骨盆骨折的病人; 板式担架:适用于心肺复苏及骨折病人 四轮担架:固定于救护车、救生艇、飞 机上 其他:帆布担架、可折叠式搬运椅 危重伤病员的搬运: 颅脑损伤—平卧位、头侧一边或侧卧位; 颈椎损伤—平卧位、固定头部左右两侧; 脊髓、脊柱、骨盆损伤—垫硬板、仰卧位; 胸部外伤—开放性气胸包扎后取半坐位或坐位,呼吸困难同; 腹部损伤—仰卧位,下肢屈曲; 危重伤病员的搬运: 昏迷病人—卧位、头侧一边或侧卧位; 休克病人—去枕平卧位; 四肢骨折、关节损伤—固定上、下两个关节后方可搬运。 2.转运中监护 体位:根据病情在不影响治疗的情况下采取安全、舒适的体位。 继续监护:利用救护车上的设备不间断的有效救护措施。 正确实施院外急救的急诊护理技术。 记录:抢救、观察、监护。 与急诊科的医护人员进行病史、病情和治疗护理过程的交接。 谢 谢 大 家 (一)出血的病因及机制 1.血管壁破坏 2.血小板减少和血小板功能障碍 3.凝血因子缺乏 (二)出血的社区救护 1.指压止血法 仅限于身体较浅的部位,易于压迫的动脉,适用于头、面部、四肢较大的动脉出血,主要用于临时急救,在指压止血的同时,必须做好进一步止血的准备 1)头顶部出血 2)颜面部出血 3)头面部出血 4)肩部出血 5)前臂与上臂出血 6)手掌、手部出血 7)下肢出血 8)足部出血 2.加压包扎止血法 适用症:毛细血管出血和静脉出血 条件:无菌敷料,干净毛巾 注意事项:包扎的压力要均匀,范围应够大 松紧以控制出血而不影响伤部血液流动为度 禁用者:骨折、可疑的骨折、关节脱位或伤口内有碎骨片时 3.止血带止血法 适用于 不能用加压止血的四肢大动脉出血 1)橡皮止血带止血法 先提高患肢,尽量使静脉血液回流,减少伤肢的淤血肿胀, 2)布带止血带止血法 用布带、三角巾、衣袖等平整的缠绕在加有布垫的肢体上, 使用止血带的注意事项 1.要严格掌握止血带的适应证,当四肢大动脉出血用加压包扎不能止血时,才能使用止血带 2.扎止血带的标准位置:上肢为上臂上1/3,下肢为股中、下1/3交界处。 3.使用止血带时,应首先垫上纱布,毛巾、衣服等,增加接触面积,以免造成神经损伤。 4.止血带的松紧应适度,要以出血停止,远端不能摸到脉搏为度 5.原则上应尽量缩短使用止血带的时间,通常可允许1小时左右,最长不能超过3小时。 6.止血带要有明显标志,包括使用止血带的开始时间和部位。 (三)出血的防护 合理膳食,劳逸结合,增强体质,使机体的造血,凝血系统保持良好的状态,满足机体需要。 在日常生活,生产活动中,严格遵守工作流程和操作规则,注意安全,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不用指甲挖鼻孔、不嗜酒烟、高血压患者避免情绪激动 四、休

文档评论(0)

135****604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