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等学校生态旅游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思考
高等学校生态旅游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思考
摘要:“生态旅游学”是近十年来旅游学和生态学交叉而产成的新学科,是高等学校森林资源保护游憩专业和旅游管理的主干课程之一。如何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率,对于提高本专业学生的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针对目前“生态旅游学”的产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如何增强生态旅游从业人员的环保意识,提高师生之间的互动,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研究,完善考核方法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详细阐述了“生态旅游学”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关键词:生态旅游学;教学改革;学生
美国海洋生物学家Rachel Carson于1962年出版的《寂静的春天》,标志着人类生态意识觉醒,引起的广泛争论为民间环保运动的蓬勃兴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传统大众的旅游对环境的负面效应表现在旅游给自然资源带来巨大压力,旅游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忽视了旅游目的地尤其是当地社区居民的利益,旅游对旅游目的地生活方式、社会结构造成破坏。因此,生态旅游作为可持续旅游的一种发展模式,是顺应这一时代潮流而迅速兴起和发展的。
生态旅游产生的背景可以追溯到1965年赫兹用生态学理念提出的旅游应对自然生态环境和旅游目的地负责任,属于外来语,是Ecological Tourism即生态性旅游的缩写。在美国著名旅游学者豪金斯(Hawkins)于1980年编写的名为《旅游规划与开发问题》的论文集中收录了加拿大学者克劳德·莫林(Claude Moulin)的《有当地居民和社团参与的生态和文化旅游规划》,本文所使用的“生态旅游”是针对乡村旅游中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而言的。1983年,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生态特别顾问豪·谢贝洛斯·拉斯喀瑞在文章中所使用的“生态旅游”(Ecotourism)一词,被赋予了两个基本含义:旅游对象是自然生态环境,旅游方式是不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1988年他又进一步给出了生态旅游的定义“生态旅游作为常规旅游的一种特殊形式,旅游者在欣赏和游览古今文化遗产的同时,置身于相对古朴、原始的自然区域,尽情研究野生动植物和享受旖旎的风光”。随后,中外专家和各种旅游组织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出发又纷纷对生态旅游作出了不同角度的定义。
《生态旅游学》是为森林资源保护游憩专业和旅游管理本科专业高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通过课程的学习,使本科生较为全面、系统地理解和掌握生态旅游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内容,进一步了解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以及生态旅游的发展,培养大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生态理念、消费意识。然而,由于我国生态旅游业起步较晚,《生态旅游学》课程的教学与改革也仍处于不断发展完善中,如何进一步提高生态旅游学的教学质量是高校《生态旅游学》教学中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我国具有发展生态旅游的良好优势,生态旅游区主要有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生态旅游开发较早、开发较为成熟的地区主要有香格里拉、中甸、西双版纳、长白山、鼎湖山、新疆哈纳斯等地区。至2005年3月,我国已建成自然保护区2349个(不含港澳台地区),总面积约149万平方公里,约占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的14.99%。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43个(加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的自然保护区有26个),地方级保护区中省级自然保护区773个,地市级保护区421个,县级自然保护区912个,初步形成类型比较齐全、布局比较合理、功能比较健全的全国自然保护区网络。这些自然保护区汇集了中国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中的精华,是生态旅游的理想处所。2001年,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对全国100个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调查结果表明:其中已有82个保护区正式开办旅游,年旅游人次在10万人以上的保护区已达到12个。目前国内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年总旅游人次近2500万,年旅游总收入近5.2亿元,一些自然保护区已经成为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的“龙头”。以中国四川省为例,2012年四川省生态旅游接待游客1.8亿人次,实现直接收入412亿元,带动社会收入1350亿元。其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湿地、乡村生态旅游分别实现直接收入59.6亿、67.8亿、13.6亿、271.2亿元。再创历史新高,2012年四川生态旅游直接收入较上年增长33.3%,占林业产业总值的24%。四川省把生态旅游作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把生态旅游作为弘扬和展示生态文明的重要平台。
二、生态旅游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方案
1.培养环保意识强烈的生态旅游从业人员。本课程选用教材为杨桂华、钟林生和明庆忠编写的《生态旅游》,本书在参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融合了作者们所积累的丰富理论知识,高度概括了生态旅游的四大理念内涵。生态旅游的最大特征是保护性,培养从事生态旅游工作的学生首先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填空题.doc VIP
- 2023高考英语复习之高频词长难句练习2 全国乙卷七选五(解析版).pdf VIP
- 【高中化学】13个知识点的易错集锦.pdf VIP
- 现场签证单表格.docx VIP
- 中央财经大学后勤处、后勤服务产业集团 全员聘用管理暂行办法.doc VIP
- 2025中央财经大学后勤服务产业集团工程管理岗招聘1人(非事业编制)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国开电大《离散数学》形考任务+大作业答案.pdf VIP
- 现场签证单表格优质资料.doc VIP
- 24J331地沟及盖板参考图集.docx
- 汽车维修清单表(含使用说明).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