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钟明诗歌生命内涵与诗意空间
钟明诗歌生命内涵与诗意空间
诗人钟明习诗三十余载,写出了不少有分量的诗歌作品,但她一向低调、从容,不常向刊物投递诗作,因此诗歌界对她还不熟悉和了解。根据我对她的诗歌文本多年的跟踪阅读,我感觉她的诗歌是有分量的,既有历史的内涵,又有文化的底蕴,也有生活的感悟和人生的探寻。钟明的视野很开阔,知识面也很广,举凡戏剧、音乐、茶叶、体育以及日常生活等,都能进入其诗行之中,并得到不失精彩的演绎与诠释。换句话说,钟明的诗歌所呈现出来的诗意空间是阔大的,生命内涵也是丰厚的。
一、旧戏中的历史与人生
音乐专业出身的诗人钟明,喜欢看戏品戏是再正常不过的。看戏容易,品戏也不难,但要将观戏的感受和体验诉诸分行的文字,铺衍成有意味的诗句就不是那么简单了。将观戏的感受和体验演绎成翡翠的诗行,不只是要复述旧戏中的情节和人物,还要用简练的语???,陈述其中的历史沉淀与文化内涵,并在字里行间吐露诗人的人生哲学。由此不难想象到《看戏》这组诗写作的难度。虽然这类题材写作起来比较麻烦,不宜操作,但钟明敢于不惧艰险,迎难而上,显示出过人的果敢与勇气,加上她的知识积累比较丰厚,几折传统的曲目硬是让她生发出了意蕴缭绕的诗情,读之不禁心生佩服。
钟明以古典戏曲为题材的诗歌作品有不少,其中包括《看戏去》《徽班》《武场》《文场》《牡丹亭诗话》等。这些诗歌围绕旧戏做文章,在传统的戏剧曲目中咀嚼历史、揣摩文化并对照人生。以《看戏去》为例,诗人先是精要复述了戏中情景,接着又感慨阴阳两界中不断流转的爱恨情仇,尤其是那江南女子的袅袅娉婷、仪态万方的情态,简直让人美不胜收,最后再转到观戏者的心灵写照,由戏里世界过渡到戏外人生,诗歌由此构成一个完整的意义圆环。
钟明早几年的诗歌有更浓烈的抒情味,残留着青春的艺术痕迹。近几年来,她受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熏染,在表达情感变得极为克制和节俭,总是极力删除那些虚华的形容词,仿佛洗尽铅华一样,只保留一些最具表达效用的动词和名词。诗歌也由此具有雕塑般的现代主义气质,干净,利索,富有思想的力度和情感的震慑效果。比如《徽班》中间两节:
柔心媚骨
把这《玉玲珑》着意地点
定妆 描眉
贴片子
取那千人万人的唏嘘
做海
沉进孤寂
凤冠霞帔
心火气节
那男人拾得千年的美
做花
把技和巧如此这般地熬炼
千姿百态
天上人间
这两节一写旦角一写生角,把这两类戏剧人物写活了。写旦角从正面和侧面立体地描述,既直接展示女性“柔心媚骨”的可人之状,又借“千万人的唏嘘”一语侧面介绍女性摄人心魄之美;写生角既交待其外貌装束,又交待其舞台功夫,并以“千姿百态”“天上人间”两词来抒发观戏者的无限感慨。这两节都是多以短句、词组为诗行,显得素净干练,但又不乏风姿和韵味,显示了诗人在创作上的独到功力。
二、茶里的文化和情感
品茶是中国人的一种日常生活方式,从古至今概莫能外。茶里不仅积聚着中国人的生活情趣,还折射着中国人的精神追求和文化内蕴,因此,古今诗人咏茶之诗极为丰盛。钟明也写过一些有关茶的诗歌作品,组诗《吃茶去》就具有一定代表性。这组诗好就好在它们不仅是情感之诗,更是文化之诗,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民间生活方式的一次诗意呈现。正如钟明的其他诗歌一样,这组诗的情感浓度还是那么恬淡,那么素净,没有浓墨重彩地对抒情主体心中的情绪进行大肆渲染,而是悠然写来,不疾不徐,宛若奉献给读者一壶清茶,只有在细细品、慢慢尝中,才能不断感受到其间藏蕴的思想魅力。
在古典诗歌中,“茶”亦是点燃诗人的诗情,撩发诗人感叹的媒介物。卢仝的《走笔谢孟谏汉寄新茶》则详细写饮茶的过程:“……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 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 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因为茶味诱人,诗人一连喝了七碗,每一碗喝下去都产生了不同的心灵体验。可以看出,茶是古代诗人喜爱的物质,也是经常用诗歌来表达的对象,正因为茶叶既与我们的生活质量相关联,也与文化传统相联系,所以从古至今诗人都以它为素材而创作的作品数不胜数。钟明的《茶之道》是一组有个性的诗,无论是“茶之出”“茶之魂”“茶之煮”,还是“茶之饮”“杀青”“茶之赏”,都可以说一种过程诗学的展示,即将茶叶放置到它的生长、成熟、产出、泡制、啜饮的过程之中来描绘它的风韵,概述它的精魂,彰显它的文化成色。
例如《茶之饮》,先言其美丽的外形,说它如“仙女”般“灵动锋利”,赛过了人世间一切的美女;再述它在水中的情貌,“水中婀娜”,散发春天的气息,浸染忧伤的小屋,将茶叶在水中的紫色写活了;接着写初尝的感觉,“你的潮水/向我处女地涌来”,表达的正是那种香醇入心的美好体验;最后是对茶的反刍和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