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新版09) 辛亥革命与封建帝制的终结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封建帝制的终结 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一、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 鸦片战争以后,外国在通商口岸设立了一批近代企业,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带进了中国,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影响洋务派创办近代企业,这两者一方面在客观上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另一方面又阻碍着它的发展。 1、产生的过程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一部分官僚、地主、商人、买办开始投资于新式企业;而少数原来的旧式手工工厂或大作坊开始使用机器生产。这些就是中国最早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 发昌机械厂,1866年广东香山人方举赞、孙英德在上海虹口创办,1869年开始使用车床,很快由一个锻铁作坊发展为近代企业。这是最早出现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也是规模较大的一家民族企业。 继昌隆缫丝厂,1872年华侨商人陈启源在广东南海县创设,以蒸汽机为动力,用机器煮茧,雇佣工人六七百人。两年后,广州附近创设4个,10年后,增至11家这样的厂。 贻来牟机器磨房,1878年轮船招商局会办朱其昂在天津创办。机器磨面,每年获利六七千两。80年代后,在上海、福州、北京也相继出现机器磨面业。 上海同文书局,1882年由徐润创办,是最早的民族资本主义印刷业。 总之,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1894年,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时期。 2、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特点 产生过程与西方资本主义企业不同绝大多数企业没有经过简单协作,工厂手工业和机器大生产阶段,而是由有钱人(官僚、地主、商人、买办),从外国输入机器技术直接创办的。是属于后发外源型企业,区别于西方(主要是英国)的先发内生型企业。 中国民族工业大多资本少、规模小、设备陈旧、技术落后。 民族企业分布集中,主要设立在沿海、沿江通商口岸。上海居首,武汉、广州、天津次之。 民族企业与外资势力、本国封建势力存在即依赖又矛盾的关系。依赖外国设备、技术、资金等,在企业开办、关税、资金及专利权方面与封建国家保持一定关系,外资势力对民族企业施压,威胁其生存、发展;封建势力是民族企业的死对头,压制其发展。 3、新阶级的诞生 随着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中国社会出现了民族资产阶级。它主要是由商人、地主、官僚、买办转化而来,属于这个阶级的上层势力,民族资产阶级另一个来源则是由采用机器生产的手工工厂主转化而来,他们是这个阶级的中下层。 从民族企业所处的社会环境可以发现,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带有两重性的阶级。它一方面受到外资和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具有反帝反封建的双重要求,希望中国能够独立、民主,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条件。 另一方面,他们又与外资和封建势力保持经济、政治等联系,不少方面依赖这两大势力,所以他们的反帝反封建要求又缺乏勇气和彻底性,成为既带有历史进步性和一定革命性,又带有先天软弱性和动摇性的阶级,是个自身矛盾性很强的阶级,有着巨大的历史局限性。 中国近代第一代产业工人,即无产阶级,最早是产生在鸦片战争之后,在通商口岸城市出现了码头工人和海员、建筑工人,随后在洋务企业中各类技术工人也日渐增加。1894年,除码头工人外,产业工人共有10万人。 无产阶级还有自身的特点: 身受三重压迫,其苦难世界罕见。这使这个阶级具有强烈的反抗性和坚定的革命性。 分布很集中,这有利于发动和组织起来。 大多数出身于农民,与农民保持广泛联系,是天然的盟友。 其弱点是:文化水平比较低,往往保存着小生产者的习气,人数较少。 3、新阶级的诞生 有关阶级和阶级斗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 所谓阶级,就是大的社会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在劳动组织中起的作用不同,因而领取自己所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少也不同(列宁的定义)。 为什么会出现阶级? 这是社会分工的结果,是生产者分化的结果,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产物。在对抗性的社会里,占有生产资料的人构成剥削阶级,而失去生产资料的人构成被剥削阶级。 这些阶级在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因而他们的物质利益必然相互抵触和相互矛盾,被剥削者和剥削者之间的矛盾,只能通过阶级斗争来解决。一切对抗性社会的历史因而就是阶级斗争史,这时的阶级斗争成为历史发展动力。人类历史的进程显示了这一点,亦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一对社会基本矛盾在人类社会中所起的历史作用: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发展史首先是生产的发展史,是许多世纪以来依次更迭的生产方式的发展史,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史(斯大林)。 生产力是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全部发展过程的基础。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生产方式的变化,都取决于生产力的水平。因此,生产力是这一矛盾中起决定作用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然而,到一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中国气泡水行业深度调研与行业竞争对手分析报告.docx
- 高等教育学教学课件电子教案全套课件.pptx VIP
- 46桂阳县方元镇秀里村和荷叶镇山田村历史遗留砷渣污染场地风险管控项目附件文本.docx VIP
- 2024人教版PEP英语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含反思.pdf
- 课题材料目录.pdf
- 美好生活劳动创造-中职生劳动教育教程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pptx VIP
- 第十四届全多媒体课件大赛获奖作品名单-初中组.doc VIP
- 湖北省武汉市2020年中考英语真题(含答案).docx VIP
- 2026届高考写作指导:先行者与后来者作文主体段讲解.pptx VIP
- 《GBT_20801.1-2020_压力管道规范_工业管道_第1部分_总则》.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