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北京地区民族交汇、互动与融合
论北京地区民族交汇、互动与融合
摘 要:北京位于南北走向的太行山与东西走向的军都山交汇处,其下与华北大平原结合,是重要的南北交通枢纽地区,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这一区域同时也是多民族交汇、互动、冲突、融合的地带。历史上,这里曾是山戎、匈奴、鲜卑、奚、靺鞨、室韦、高丽、契丹、女真、蒙古、满族等许多少数民族与汉族共同经营和活动的区域,使得形形色色的农耕文化、草原游牧文化和森林游猎文化融合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和谐统一的中华文化。民族互动促进并完成了以中原华夏文化为主体的多民族文化的融合。它不仅滋养了不同民族的共存、赢得了各民族的共同发展,还维系了民族团结、国家独立与统一,是推进民族进步、发展与繁荣的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和中国文化的结晶。
关键词:北京的民族;交汇;互动与融合
中图分类号:C95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0-0056-05
北京作为城市最早建立于西周初期。此后一直是北方的重要城市,从元代开始直至民国,北京这座城市成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新中国成立后,也是如此。城市是文化的载体,是人类社会作用于地理环境的集中点。历史上,北京曾出现过山戎、匈奴、鲜卑、奚、靺鞨、室韦、高丽、契丹、女真、蒙古、满族、汉族等,因此北京城中容纳了各民族的语言、宗教信仰和习俗等等,它是各民族的生活环境的反映,是各民族生活状态的体现。它是由历史的积累而最终物化了的生活空间。它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城市建设实践和发展过程中不断地交汇、互动和融合所形成的精神财富的概括和总结,体现了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北京城最大的特点是包容性,它是北京精神的特征。
一、复杂的地貌、优越的位置
1.地理位置
北京地区位于华北平原北端,北与蒙古高原连接,西与黄土高原接壤,东北通向松辽平原,东南直达渤海,是太行山、军都山(属燕山山脉)交汇的交通要冲。它的地形为西北高东南低,西北为连绵不断的群山,围绕着东南的北京小平原,故称之为“北京湾”。北京平原主要由永定河、潮白河等水系形成的冲积扇堆积而成,除此之外,北京地区还有温榆河水系、泃河水系、密云水库、官厅水库、海子水库、十三陵水库等,奠定了“前挹九河,后拱万山”的地理形胜。古人云:“幽州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诚天府之国。而太行之山自平阳之绛西来,北为居庸,东入于海,龙飞凤舞,绵亘千里。”[1]75
北京的位置是维系我国三大地理单元(东北大平原、华北大平原与蒙古高原)的纽带[2]36,同时也是我国三级地势阶梯中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过渡地带;高原与平原的过渡地带。北京东南部渤海湾湿地与西北山地高原一线分割,也是以农耕为主的汉族和以游牧为主的少数民族的分界和交汇融合之处。也就是说,北京地区是北方游牧民族活动区域的南端,又是中原汉族活动区域北端,因此宋代文人苏辙(字子由)曾经写诗说:
燕山如长蛇,千里限夷汉。
首接西山麓,尾挂东海岸。
中开哆箕毕,末路牵一线。
却顾沙漠天,南来独飞雁。
君民异风气,自古习耕战[3]312。
2.交通要道
北京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北京地区自古以来成为南北交通的枢纽,也形成了不同民族的交汇点。榆塞孔道(今山海关)是北京通往东北的交通咽喉之一;卢龙塞孔道(今通称为喜峰口)是北京地区通往东北、西北和西部最重要的山区通道;虎北口孔道(今称“古北口”),是北京通向蒙古高原东部和东北平原的重要隘口。通过这一线路可以和内蒙古、山西及其西北地区相联系。北京地区河流纵横,主要有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拒马河和泃河。永定河与潮白河对沟通中原与东北地区起着重要的作用。
复杂的地理环境为不同民族形成自己特殊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提供了可能,而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要道又给各民族为生存和发展进行迁移和互动提供了条件。
二、雏形时期的北京城各民族从冲突走向融合
北京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区域。早在新石器时期,北京地区就存在着东胡林人遗址、上宅文化遗址、雪山文化一期和二期遗址等,这些遗址文化反映了在北京地区生活的人类文化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中原、内蒙古和东北地区的远古文化有着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的关系。
1.蓟城——边疆藩屏重镇中各民族从冲突走向融合
由历史文献记载得知,在夏、商王朝时期,北京地区同时有几个部族存在,比如,孤竹、燕亳、肃慎等。
西周初年,北京地区开始出现城市的雏形,蓟与燕。蓟的建城时间约为周武王十年(公元前1046年),其位置大致位于今宣武门一带。燕国在蓟城南面,其建城时间略晚于蓟,其范围主要是永定河以南的拒马河流域,其都城遗址在今北京房山的琉璃河。《史记·周本纪》记载:“帝尧之后于蓟,……封召公奭于燕。”(《史记》卷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