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卫生知识点总结.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环境卫生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 1.环境卫生学(environmental health):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充分利用环境有益因素和控制环境有害因素提出卫生要求和预防对策,增进人体健康,提高整体人群健康水平的科学。 2.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DCs):许多环境化学污染物具有类似激素作用,干扰动物体内的内分泌功能,称~,对雌激素、甲状腺素、儿茶酚胺、睾酮等呈现显著干扰效应,临床上以生殖障碍、出生缺陷、发育异常、代谢紊乱以及对某些癌症的发生、发展产生影响为特征。 3.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指人类合成的能持久存在于环境中、通过生物食物链(网)累积、并对人类健康造成有害影响的化学物质。 4.一次污染物:指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中,其理化性质未发生变化的污染物。 5.二次污染物:指某些一次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作用下,或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而形成与原来污染物的理化性质和毒性完全不同的新的污染物,往往毒性更大。如光化学烟雾、甲基汞、酸雨(雾)。 6.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由于地壳表面化学元素分布的不均匀性,使某些地区的水和/或土壤中某些元素过多或过少,当地居民通过饮水、食物等途径摄入这些元素过多或过少,而引起某些特异性疾病,称为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7.兴奋效应hormesis:即某些物质在低剂量时对生物系统有刺激作用,而在高剂量时具有抑制作用,典型的环境污染物如镉、铅、汞、二恶英等都具有类似的生物性效应模式。 8.环境介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环境条件,通常以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物质形态而存在,能够容纳和运载各种环境因素。具体来说,是指大气、水、土壤(岩石)以及包括人体在内的所有生物体。(特征:不能以完全单一介质形式存在;三种物质形态可相互转化;还具有维持自身稳定的特性) 9.环境因素:是被介质容纳和转运的成分或介质中各种无机和有机的组成成分。(按其属性可分为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三类) 10.清洁生产:指能够节约能源、减少资源消耗,有效预防和控制污染物和其他废物生成的工艺技术过程,包括清洁的能源、清洁的生产过程和清洁的产品。 11.可持续发展:指国家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不仅应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且不应损害子孙后代的发展需要,使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持续发展,达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12.环境卫生学的核心: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13.环境卫生以人类及其周围环境为研究对象。(即环境与机体间的相互作用)这是环境卫生学的基本任务。 14.十起环境污染造成的严重公害事件(了解,P5) 15.全球性的环境问题:①全球气候变暖,②臭氧层破环,③酸雨,④生物多样性锐减 16.全球性气候变暖的原因:温室气体(CO2、CH4、N2O、O3、CFCs)所致温室效应。 危害:①冰川积雪融化,海平面上升;②心脏、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死亡率上升。热带传染病、一些虫媒疾病流行范围扩大;③影响水分分布、土壤状况和季节变化,加剧粮食短缺;④气候带移动,森林受严重破坏,物种灭绝加速。 17.臭氧层破坏的原因:主要由于人类大量使用氯氟烃(CFCs)、溴氟烷烃类(哈龙类)、 N2O、CCl4、CH4造成。 危害:对紫外线的阻挡作用减弱,而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可使人类皮肤癌、白内障的发生率增加;;眼、呼吸道粘膜刺激炎症患者比例上升;人体免疫力降低;紫外线破坏植物的生长和生态环境,加重温室效应。 18.酸雨:降水pH<5.65时。原因:大气受到SOx、NOx等化学性污染。 危害:水体酸化,促进重金属在水中溶出;在大气烟雾事件中与其它大气污染物联合作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湖泊、土壤酸化,威胁水生生物生存,影响农作物生长。 19.生物多样性由生物的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三部分组成。 20.环境卫生学的研究内容:环境与健康关系的基础理论研究;环境因素与健康关系的确认性研究;创建和引进适宜于环境卫生学研究的新技术和新方法;研究环境卫生监督体系的理论依据。 21.暴露生物标志、效应生物标志、易感性生物标志 22.3R原则:减量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le 第二章:环境与健康 1.生态系统(ecosystem):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由生物群落及其环境组成,借助于各种功能流所联结的稳态系统。具有整体性、开放性、自调控、可持续性等特征。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无机界。 2. 生态平衡(ecological balance):指生态系统各个环节的质和量相对稳定和相对适应的状态,即指生态系统各部分的结构与功能均处于相互适应、相互协调的状态。 3.食物链(food chain):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后者再被第三种生物作为食物,彼此以食物链接起来的锁链关系,是生态系统最基本的功能和特性。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