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村土地流转思考
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村土地流转思考
摘要 以翼城县隆化镇为例,阐述了该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村土地流转现状,以及发展取得的成效,分析其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土地流转;成效;问题;对策;山西翼城;隆化镇
中图分类号 F321.42;F32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4-0286-02
推进农业体制完善创新,是激发生产经营活力、保障现代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动力之源。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做出了全面部署,要求围绕现代农业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优越性,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1]。近年来,作为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重要载体,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农村土地流转等工作在翼城县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
1 隆化镇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村土地流转现状
隆化镇位于翼城县城东部丘陵山区,平均海拔1 200 m,总面积177.7 km2,耕地3 926.67 hm2,辖32个村民委员会72个村民小组202个自然村,有11 762户,共计3.6万人,为翼城县幅员较低的乡镇之一。近年来,通过不断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建成了以两反村为重点的红枣基地,以北捍片为重点的优质苹果基地,以东山片为重点的优质核桃基地和以上吴为重点的谷子、小杂粮基地。两反村成为县委、县政府命名的“翼城红枣第一村”,该村年产红枣约50 t;北捍苹果生产1 250 t,以色泽鲜艳、果型硕大、甜脆可口、营养丰富驰名,先后2次荣获省博览会金奖;隆化小米久负盛名,其色泽金黄,香味浓郁,明代曾为贡品,近666.67 hm2谷子种植全部以农家肥为底肥,手工收打,无污染,属绿色无公害食品,已取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全镇目前共有9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注册,累计注册资本3 935万元,基地规模超过346.67 hm2,辐射带动合作社周边农户6 800多户,人口27 200人,农民人均增收2 300元;全镇土地流转总面积为381.33 hm2,占总耕地面积的10%,其中转包26.67 hm2,出租354.67 hm2;流转入农户354.67 hm2,流转入合作社23.33 hm2,流转入其他主体的3.33 hm2。
2 取得的成效
2.1 农民专业合作社
近年来,翼城县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发展优质产业为主要目标,积极探索经营模式,集生产、收购、初加工、储运、销售为一体,将组织生产经营活动与产品的产、供、销有机结合起来,解决了保价销售和产品质量两大问题。同时,联合国内外优秀供种单位和生鲜蔬菜连锁超市进行产业链布局,从而辐射带动周边农户致富奔小康,农民人均收入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2.1.1 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推动农业经营机制创新、提高农业生产和农民进入市场组织化程度的重要载体。如隆化镇隆化小米合作社、振兴苹果合作社由于服务好、带动力强、组织化程度高,都是省级示范社,而且隆化小米专业合作社是2012年的全国示范社。
2.1.2 促进农民共同致富。依靠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动农业产业化从“龙头企业+农户”的模式向“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转变,农民既可以在生产经营中增加收入,也能够从加工、销售增值中获得利润[2]。如隆化小米专业合作社成立初期,小米利用传统的加工方式,市场只卖4元/kg左右,2009年开始新增了1台新加工设备,注册商标、设计包装、无公害认证、地理标志认证,现在小麦销售价格超过14元/kg,比原来的价格翻了3倍,切实增加了当地谷农的收入。
2.1.3 提高了涉农项目的效益。2012年隆化镇承担涉农项目的合作社达到5家,涉及资金逾50万元,为苹果基地、小杂粮基地打机井2眼、建设晒场2座、新修水利渠道4 km等,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生产经营条件。
2.2 农村土地流转
目前,流转土地种植经营情况良好,转出户与转入户基本实现双赢局面,流转效益比较明显。
2.2.1 调整了农业生产关系、组织形态,适应了现代农业的需要。随着土地流转工作的逐步推进,土地适度集中到有资金、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种田能手和农业企业手中,使得资金、技术、劳动力、土地等农村生产要素得到优化结合,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3]。如南卫村桃花粮食种植合作社从67户农民手中流转13.2 hm2承包地,由于投入资金改善水利设施、引进新品种,2012年单产比流转前增加了逾1倍。
2.2.2 转变了农民的生产观念,提升了农民素质。土地规模经营的管理理念、产生的经济效益,促进了农民传统的生产观念的转变,同时农民在受聘务工中得到锻炼,学到了先进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