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道家人物之庄子
道家人物之庄子 黄海昀 11月22日 一、庄子其人 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战国时宋国蒙(今安徽蒙城人,另说河南商丘)人,家世渊源师承源流不清楚,生死年月史无明文,司马迁《史记》中说他与梁惠王、齐宣王、孟子等同时,说他的学问思想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庄子曾经在他的家乡做过一段时间的漆园吏,但习惯于过自由而无拘无束生活的庄子很快就辞去公职,过上了远离庙堂之高,身处江湖之远的体制外的自由职业者的生活。他也被称为蒙吏、蒙庄和蒙叟。 庄子的人格特质 1、貌似无情实则多情的庄子 庄子似因理性而无情而坚强,实则因最多情而最虚弱!庄子是人类最脆弱的心灵,最温柔的心灵,最敏感因而也最易受到伤害的心灵…… 3、自然自尊的人格 不为自己的贫穷而自卑,面对权贵敢于坦然地表达自己真实的内心,这是一种自然健康,自尊自重的人格。 4、最具平等意识的思想家 庄子是先秦诸子中,最具有平等宽容意识的思想家。 庄子的平等意识来自于他对于“道”的理解,庄子看来道无所不在,甚至充斥在常人认为最肮脏卑下的于屎溺之间的道理。自然界的各种现象都是“咸其自取”的(自然而然的)他全然否定有什么神或上帝来支配自然界。 5、一位勇于批判现实的思想家 庄子对当时政治及社会的混乱与黑暗带给人民的苦难有最切身的体验,他站在民众的立场上,对战国时代充满危惧、压迫与束缚的人生及社会环境,对当时人与社会严重异化、人民苦难及不自由的现实予以入木三分的揭露与批判。 庄子理想人格的特点 首先,庄子的理想人格是超越世欲社会的。 庄子生活的时代是一个社会动荡、人人自危的时代。他深切地体会到,现实社会已把人变成奴隶,对人的本性作了扭曲,人们对“名”的追逐蜕变化虚伪,对“利”的渴求畸变为贪婪。“天下莫不以物易为性。”(《骈拇》)“人为物役”使人失去了独立的人格和精神的自由 正是基于这一认识,庄子所追求的理想人格,首先必须是超越世俗摆脱世俗的羁绊,所以,庄子所塑造的“至人”、“神人”、“圣人等人物都“茫然徘徨乎尘垢之外。”“不食五谷”,“吸风饮露”,无欲无情,无功无利,远离现实,脱离人间,如此,才能保持清纯的人格。 五、逍遥之境与其抵达的途径 (一)何谓“逍遥之境”? 逍遥之境的主旨是说一个人突破尘世中的功、名、利、禄、权、势、尊、位等种种“身外之物”的束缚,精神上打破知性的遮蔽,不受是非善恶美丑对错等“成心”(即成见,也即是不是、然不然、可不可等种种对立的逻辑范畴与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的限制,打破主体与客体,自我与非我,非我与非我,自我与自我的绝对分界之后,心灵所达到的无挂无碍、无我无物、自由自在、恬然自适的绝对自由的精神状态。可以概括为“无名”、“无功”、“无己”。 六、庄子的自然生死观 庄子重视生命,但不为死亡而恐惧而痛苦,人生于天地间,劳逸死生都是极其自然的事,如四时之变的自然现象,人应坦然处之。 正如庄子说:大地给形体,以生使我辛劳,用老使我清闲,用死使我安息。所以善于掌握我的生,也就善于安置我的死。(夫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大宗师》)) 八、庄子的涉世之道 “疱丁解牛”是庄子另一个家喻户晓的寓言。庄子借牛喻意养生与处世,写来形声俱活。 有一个厨夫替梁惠王宰牛。他举手投足之间,劈劈啪啪地直响,进刀剖解,牛的骨肉就哗啦一声分离了,牛的分裂声和刀的割切声莫不合乎音乐的节拍,厨夫的一举一动也莫不合乎于乐章的舞步和经首乐章的韵律。 梁惠王看了不禁赞叹着:“啊!好极了!技术怎能精巧到这般的地步?” 九、庄子的绝义弃利论 1、仁义礼乐的规范使人们丧失自然纯朴的本性及理想的至德之世 在义利观上,庄子的态度更为激烈,在他看来,自然纯朴、依人们的自然本性而生活的时代,是最理想的、毫无弊病的时代,此时,人人都具有纯朴的道德,根本用不着什么圣人来讲仁义,讲道德,遗憾的是圣人非要制定出礼义制度和规矩,从而使人们开始有所企求和追逐,也就是说,智慧是人类的原罪,是圣人让人们吃了智慧之果,又用一整套的礼乐仁义来规范人们,结果,人类失去了自己的伊甸园,从此,至德之世便一去不复返了。 十、庄子的治天下之道 庄子虽然讨厌当时的混乱无序,矛盾尖锐,人民为战乱残害,为名利所束缚扰乱的时代,但他对世界的态度是厌而不离,所以,虽然他的思想重点不在政治,但还是和老子一样,提出了一套政治主张。 (一)庄子的理想社会 庄子的理想社会继承了老子理想社会的思想,是个无知、无欲的时代,人们都有共同的天地大德,过着耕而食、织而衣的返朴归真的生活。山上没有道路,水中没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