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刘金成做内心相信艺术
刘金成做内心相信艺术
初看艺术家刘金成的作品,我以为是一张张弄皱的纸,撕成了面具的形廓。一张纸搓揉出不规则的褶皱,再随意撕出几处破洞,像一只只眼睛、嘴巴或是耳朵空在那里。
褶皱是不规则的,破洞处保存着撕开时的新鲜,在纸面的起伏明暗处,隐隐滚动着焦灼。一种非常隐晦的焦灼,仿佛一颗心被蹂躏后的痕迹。
看了原作才知道,这不是真的“纸”,而是用写实手法画出来的纸的画。
无论是作品本身,还是作画的形式,他都在提出问题。将一张随意揉搓的白纸,刻意逼真的画出来,它的意义还是一张白纸吗?为什么是这样的艺术形式?
从乡土写实到荒诞现实
刘金成,北京人,1982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油画专业。1989年,赴英国伦敦大学斯莱德美术学院深造,现工作生活于伦敦、北京两地。
他所就读的伦敦斯莱德美术学院,是欧洲顶级的艺术学院,当时只有两个中国学生。
这所学院的教学方式与国内截然不同,他所在的工作室叫做写生工作室,学生们可以用任意方法画。老师不告诉你怎么画,先让你自己画,再根据不足,提示你,直到以你的方式画出这幅画。这所学院将他从原来所受的苏联教学模式中拉出来,进入欧洲绘画和古典技法的研究,同时也开始了现代写实绘画的语言探索。
还得从他出国前说起,他进行独立的艺术创作,从80年代中期就开始了。
19 8 5年,刘金成辞去教职,跟随当时“去西藏”的大军,去了甘南藏区。高原上藏民的生活方式,对他影响非常大,也在创作情感找到了突破口。此间,他又深受美国当代新写实主义画家怀斯的影响,于是以细腻的笔触描述藏民生活,成为他在那个时期的创作。他画了大量的藏民肖像与风景,这是他第一批备受关注的作品,他称之为:乡土写实。
后来,他去英国留学,与这批作品直接相关。
当时,这批作品中的几幅在中国美术馆展出,一个英国女孩看到后,激动不已。后来,这位女孩的父亲、一位主管欧洲发明专利的官员就成为刘金成的第一个藏家。他记得当时卖了15张画,每张画1000美元,这笔资金成为他留学的学费。得益于这笔资金,他一门心思投入学习,毕业之后,即成为画廊的签约艺术家。
英国不是西方艺术的发源地,但是其枝干却蔓延在这里,分布着悠久纯正的绘画流派。刘金成溯源而上,从西方古典绘画汲取养分,慢慢从乡土写实过渡到后来的“荒诞写实”风格。
一个艺术家的创作离不开他的生活。
定居伦敦的刘金成,并没有离开中国语境,或者说他一直游走于中西两种语境中。早年画藏民,后期画中国城市,都是基于这两种创作语境产生的。他在伦敦和北京都设有工作室,每年大部分时间在伦敦,另有几个月回到北京工作。
这种候鸟似的生活状态,使作为北京土著与英国新著民的刘金成,获得一种心理上的落差感。他成为一个旁观者,看着老北京乃至全中国一天天拆下去,每次回到这里,竟有恍若隔世之感。
今天的北京每天都是新的,直到今日不复昨日,而伦敦的巍然不变,更衬托出北京的巨变。他站在北京新建的仿古永定门下,奈何不已,眼见传统的毁灭,价值观的扭曲,生态的破坏……我们的发展最终被我们的物质欲所埋没!他这样说。
当然,他更多的是把他的痛惜,一笔一笔画在画布上。
只有远远观看,才能获得更本质的认识,正如他对于今天北京的观望。
看他的《晨》《午》《暮》,还有正在画的《夜》,那个曾激发他最初的创作灵感的藏人,站在今天的城市之下。他已经不是高原上的藏人,而是人之初的形象符号,现代景观之下的他们,怎么看都是荒诞的!藏人身后的北京正在成为一场白日荒梦,你会想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已经被异化了,“天人合一”早已沦为远古的凭吊!
他的这批作品叫做荒诞写实。
唯一可相信的是内心
从最初的乡土写实到荒诞写实,再到后来的观念写实,都在呈现一个旅英艺术家的内心感知。
从2007年开始,刘金成的生活遭遇了一起突发事件,即年仅13岁的女儿开始青春期叛逆。
全世界发生青春期判逆最严重的就是英国,而英国最突出的就是女子私立学校,他的女儿也未能幸免。他亲眼看到,中西两种文明对于身心的冲撞,正在以这样的激烈的方式呈现在女儿身上。
他看到,一位中国父亲的教育作用在孩子身上却如此拧巴,他似乎猛然看清了自己。作为中国人,你可以融入西方社会,但你永远也融入不了他国的思维方式,因为你的身上背着自己民族的血脉跋涉。
那几年,刘金成什么也做不下去,由生活引发艺术上的巨大困惑。过去的作品显然不能满足他内心新的问题。困到极处,他把一张张纸紧紧攥在手里,再扔出去。打开的一瞬,他仿佛看到自己的心。他从痛苦中释然了。我是谁?我应该去哪里?我的应该表现什么?
一切似乎有了答案。
几年之后,女儿安全度过青春期,并以优异成绩,考入牛津大学法律系。而作为艺术家的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