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弟子规》教育思想建设高职院校先进班集体实践研究.docVIP

用《弟子规》教育思想建设高职院校先进班集体实践研究.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用《弟子规》教育思想建设高职院校先进班集体实践研究

用《弟子规》教育思想建设高职院校先进班集体实践研究   摘要:本文研究了将《弟子规》引入思想政治课教学,并与班主任、辅导员一道用《弟子规》教育思想建设高职院校先进班集体。通过老师教授、班主任和辅导员引导及学生的主动学习与实践,使得班集体形成了团结、友爱、和谐的风气,形成了尊师的风气,形成了不攀比的风气,形成了朝气蓬勃、文明健康的风气,形成了讲诚信的风气,形成了遵守班规校纪、遵守社会公德的风气,形成了积极上进、严谨、求实的学风。   关键词:弟子规;教育;学生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7-0094-02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名为《弟子规》。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高职院校学生主要来自于高中应届毕业生,由于中学时代过分追求升学,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有德育缺陷。高职生毕业后即进入社会,所以在高职教育阶段,对学生进行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是非常有意义的。近几年,我们探索了用《弟子规》的教育思想建设高职院校先进班集体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用《弟子规》的教育思想建设高职院校先进班集体的做法   1.老师先学《弟子规》,为教育学生做准备。人们常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可见老师是学生的楷模。我们虽然是老师,但我们并不完美,我们也需要完善和提高,我们成年人都需要补《弟子规》这门课,所以我们思想政治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和班导师都自学了《弟子规》,在接受它的思想基础上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带头贯彻实施。   2.老师教授学生学习《弟子规》,开始启发教育。在学生入学后的第一学期,老师教授学生学习《弟子规》,主要做法是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每次上课时,拿出几分钟时间讲2~3段内容,或者班主任、辅导员、班导师每天到班级去一次,或每周去两次,每次讲2??3段内容。为此首先要做好教学规划,一般“总叙”讲1次,“入则孝”讲5次,“出则弟”讲4次,“瑾”讲7次,“信”讲7次,“泛爱众”讲6次,“亲仁”讲2次,“余力学文”讲6次,总共讲38次,就可讲完。这样1080字的《弟子规》用一个学期时间,在不影响主课教学的前提下,就可以学完。   3.学生践行《弟子规》。在教师教授、引导学生学习的同时,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践行,这是一个长期工程,要贯穿于全学程教育、全天候管理的始终。①日常学习生活中践行。要求教师要有责任心、耐心,发现学生有违背《弟子规》的地方,要不厌其烦地随时随地指点、纠正,促进其提高;发现学生有了进步,就要及时表扬,鼓励其继续努力。②特定情境中践行。学生在校学习生活要经历很多节日,如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重阳节、感恩节等。每当特殊日子来临时,我们都启发学生开展相应的活动。家庭困难的学生或社会个体出现生病等变故,需要别人帮助时,鼓励学生献爱心。③假期中践行。五一节、国庆节、寒暑假,学生回到家里了,我们就给学生布置“作业”,即做孝、悌方面的事情,并且回到学校后书面汇报。   二、用《弟子规》的教育思想建设高职院校先进班集体的效果   1.促进了良好班风的形成。用“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 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将加人 先问己 己不欲 即速已”、“恩欲报 怨欲忘 报怨短 报恩长”等内容教育学生友爱兄弟、同学,形成了团结、友爱、和谐的风气。用“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称尊长 勿呼名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教育学生尊长敬老,形成了尊师的风气。用“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教育学生不虚荣,养成节俭品格,从而形成了不攀比的风气。用“斗闹场 绝勿近 邪僻事 绝勿问”教育学生不去网吧、歌厅、麻将馆等场所,用“非圣书 屏勿视 敝聪明 坏心志”教育学生不看不健康的作品,避免社会不良信息、不良习气的影响,从而形成了朝气蓬勃、文明健康的风气。用“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 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奸巧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 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教育学生诚实守信,从而形成了讲诚信的风气。用“年方少 勿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见人善 即思齐 纵去远 以渐跻 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加警”教育学生知道善恶美丑,从而形成了遵守班规校纪、遵守社会公德的风气。用“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教育学生学会整理内务,从而促进了文明寝室的建设。2.促进了优良学风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