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课件
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 颅内动脉瘤概念 颅内动脉的囊性突出 颅内动脉瘤发生的原因 血流动力学因素:解剖变异 动脉壁中层缺陷 动脉硬化及高血压(与动脉瘤多发及破裂有关) AVM (12%患者合并有动脉瘤) 感染(约占5%,多由链球菌性心内膜炎并发) 肿瘤(与动脉阻塞狭窄及破坏有关) 创伤 遗传 颅内动脉瘤的常见部位 发生率 尸检发现率 0.2-7.9%(1-2%) 临床发病率 8-24例/10万人/年 我国以8例/10万人计算 10万人/年 得到治疗不足5% (美国67-75%) 成人致残的第一大疾病 中国每年新造成人类死亡的第三大疾病 破裂动脉瘤的年龄性别分布特点 神经介入简介 经外科血管内治疗属于介入放射(Interventional Radiology)范畴。也称介入神经放射治疗。又称为微导管血管内治疗(Intravascular therapy bymicrocatheter)。 动脉瘤的DSA辩识 病史 CT、MRI DSA要点: 多角度确认——二个角度或以上 动脉瘤滞留确认——限于窄颈、大的动脉瘤 形态确认(因为临床上囊性动脉瘤居多) 位置确认——多见于(1) 前交通动脉 (2)后交通动脉 (3)大脑中动脉 (4)椎动脉 诱发动脉瘤破裂的相关因素 破裂时的活动 重体力劳动 情绪激动 咳嗽 大小便 吸烟 大量饮酒 1/3病人无明确诱因 破裂动脉瘤的临床表现 破裂前症状与体征 (动脉瘤增大、微量出血) 头痛、眩晕、眼痛、复视、视力受损 动眼神经麻痹、癫痫 破裂后临床表现 (SAH 颅内血肿 脑积水 血管痉挛) 脑膜刺激征、恶心、呕吐、头痛 意识障碍、神经功能障碍、 全身症状及并发症 破裂动脉瘤的自然病史 24 hours 8-32% 1 week 27-43% 1 month 49-60% 6 months above 60% 2 years above 85% 未破裂动脉瘤的临床表现 远端脑梗塞——部分血栓形成动脉瘤中常见 占位效应 ——大或巨大动脉瘤 颅神经受压——后交通及海绵窦段动脉瘤多见 头痛 癫痫发作 动脉瘤分类 1。按病因分类 先天性动脉瘤 感染性动脉瘤 外伤性动脉瘤 动脉硬化性动脉瘤 治疗方法的选择 手术夹闭 血管内(介入)治疗 两种治疗方法比较 据文献报道动脉瘤夹闭术患者预后佳或好者约占65%,差或死亡约占22%,与手术相关的致残率约为10%,致死率约为5~10%, 与手术夹闭治疗相比较,血管内栓塞术的临床效果和预后相对较高。预后佳期或好者约占80%以上,与治疗相关的致残率和致死率约为5%左右。 动脉瘤夹闭术 治疗时间窗 (1)急性期:SAH 3天内——手术 3~7天——介入 (2)择期: SAH 21天后——手术或介入 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机理 机械性填塞 改变局部血流动力学因素 继发血栓形成 血管内栓塞治疗的适应症(2000年以前) 瘤体/颈比大于或等于2的囊状动脉瘤均适合GDC栓塞治疗。 后循环动脉瘤或开颅夹闭难度及风险较大者;无法夹闭者。 全身情况差(如Hunt-Hess分级Ⅳ-Ⅴ级)或高龄患者,不允许开颅手术者; 开颅手术夹闭不全或未夹闭者; 破裂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简史 1991 1st clinical cases (Guglielmi et al. J Neurosurg; 75: 4) 1995 Single centre study - ruptured aneurysm (Byrne et al, J N NS P; 59: 616) 1997 Multi centre study - ruptured aneurysms (Vinuela et al. J Neurosurg; 86: 475) 1999 Single centre randomised trial (Vanninen et al. Radiology 211: 325) 2002 ISAT – multi-centre RCT (多中心临床随机对照实验) (Lancet 360:1267) 动脉瘤血管内治疗技术演化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