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食物中毒第一节食源性疾病课件
一、亚硝酸盐中毒 (一)理化特性 常见的亚硝酸盐有亚硝酸钠和亚硝酸钾,为白色和嫩黄色结晶,呈颗粒状粉末,无臭,味咸涩,易潮解,易溶于水。 8.预防措施 定期对发酵豆制品进行监测 指导群众安全制酱 食品生产加工全过程卫生管理 肉制品不宜堆集,以防厌氧环境 消灭毒素 80 ℃ 30分钟 100 ℃ 10~20分钟 防止婴儿中毒 第三节 真菌毒素和霉变食物中毒 一、赤霉病麦中毒 主要毒性物质: 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中的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 DON主要引起呕吐,称呕吐毒素) 雪腐镰刀菌烯醇(nivalenol,NIV) 镰刀菌毒素玉米赤霉烯酮 赤霉病多发生于多雨、气候潮湿地区。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生,以淮河和长江中下游一带最为严重。 1. 流行病学特点 2.预防 关键在防止麦类、玉米等谷物受到霉菌的侵染和产毒 制定粮食中毒素的限量标准,加强粮食的卫生管理 去除或减少粮食中的病粒或毒素 加强田间和贮藏期间的防霉措施 二、霉变甘蔗中毒 甘蔗霉变含有大量的有毒真菌及其毒素,以甘蔗节菱孢霉为主。 1. 流行病学特点 霉变甘蔗中毒常发生于我国北方地区的初春季节,2~3月为发病高峰期,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病情常较严重,甚至危及生命。 2.中毒机制 3-硝基丙酸(3-nitropropionic acid,3-NPA)是一种强烈的嗜神经毒素,主要损害中枢神经系统。 3. 治疗与预防 发生中毒后应尽快洗胃、灌肠,以排除毒物,并对症治疗 加强宣传教育 防止甘蔗霉变,贮存的时间不能太长 严禁出售霉变的甘蔗 第四节 有毒动、植物中毒 一、河豚中毒 一、河豚中毒 (一)有毒成分的来源 引起中毒的河豚毒素(spheroidine)是一种非蛋白质神经毒素,可分为河豚素、河豚酸、河豚卵巢毒素及河豚肝脏毒素。 其中河豚卵巢毒素毒性最强,其毒性比氰化钠强1000倍,0.5mg可致人死亡。 河豚毒素为无色针状结晶、微溶于水,易溶于稀醋酸,对热稳定,煮沸、盐腌、日晒均不能将其破坏。 一、河豚中毒 (一)有毒成分的来源 河豚毒素存在于除了鱼肉之外的所有组织中,其中以卵巢毒性最强,肝脏次之。 通常情况下,河豚鱼的肌肉大多不含毒素或仅含少量毒素,但产于南海的河豚鱼不同于其他海区,肌肉中也含有毒素。 不同品种的河豚鱼所含有的毒素量相差很大,人工养殖的河豚鱼不含有河豚毒素。 一、河豚中毒 (二)中毒机制及中毒症状 一、河豚中毒 (三)流行病学特点 河豚鱼中毒多发生在沿海居民中,以春季发生中毒的次数、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为最多。 引起中毒的河豚鱼有鲜鱼、内脏,以及冷冻的河豚鱼和河豚鱼干。 引起中毒的河豚鱼主要来源于市售、捡拾、渔民自己捕获等。 一、河豚中毒 (四)急救与治疗 河豚毒素中毒尚无特效解毒药,一般以排出毒物和对症处理为主。 1.催吐、洗胃、导泻,及时清除未吸收毒素。 2.大量补液及利尿,促进毒素排泄。 3.早期给以大剂量激素和莨菪碱类药物。减少组织对毒素的反应和改善一般情况;并兴奋呼吸循环中枢,改善微循环。 4.支持呼吸、循环功能。必要时行气管插管,心跳骤停者行心肺复苏。 一、河豚中毒 (五)预防措施 1.加强卫生宣传教育,不要食用野生河豚鱼 2.水产品收购、加工、供销等部门应防止鲜野生河豚鱼进入市场或混进其他水产品中。 3.采用河豚鱼去毒工艺。活河豚鱼加工时先断头、放血(尽可能放净)、去内脏、去鱼头、扒皮,肌肉经反复冲洗,直至完全洗去血污为止,经专职人员检验,确认无内脏、无血水残留,作好记录后方可食用。 二、毒蕈中毒 毒蕈中毒事件 二、毒蕈中毒 (一)有毒成分的来源 不同毒蕈含不同毒素,有些毒蕈同时含多种毒素。 二、毒蕈中毒 (二)流行病学特点及中毒症状 流行病学特点: 毒蕈中毒在云南、广西、四川三省区发生的起数较多,毒蕈中毒多发生于春季和夏季,在雨后,气温开始上升,毒蕈迅速生长,常由于不认识毒蕈而采摘食用,引起中毒。 二、毒蕈中毒 (二)流行病学特点及中毒症状 中毒症状:一般分为以下几类。 1.胃肠型 主要刺激胃肠道,引起胃肠道炎症反应。一般潜伏期较短,多为0.5 ~ 6小时,病人有剧烈恶心、呕吐、阵发性腹痛,以上腹部疼痛为主,体温不高。经过适当处理可迅速恢复,一般病程2~3天,很少死亡。 2.神经精神型 潜伏期约为1~6小时,临床症状除有轻度的胃肠反应外,主要有明显的副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如流涎、流泪、大量出汗、瞳孔缩小、脉缓等。少数病情严重者可有精神兴奋或抑制、精神错乱、谵妄、幻觉、呼吸抑制等表现。 误食牛肝蕈者,除胃肠炎症状外,多有幻觉(小人国幻视症)、谵妄等,部分病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预制板桥梁吊装方案(完整版).docx
- 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与保证措施.doc VIP
- 室外承插式铸铁给水管道锚固工作量的结算问题.pdf VIP
- 2025至2030中国稀土元素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docx
- 统编版2025-2026学年上学期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基础达标卷(有答案).pdf VIP
- 学堂在线 新闻摄影 期末考试答案.docx VIP
- 某某游客中心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替代可研报告).doc VIP
- 学堂在线 研究生的压力应对与健康心理 期末考试答案.docx VIP
- 学堂在线 研究生的压力应对与健康心理 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 GBT50344-2019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