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性能计算中国力量
高性能计算中国力量
当2013年12月14日晚8时许,嫦娥三号探测器在月球表面预选着陆区域成功着陆后,全国人民都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实现地外天体软着陆的国家而激动、兴奋。在这次“嫦娥三号”登月过程中,部署在绕月探测工程飞行控制中心的曙光公司相关产品提供了诸多服务,曙光还提供了全方位的人员及备品备件保障服务,确保万无一失,为登月成功带来了可信赖的支持。
也许很多人并不知道,登月工程必须依靠信息技术在设计、研制、模拟、发射、传输、控制等方面发挥核心作用,飞行器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对轨道进行设计、计算以及快速预报,甚至毫秒必争,这都需要强大的超算能力。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中国探月工程副总设计师于登云曾表示,在绕月探测工程中采用国产的高性能计算机,就是出于对安全、自主、可控等多方面因素的考虑。曙光高性能计算机此次不负众望地圆满完成了后勤保障计算任务,证明了曙光超算的优异性能。
20年前,在国家“863”计划支持与推动下,中国第一台SMP(对称式多处理机)“曙光一号”问世,标志着中国高性能计算机正式开始产业化发展。从“曙光一号”开始,到“曙光星云”冲击全球超级计算排行榜位列第二,再到“天河一号”改写人类计算速度极限、勇攀世界第一的巅峰,曙光等一批民族企业在高性能计算方面锐意进取,赢得了长足进步,高性能计算领域已拥有不可小觑的“中国力量”。
打破超算“玻璃房”
“曙光一号的诞生,其后续创造出的价值和当时历史阶段的作用,不亚于两弹一星。”这是两院院士王大珩对曙光一号的评价。
王院士的评语绝非夸张。20年前,西方发达国家正对中国施行禁运政策,高技术领域更是如此。“当时有‘巴黎统筹委员会’(现已改为《瓦森纳协定》),对我们禁运高性能的计算机,花多少钱都不卖给你。”曙光一号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国杰回忆,当时国内高性能计算机所有的机芯都是外国产的,而且买来之后还要受到监控,“机器被关在一个玻璃房子里,只能由国外卖方人员监控使用,中国工作人员不得接触机器核心部件。”这不能不说是中国科技??的耻辱。但当时中国在高性能计算机领域的研究还处于初级水平,更谈不上行业应用,而国内对高性能计算的需求又非常迫切,气象、地质勘探等各方面都需要用到它。在此背景下,李国杰院士认识到,高性能计算机将来必是计算领域的一个制高点,掌握它是发展信息科技的基础,中国拥有自己的高性能计算机刻不容缓。
决定研发自主科技的高性能计算机后,鉴于当时国内的产业环境条件太差,李国杰院士组织了科研小分队去美国“洋插队”,利用美国的产业大环境展开研发工作。在只有几个人、投入经费仅200万元的条件下,不到一年内便创造出了成果。1993年10月,曙光一号研制成功,打破了国外IT巨头对中国信息技术的垄断,推动信息产业走上了自主发展的道路。
原中科院副院长胡启恒院士在曙光一号20周年活动现场回忆这段历史时感慨地说,曙光一号这一脚踩下去有轰隆隆的声音。在问世三天后,由美英日等发达国家组成的巴黎统筹会当即决定将中国高性能计算机禁运红线上抬,10亿次的高性能计算机解禁。
1996年,在国家科委(科技部前身)的建议下和中国科学院的大力推动下,曙光一号折价2000万元人民币,吸引资金成立了曙光信息产业有限公司。这个看似微小的举动恰似蝴蝶效应,在中国信息产业掀起了巨大波澜,不仅推动了中国各行各业的高速发展,也使曙光成为了一家立足技术、发展应用,并以自主科技创新为使命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依托曙光一号的技术积累,曙光开启了技术成果产业化发展的新路子,这样的发展方式,也被后人称为“技工贸”路线。作为从中科院孵化出来的优秀技术型企业,曙光公司始终保持和中科院在技术上的紧密合作工作,始终不渝地进行技术创新。同时,曙光践行“产、学、研、用”结合发展思路,站在市场的前端把创新资源、创新要素在企业平台上充分进行整合、放大,通过企业的市场化手段将科研技术转化为产品,让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带动了相关产业及经济的发展。另外,曙光还成功地解决了体制问题,将科研团队顺利转换成了企业经营团队。2006年,曙光公司成功实施了股改,构建了完善的股权结构,从制度层面解决了企业产权问题,形成了激励机制,为自身的发展打造了更坚实、合理的基础。
自主创新20年
“自主创新,服务中国”是曙光始终坚持的发展理念。曙光一方面在开放的环境、开放的技术路线上,通过自主创新实现增值并赢得竞争;同时通过抓好产学研的结合与转移,以协作创新让科研成果不断转化为实际应用的价值,带动产业的成长。由于曙光等国内企业持续对高性能计算领域的投入和耕耘,使得中国高性能计算应用范围大幅扩展,大大提升了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如今中国已成为美国之后的第二个超级计算机大国。
曙光公司总裁历军回忆,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