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二章抗菌药和抗病毒课件
第十二章抗菌药和抗病毒药 一、磺酰胺类 ㈡、磺胺类抑菌机制 ㈢、磺胺类构效关系 ㈤、磺胺类药物吸收与代谢 ㈥、磺胺类重点药物 2、磺胺噁唑类 ㈦、磺胺类药物合成 二、磺胺增效剂(TMP) 三、磺酰脲类降血糖 喹诺酮类抗菌药 二、喹诺酮类药物作用机制 三、喹诺酮类构效关系 药物合成 三、抗真菌药 ㈠、抗生素类抗真菌药 ㈡、合成抗真菌药 四、抗结核药 2、化学合成抗结核药 五、消毒防腐药 第二节抗病毒药 二、分类及重点药物 1、嘧啶核苷类 ㈢、非核苷类 半合成利福霉素 利福平 P305(12-59) 口服吸收好, 活性↑ 不单独使用(易产生耐药性), 利福定 P305 比利福霉素作用强 空腹 异烟肼 (雷米封) 游离肼,毒性大 有抑制和杀灭作用,可口服,毒性较大。 异烟腙 利用前药原理 对氨基水杨酸钠 有抑制无杀灭 乙胺丁醇 P 311 主要用于抗药性的结核菌, 右旋体有效 ★ ★ 特点: 1、利用自身的化学性质, 2、作用对象不再是机体本身 3、选择性差,毒性大 消毒剂— 杀灭病源性微生物; 防腐剂— 抑制某些微生物生长。 分类及重点药物: 1、重金素类 红汞 P314 2、卤素类 氯气 漂白粉(次氯酸钙)Ca(ClO)2 碘酊(碘酒) 碘伏(聚维酮碘) →次氯酸 →原子态氧 聚乙烯吡咯烷酮与碘络合 高分子载体 3、醇、醛、酚类 75%乙醇 37%的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 防腐剂 戊二醛 溶液pH=7.5-8.5 苯酚(石炭酸) 4、染料类 甲紫 p315 硫氯酚 p315(12-83) 5、表面活性剂(季铵类) 新洁尔灭 p316(12-28) 度米芬 p316(12-29) 毒性低,作用快,刺激性小 单季 胺型: 双季 胺型: 创必龙(12-93) 作用机制: 降低细胞壁表面张力,细胞膜破裂,蛋白质变性。 6、双胍类 洗必泰p317 广谱杀菌剂 对细菌、真菌有效, 但对病毒无效 一、病毒的特性 1、是病源性微生物中最小的一种0.02~0.4μm 2、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 3、必须寄生在宿主细胞内繁殖 病毒复制周期: 病毒在细胞上吸附 →进入宿主细胞 →利用宿主细胞的代谢系统复制核酸 →合成蛋白质 →形成新病毒 ㈠、金刚烷胺类 金刚烷胺 p318 预防亚洲甲型流感 氨基被取代,活性消失 阻止病毒进入细胞。 作用机制: ㈡、核苷类 天然核苷:由碱基和糖两部分组成 合成糖苷:结构改造碱基或糖基 作用机制: 干扰病毒复制, 主要是干扰核酸的合成, 属核苷拮抗剂 竞争性地和DNA聚合酶或RNA聚合酶相结合,抑制酶的活性 碘苷 碘苷三磷酸酯(活性形式) 胸腺嘧啶 I原子2.15埃 CH32.00埃 抗疱疹病毒,对流感病毒无效 阿糖胞苷 P320 (12-99) 抗肿瘤 =O→NH2 * * 第一节抗菌药 磺酰胺类 喹诺酮类 抗真菌药 抗结核药 消毒防腐药 第二节抗病毒药 ㈠、磺胺类的发展 百浪多息 对氨基苯磺酰胺 (SN) 磺胺类药物 二氢蝶啶焦磷酸酯 + 对氨基苯甲酸(PABA) 二氢叶酸合成酶 二氢叶酸(FAH2) 二氢叶酸还原酶 四氢叶酸(FAH4) 辅酶F DNA 磺胺类 甲氧苄氨嘧啶(TMP) 磺胺类药物与PABA竞争性拮抗 对氨基苯甲酸(PABA) 磺胺类药物 N1 N4 1、对氨基苯磺酰胺是必要的,两个取代基必须是对位。 2、苯环如取代,活性↓。 3、保持N4为游离氨基或潜在状态是关键。 4、N1单取代,如杂环取代,活性↑。 ㈣、磺胺类为两性物质 显碱性 显酸性 pH3~ 5 析出磺胺药 大部分4-氨基的乙酰化代谢, 小肠吸收 1、磺胺嘧啶类 ⑴、2-氨基磺胺嘧啶 磺胺嘧啶 (SD) 中效 磺胺嘧啶银 (SD-Ag) 外用消炎药 ⑵、 4-氨基磺胺嘧啶 磺胺莫托辛 (SMM) 长效 磺胺异噁唑(SIZ) 短效 磺胺甲噁唑(SMZ) 短效 磺胺甲噁唑(SMZ)的合成p282 采用磺胺类药物合成通法: 用对-乙酰氨基苯磺酰氯(ASC)与相 应的杂环缩合。 甲氧苄氨嘧啶(TMP) ㈠、作用机制 阻止二氢叶酸向四氢叶酸的转化 复方新诺明 (SMZ+TMP) 与磺胺类药物合用可增强磺胺药物活性 氨磺丁脲 毒性大 甲苯磺丁脲 格列本脲 p288 长效,口服 一、药物发展与分类 第一代 1962-1969 萘啶酸类 萘啶酸 抗菌能力 G-(+) G+(-) 绿脓杆菌(-) 结构特点 第二代 1970-1977 吡啶并嘧啶羧酸类 吡哌酸 抗菌能力 G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