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窗效应”在中职教育中应对措施.docVIP

“破窗效应”在中职教育中应对措施.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破窗效应”在中职教育中应对措施

“破窗效应”在中职教育中应对措施   摘要: “破窗效应”在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作用,针对班级管理中出现的各种漏洞需要及时的矫正和修补,以防止职校学生因缺乏正确的判断力而产生的各种行为、思想上的偏差,造成严重的后果。   Abstract: Broken window effect has very important reference significance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educ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timely correct and repair the loopholes of class management, in order to prevent the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deviation in mind and behavior due to lack of correct judgement which can cause serious consequences.   关键词: 破窗效应;中职学校;应对措施   Key words: broken window effect;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8-0275-02   1 “破窗效应”的由来   1.1 “破窗效应”的由来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辛巴杜于1969年进行了一项有趣的实验,把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放在两个文明程度、管理秩序完全不同的社区里,其中的一辆停在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纽约布朗克斯区。停在布朗克斯的那辆,摘掉车牌,打开顶棚,结果当天就被偷走了。而放在帕洛阿尔托的那辆,一个星期也无人理睬。后来,辛巴杜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基于这项实验,美国政治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共同提出了“破窗效应”理论。   1.2 “破窗效应”揭示的规律 “破窗效应”更多的是从犯罪的心理去思考问题,但不管将“破窗效应”用在什么领域,道理是相似的,即环境对人有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在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破窗效应”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性。   2 “破窗效应”在中职学生中的表现   2.1 中职学生的现状及心理特征 中职学生的年龄一般都在15-18岁之间,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中职学生因为各种因素使得这个群体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点:①强烈的自卑感。中职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大多数学生由于学习成绩不好,受到老师、家长的指责和同学的歧视,缺乏真诚的关爱,同时,社会对职业教育还存在着一些??见,中职生认为自己与同龄人相比,没有前途,机会渺茫,久而久之形成了自卑的心理。②思维活跃,缺乏学习动力。职业学校的教学注重实践与技能,除了对口单招的学生以外,没有升学的压力,这样就给中职的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可以让他们发挥活跃的思维,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但是,对于一些学习能力较差或者学习习惯较差的学生在经历了成绩不理想—失去学习兴趣—成绩更不理想—对学习更没兴趣的恶性循环后,被贴上了“差生”的标签,产生厌学情绪。③渴望被需要,被认可但存在人际交往障碍。很多老师可能会碰到这样的情况,请班级同学帮忙做事的时候,他们特别认真和热心,但在同学间相处的时候往往会出现很多的问题,这就说明,中职生渴望展示自己的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但是,他们在为人处事、与人交往方面却存在很大的缺陷,如语言表达力差,知识水平低,性格偏激,以自我为中心等。   2.2 “破窗效应”的表现 在中职学校的班级中,诱发“破窗效应”的因素处处存在,中职学校的老师应从细节处着手,注重细节对学生的影响,综合起来可以有以下几点:①盲目模仿。中职生的年龄阶段是一个生理、心理迅速发展的阶段,因此,这个阶段的学生会把周围的成年人当成自己模仿的对象。在学校,他们会模仿自己的老师,包括老师的穿衣打扮,言行举止等方面,而老师的一些不良习惯,如说话带口头语、吸烟等,就会成为“破窗效应”的诱因之一。中职学生由于缺乏对有效信息的甄别能力,盲目的模仿明星,这些脱离实际,不符合中职生身份、年龄特点的甚至有违法犯罪倾向的模仿对象也成为“破窗效应”的诱因之一。②规章制度不完善。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班级中的各项规章制度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班级中没有一套行之有效且严格执行的班级管理规章制度,不良的班级风气就会成为“破窗效应”的催化剂。③对学生的错误行为教育管理不彻底。当学生的行为出现问题,并且错误本身没有造成太大影响和破坏时,很多教师对学生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