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冶建总院、中国京冶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
冶建总院、中国京冶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
(2009年8月10日)
一、社会赈灾志
5月12日,汶川发生的地震灾情紧紧牵动着冶建总院、中国京冶广大干部、员工和离退休职工的心,地震发生后,院党委立即组织广大员工积极开展“心系地震灾区,奉献一片爱心”募捐活动。总院、京冶领导带头捐助,各党支部、分工会积极组织员工捐款,很多出差员工主动给所在支部或分工会打电话询问,并请同事代交,有的退休职工在社区居委会捐款之后,又专门赶到单位捐款。在援助灾区的过程中,共产党员一直走在最前面。根据中组部关于做好部分党员交纳“特殊党费”的通知
地震发生之后,当地通讯暂时中断,我院四川籍的职工牵肠挂肚。冶建总院、中国京冶统一组织各二级单位、各分工会对四川籍员工家庭受灾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了解所有四川籍干部职工的详细情况,确保安排好他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帮助他们尽快与家乡取得了联系,和他们一起共度难关,让他们在最困难的时候感受到了温暖和亲情。在中国京冶大连海上体育休闲广场项目部的建设队伍中,就有不少来自四川等地的建设者。灾情发生后,项目部迅速统计了来自受灾地区的工人人数,对他们的工作做了重新的安排,并统一协调工会、办公室、财务部做好安抚工作,提前支付了这些工人的工资,同时,还组织了募捐活动,全部下发给项目部的灾区员工,尽最大可能帮助他们摆脱困境,稳定情绪。地基分公司有50余名四川籍员工家里房屋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很多房屋严重倒塌,有的亲人受伤,可这些员工仍然在坚守着工作岗位,地基分公司对这些员工每人给予补助,并安抚这些员工,给予生活、工作上的帮助。设计院对家里受灾严重的职工苟兴文补助6000元,帮助他们与家人一起共度难关。
二、灾区生活志
地震发生后,抗震救灾工作形势严峻,根据中冶集团的部署,冶建总院、中国京冶迅速成立了以院党委书记刘军为组长的冶建总院、中国京冶建筑安全诊断与重建工作领导小组,由副院长岳清瑞率队,下设21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有组织地前往灾区开展灾后建筑物安全性检测、诊断、重建工作。
5月17日,我院首批专家结构抗震院陈小兵、李荣、陈烈、林志申、检测中心牟宏远等同志到达重灾区四川德阳二重集团重型装备有限责任公司,与该公司装备部一起对该公司75万平方米建筑物:炼钢、锻压、热处理、机修等重要生产厂房、生命线建筑(动力厂房)、高压泵房、220伏变压站、技术中心等重要部位,职工生活住宅小区以及灾民安置点—二重体育中心建筑等进行了详细的排查。专家们对排查情况提出了受震害建筑物的抗震防灾,应急排险处理部位与措施、住宅区、震害情况的分析及危险房屋的划定,工厂工人及居民近期抗震防灾的方法与建议等,受到了二重领导的好评。
5月18日上午,牟宏远同志由四川绵阳赴江油市,会同中国航空工作规划设计研究院的专家对中国一航集团、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江油住宅小区的21栋宿舍楼共726户及松花岭院区的震害情况进行了排查。
5月20日晚,院建筑安全诊断与重建工作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岳清瑞、副组长尚国忠、姜迎秋、弓俊青、李永录、张家启、常好诵、张新山、秦福华、郭春红飞抵成都开展工作。5月22日清晨,专家组一行前往江油市对中冶成工下属的9栋住宅楼进行现场快速检测评估,大家争分夺秒地对每个房间、每个单元、每栋房屋的损伤情况进行认真仔细的检查。满头的汗水,但没有人放慢脚步坐下休息一刻,即使是面对随时有倒塌可能的危房,为了更清楚的掌握这栋房屋的震害情况,专家们不顾个人安危,毅然走入楼内进行检查。晚上,专家们不顾一天奔波的疲惫,弓俊青、李永录等人亲自执笔撰写《江油五冶职工住宅楼震后快速检测评估报告》。
5月23日专家组对位于都江堰市十九冶下属的4栋住宅、医院及宾馆进行现场快速检测评估。都江堰的房屋震害较重,所检测的6栋房屋虽没有整体跨塌,但房屋已经严重损坏。为了得出科学、准确的结论,不可避免的要到破坏严重的楼房内进行较详细的检查检测,而这段时间内余震不断,随时有构件塌落和房屋倒塌的可能,专家组成员毫不畏惧,在采取安全措施的情况下,又快又好的完成了在都江堰的检测评估工作。专家组快速、高效的工作受到中冶成工及十九冶有关领导和同志的好评。
5月14日,冶建总院、中国京冶、国家钢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受科技部的委托,立即组织有关专家根据受灾地区的使用要求,进行示范性救灾过渡安置房屋的建筑设计。设计专家根据灾区的地理环境和建造条件,加班加点开展工作,在5月15日就提出了抗震救灾用轻钢装配式集成房屋的设计方案,该方案于5月16日向科技部汇报后,立即在四川组织建设3000㎡示范性样板房。5月23日,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李学勇同志到四川绵阳安县黄土镇现场视察第一批示范性样板房的建设情况。这批样板房为住宅类,按照230㎡为一个基准单位,包括两种户型六个单元,两端分别设有卫生间和厨房,在上下水系统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