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水肿(第8版).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病理生理学-水肿(第8版)

! 病例 男性患者,68岁,因浮肿1个月,无尿3天入院。入院前1个月因上呼吸道感染感染多次肌肉注射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之后出现浮肿,尿量进行性减少。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病史。 查体:血压160/95mmHg,心率80次/分,眼睑浮肿,双下肢可见凹陷性水肿。 化验指标:氮质血症 肾活检:肾小球无明显病变,肾小管上皮细胞弥漫变性、崩解、萎缩,肾间质弥漫性水肿。 问题:患者水肿的原因是什么?试分析其发生机制。 肾毒性药物 急性肾小管坏死 坏死细胞堵塞管腔 肾小球囊内压↑ GFR↓ 基膜断裂, 原尿反流 肾间质水肿 肾小管损伤,重吸收钠水↓ 尿少,钠水潴留,氮质血症 肾性高血压,毛细血管流体静压↑ 组织液生成大于回流 水肿 病例分析 入球小动脉 血液 出球小动脉 有效滤过压示意图 毛细血管血压 囊内压 血浆胶体渗透压 肾小球有效滤过压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60mmHg)— (肾小球囊内压10mmHg+ 血浆胶体渗透压25mmHg) * * * * * * * 肝脏的大体解剖图 2. 血浆胶体渗透压↓: 有效胶体渗透压↓ ①蛋白质摄入不足: ② 合成减少: ③ 蛋白质丢失↑: ④ 蛋白质大量消耗:恶性肿瘤 ⑤ 稀释性低蛋白血症 3. Cap壁通透性增加 → 血浆胶渗 压↓,→ 组织液胶渗压↑ 见于:胸膜炎、腹膜炎、感染、烧伤、冻伤、化学伤 4. 淋巴回流受阻: 淋巴液特点:蛋白质含量高, 见于: ① 肿瘤压迫阻塞或恶性肿瘤根治术 ② 丝虫病(四肢、腹腔、盆腔、腹膜后组织、肾盂、附睾及精索等部位) ③ 严重心衰:静脉压升高→胸导管回流受阻 丝虫病 球—管平衡 肾小球 近曲小管 远曲小管 集合管 重吸收 60—70% 排出 0.5—1% 滤过 重吸收(10%) 受激素所控制 (二) 体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 ──钠水潴留 球-管平衡 球-管失平衡 滤过率↓ 重吸收钠、 水正常 滤过率 正常 重吸收钠、 水↑ 滤过率↓ 重吸收钠、 水↑ (二) 体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 ──钠水潴留 球—管平衡失调 肾小球滤过率↓ 肾小管重吸收钠、水↑ 1.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原因: (1)广泛的肾小球病变 (2)有效循环血量明显减少(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化腹水,肾病综合征)。 有效循环血量(ECBV):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心血管系统进行循环、能有效进行组织灌流的血容量。 2.肾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强: (1)近曲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多 ① 利钠激素分泌减少 (1)减少肾素分泌,抑制醛固酮分泌 (2)抑制和拮抗RAS系统的作用 (3)降低抗利尿激素的作用 利钠 利尿 心房利钠因子(ANP)的作用 有效循环血量↓→心房牵张感受器兴奋性↓→ANP↓→近曲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多→水肿 2.肾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强: (1)近曲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多 ① 利钠激素分泌减少 ② 肾小球过滤分数(FF) ↑ GFR↑ (125) EF ↑ = ———————————————— =20% 肾血浆流量↓ (600) FF = GFR(125) 肾血浆流量(600) 20% 正常情况下: 交感神经兴奋↑ FF = GFR(200) 肾血浆流量 有效循环血量↓ (300) 入球小动脉 粗而短,收缩+ 出球小动脉 细而长,收缩+++ 67% FF↑ 无蛋白滤液相对增多 血浆胶渗压↑ 血管流体静压↓ 近曲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加! (3)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钠水增多 机制: ① 醛固酮分泌增多 ② 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增多 水肿发生的基本机制 体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 钠水潴留 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衡 组织液生成大于回流 毛细血管流体静压↑ 血浆胶体渗透压 ↓ Cap壁通透性↑ 淋巴回流受阻 肾小球滤过率 ↓ 肾小管重吸收钠、水↑ 三.水肿的特点及对机体的影响 (一)水肿的特点: 1.水肿液的性状:等渗液 漏出液 渗出液 水肿液比重 ﹤1.015 ﹥1.018 水肿液蛋白含量(g%) ﹤2.5 3 - 5 水肿液细胞数(100ml)﹤500 多数白 细胞

文档评论(0)

138****733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