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中考题汇编
(09山东济宁) 【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孟子少时,诵①,其母方②织。孟子辍然③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④也,呼而问之曰:“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⑤刀裂其织,以此诫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选自《韩诗外传》卷九) 注释:①诵:背诵。②方:正在。③辍然:突然中止的样子。辍,停止,废止。④喧:遗忘。⑤引:拿来。 1.翻译下列句子。 ①人恒过然后能改 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你认为【乙】文中孟母教子的方法有什么独特的地方?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3分) 孟母是用实际行动来教育孩子。说明了做任何事情都要全神贯注,一心一意不能分心的道理。(第一问1分,第二问2分,意思对即可) 3.【甲】【乙】两文在表达方面有什么不同?(4分) 甲文以议论为主,语言精练,分析透辟;乙文以叙述为主,用引刀裂织的方法明理,自然巧妙。 二、(08金华市) 1.翻译下列句子。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2.文章开头列举的六个人物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从他们的事例中你获得什么感悟?(3分) 共同点:都出身贫贱,历经磨难,最终都有所作为。 感悟:苦难是对人生的一种磨练,我们只有战胜苦难,才能取得成功。 (08永州市)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①必先苦其心志 苦: ②困于心,衡与虑 衡: 2. 用现代汉语说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4分)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3.材料链接: 2008 年,伟大的祖国遭受了雪凝、“藏独”、地震等接踵而至的突难。我们渴望天佑中国,但我们也深知“多堆兴邦”。几千年来,中华民族虽历经沦桑、饱受磨难,但我们今天仍然光芒四衬,昂首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请结合《生于忧患 生于安乐》简析:多难为何能兴邦?( 3 分) 每一个时代,每一个民族,都不可避免地要经受一些考脸。当我们遭受灾难之日,也是对国家、民族“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磨砺之时。挫折可以使我们团结一心,风雨同舟;灾难能使我们民族的斗志受到激发,凝聚力大大增强,那种战无不胜的民族精神和力量也会在这一特定的历史时刻强有力地凸显出来。这样就能使我们的国象战胜任何困难,更好地走向兴旺和繁荣。(结合课文内容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07丽水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解释下列句子中红色的词。(4分) (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3)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4)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饿其体肤。 (2)人恒过然后能改。 3.作者认为一个国家走向衰败灭亡的原因是“ ▲ ”。(用原文回答)(3分) (07盐城市)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5题。(14分) [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 [乙]淮北蜂毒,尾能杀人;江南蟹雄,螯能敌虎,然取蜂儿者不论斗,而捕蟹者未闻血指①也。蜂窟于土或木、石,人踪迹得其处,则夜持烈炬临之,蜂空群赴焰,尽殪,然后连房刳取②。蟹处蒲苇间,一灯水浒,莫不郭索③而来,悉可俯拾。惟知趋炎,而不能安其所,其殒也固宜。(选自《齐东野语》) 注:①血指:伤指 ②刳(kū)取:割取 ③郭索:急竞爬行的样子 ④殒:死亡 1.解释句子的加点词(4分) (1)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2)入则无法以家拂士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人恒过,然后能改。 3.甲、乙两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4分) 4.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甲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文:趋炎附势者没有没好下场。 4. 卒章显志。 (06河南省)(一)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原文 (二) 越王句践①反国,乃苦身焦思②,置胆③于 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稽 之耻邪?”(终灭吴)(节选自《史记》) 注:①句践:即勾践。春秋时越国国君,于公元前494年被吴王夫差大败于会稽,被俘,释放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