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隋朝图书建设与管理对我国成人教育教材启示
隋朝图书建设与管理对我国成人教育教材启示
摘要:隋朝结束分裂、统一经学,其图书建设与管理方面的成就对当前终身教育体系下还不够成熟完善的成人教育教材的建设和管理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成人教育教材直接关系到成人教育质量的优劣,因此,必须做到:树立精品意识,编写成人教育精品教材;实地管理与信息化管理相结合;建立高效的成人教育教材管理机制。
关键词:隋朝;图书建设与管理;成人教育教材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8-037-03
隋朝结束分裂完成统一,开创了秦汉以后第二次大一统的局面,其在政治、赋税、律令、兵制等发面的改革取得了很大成就,尤其是文教方面,由于统治集团历史意识增强,客观上推动了隋朝经学、史学的大发展。隋朝经史之学的发展也推动了当时图书建设与管理事业的发展,积累了大量书籍编修、典藏、管理等方面的经验,这对于终身教育体系下还不够完善成熟的成人教育教材来说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隋朝图书建设与管理
(一)南北融合,经学统一
南北朝时期政治文化的对立造成南北经学学风不同、义疏各异、彼此分立。至隋朝统一之后,北学渐衰,南学渐盛,进入了经学统一的时代。
隋文帝作为隋朝的开国者,假儒、佛、道三家思想,希冀缔造“地广三代,威振八纮”的大隋王朝,并逐渐形成了三教并存的混合意识形态。其中,隋朝儒家思想主要是继承发展了汉代儒学的思想、价值观、习俗和礼仪,并发展形成了若干亚传统。开皇三年(583年)四月隋文帝诏曰:“建国重道,莫先于学,尊主庇民,莫先于礼……始自京师,爰及州郡,宜抵朕意,劝学行礼。”开皇九年(589年)隋文帝再次下诏促学行礼。此举极大推动了隋初官学、私学的发展,出现了“京邑达乎四方,皆广黉校”的盛况。然而,“国学胄子,垂将千数,州县诸生,咸亦不少。徒有名录,空度岁时,未有德为代范,才任国用”。故隋文帝于仁寿元年(601年)废学,取消太学、四门及州县学,仅留国子学生七十余人。由此可见,尽管隋文帝推崇儒家思想,认为儒学之道能够“训教生人,识父子君臣之义,知尊卑长幼之序”,但是,对于那些不能直接促进社会道德完善、培养得力官员的部分却弃之如敝屣。
尽管隋文帝缔造了“开皇之治”的盛况,但真正使经学得到大发展的却当推隋朝第二任帝王隋炀帝杨广。隋炀帝一生有过诸多创举——开凿运河、营建东都、西巡张掖、开创科举、开发西域、征伐高丽。除此之外,隋炀帝对于南北经学的统一做出了十分重大的贡献:第一,重视学校教育。大业元年(605年)七月,隋炀帝拟《劝学诏》曰:“君民建国,教学为先,移风易俗,必有兹始。”一方面,隋炀帝吸收前朝教训,命专使搜寻才德兼备之士;另一方面,下令恢复中央及地方学校。第二,热衷学术活动。《北史·儒林传》曰:“征辟儒生,远近毕至……一以闻奏焉。”据《隋书》记载,隋炀帝征辟儒生这一文教政策的施行使许多寒士得以重振门庭,典籍研究盛极一时,南北传统得益兼容并包。史料记载,隋炀帝爱好文学艺术,曾命臣下将禁中秘阁之书,抄录副本,分为三等,藏于洛阳观文殿的东西厢书库中,又在殿后另筑二台,聚藏魏以来的书法名画。此外,还作有《饮马长城窟行》、《白马篇》、《春江花月夜》等四十多首诗歌,兼有北人尚武精神以及南人的充沛情感,为隋朝存诗最多的诗人之一。第三,尊崇儒教礼仪。隋炀帝时期曾下令寻找孔子后裔并尊孔子为“先师”,自此“释尊”便成为祭孔典礼的专属名称。与此同时,隋炀帝时期还定出了许多典礼仪式,如恒山祭祀以及首次远征高丽之前隋炀帝亲自主持的三次古代祭祀。
隋朝经学能够实现南北统一,除了帝王们的重视,还得益于经学大儒们的讲论著述。隋朝时期经学大家辈出:王通,聚徒授道,主张践行王道,致力于建立儒家新经学,其思想被后人称为“河汾道统”,著有《续诗》十卷、《续书》二十五卷、《礼论》十卷、《乐论》十卷、《元经》十五卷、《赞易》十卷,合称《王氏六经》。元善被隋文帝称为“人伦仪表”。对于辛彦之,沈重赞其言论为“金城汤池”。对于萧该、包恺,《汉书》称二人为“宗匠”。房晖远被牛弘称为“五经库”。对于马光,《隋书》赞其曰:“山东《三礼》学者,自熊安生之后,惟宗光一人。”对于刘焯、刘炫,《隋书·儒林传》曾说:“于时(隋炀帝时)旧儒多已凋亡,二刘拔萃出类,学通南北,博极古今,后生钻仰,莫之能测,所制诸经义疏,捂绅威师宗之。”这些儒学大家,穷毕生之力著书立学,给后世留下了璀璨无比的文化瑰宝。
(二)大备经籍,成绩斐然
隋王朝大备经籍,成绩斐然,其藏书数目之众、范围之广、装帧之精美,超越以往任何朝代,不仅推动了当时的文化繁荣、治学发展,更为古代文明的传承夯实了基础。
1 广开门路,搜集图书。隋朝时期非常注重文化传承,短暂的统治时期内,隋文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