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区灌溉饲草料地建设调研报告.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牧区灌溉饲草料地建设调研报告

加快发展牧区水利 促进畜牧业现代化 ——关于正镶白旗建设灌溉饲草料地的调研报告 赵 生 (2010年1月) 按照“千户大调研”活动的部署要求,本人就正镶白旗牧区灌溉饲草料地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并就如何加快适度规模发展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牧区牧区牧区基本情况。正镶白旗是一个以畜牧业为生产主体的自治区级贫困旗县,土地总面积6229平方公里,横贯北部的浑善达克沙地面积3487平方公里,中南部丘陵草原面积2326平方公里,南部农区面积416平方公里。牧区辖1镇2苏木,53个行政嘎查,户籍总人口2.37万人,其中常住户1.82万人。草场总面积865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762万亩。 正镶白旗属典型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主要气候特征是干旱、寒冷、风大、无霜期短、温差大。多年平均温度2℃,年均无霜期112天;年均风速4米/秒,全年大风日数78天(6—8级),多为西北风。降水量少而不均,年均降水量300毫米左右,自南向北递减,中南部丘陵草原360毫米,北部沙区268毫米;年均蒸发量中南部丘陵草原1932毫米,北部沙区2300毫米,是降水量的5.4—8.6倍。 (二)牧区牧区牧牧 水资源概况。正镶白旗水资源较为匮乏,按现掌握情况看,全旗水资源总量为16148万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578万m3,扣除重复计算量277万m3,,地表水资源有效量为301万m3;地下水资源量为15847万m3。境内无常年径流,均为季节性洪流,多分布于沟谷中,开发利用程度极低,目前用以保障生产生活的为地下水资源,可利用量为6509万m3。整个牧区地下水资源总量为15232万m3,可开采量为6224万m3,以苏木镇划分:明安图镇地下水资源总量为5203万m3,可开采量为2837万m3;伊克淖苏木水资源总量为5273万m3,可开采量为1814万m3;乌兰察布苏木水资源总量为5812万m3,可开采量为1573万m3。 (三)牧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正镶白旗牧区灌溉饲草料地建设始于上世纪80年代,以1987年在牧区试点建设以水为中心的“五配套”家庭经营小草库伦为标志。截止2009年底,累计开发节水灌溉饲草料地水源井7007眼,发展节水灌溉饲草料地6193处,建设面积9.3万亩;现完好水源井4963眼,完好配套2760眼,保灌饲草料地面积5.5万亩,50亩以上高产饲草料基地25处、建设面积9144亩。 (四)牧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正镶白旗牧区扣除非灌溉用水量1674万m3,可用于发展灌溉的水资源总量为4550万m3,现已开发利用的灌溉水资源量为967万m3。富水区域主要集中在乌兰察布苏木阿拉腾嘎达苏断裂带一线及明安图镇红光、黑沙图、朝鲁温格其供水水源地及原宝苏木周边等地。其中阿拉腾嘎达苏含水层埋深大于120m,含水层厚度5-8m,水量5-20m3/h,靠近断裂带附近阿村一线,水量可达40-60 m3/h;原宝苏木周围含水层埋深大于150m,含水层厚度20-45m,水量10 m3/h左右,其中原宝苏木东南部含水层岩性、厚度、埋深、水量较稳定,多形成承压水或自流水,水质较好,供水意义大,但埋藏过深,开采利用较为困难。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正镶白旗牧区节水灌溉饲草料地经过多年发展已初具规模,对畜牧业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逐步提高,但整体发展水平还十分滞后,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畜牧业经营方式落后,受制于自然状况未根本扭转。正镶白旗“十年九旱”,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不强,干旱、缺水、洪灾、水土流失已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现全旗沙化和退化草场面积占可利用草场总面积的53%,水蚀、风蚀面积达912万亩,其中83%尚未治理,生态环境依然脆弱。常住牧户户均草场面积仅为全盟平均水平的31%,其中500亩以下的占23%,2000亩以上的仅占5%。保灌高产饲草料基地占可利用草场总面积的0.7%,牧民人均仅2.2亩。全旗可利用草场适宜载畜量51.7万羊单位,近三年暖季年均超载34.9万羊单位,畜草矛盾十分突出。在灌溉饲草料基地建设过程中,大部分建设户(富裕牧户)已成为水利建设的受益者,而急需建设、仍未建设的则是贫困牧户,而这一群体自筹资金困难,这也是制约牧区灌溉饲草料地建设发展的一大症结。 (二)水资源分布不均匀,规模开发难度较大。从现掌握的水资源情况看,水资源匮乏且分布不均,特别是“有水无地、有地无水”的矛盾较为突出,发展潜力受限。具体而言,目前水资源条件较好、适宜发展规模化、机械化灌溉种植基地的区域为乌兰察布苏木阿拉腾嘎达苏断裂带一线及明安图镇红光、黑沙图嘎查一带,但受地形地貌的限制,此区域内水资源较丰富的伊克淖苏木白音敖包、树日嘎、布日和斯台、奎苏、宝日温都、柴达木、哈日毛都、治沙站和乌兰察布苏木乌日雅图、沙日盖、敖伦淖、宏图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