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田汉早期话剧诗化倾向.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田汉早期话剧诗化倾向

论田汉早期话剧诗化倾向   今年是田汉115周年诞辰。我们一直认为,对田汉的研究,尤其是对戏剧创作上的研究贡献不够。在我们看来,中国话剧对世界戏剧的贡献,就是以田汉、曹禺、夏衍、吴祖光、焦菊隐等为代表缔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诗化现实主义传统,而田汉就是这个传统的最早的开拓者。他的早期话剧就有着浓烈而深沉的诗化倾向。   南国时期,是田汉创作生涯中色彩最驳杂、内容最丰富、思想最活跃、手法最多样的时期。   我们将其剧本分五类:抒情话剧《湖上的悲剧》《古潭的声音》《苏州夜话》和《南归》;翻译改编剧《莎乐美》《卡门》;现实题材话剧《名优之死》《火之跳舞》《江村小景》《第五号病室》;观念戏剧《生之意志》《颤栗》《一致》和《垃圾桶》;历史剧《孙中山之死》《林冲》《雪和血》等。在这五类作品中,历史剧的创作较弱,其他四类颇为可观。但是,所有五???剧本,体现出一个共同的倾向——诗化倾向。   抒情剧《湖上的悲剧》《古潭的声音》《南归》和《苏州夜话》,是从《梵峨嶙与蔷薇》开始,到《灵光》《咖啡店之一夜》《获虎之夜》都一直贯穿着的“漂泊者”那诗意感伤与浪漫漂泊的延续。   仗剑去国是漂泊,戎马倥偬是漂泊,天涯乞食是漂泊,人在旅途是漂泊……漂泊感之于人生太普通了,所以历来对田汉剧作中的“漂泊感”共鸣多于不解;但“感伤”就不同了,总被冠以“小资产阶级”的定语,被目为“颓废消极”“绝望悲观”的同义语,这就大大地曲解了田汉。感伤在田汉的抒情剧里,有着独特的意蕴与价值。感伤是人的常态情感的率真流露,是敏感的心灵、细腻的情感与精致的精神世界的产物。   感伤因人而异,各不相同。田汉的感伤,作为反抗的少年诗心、作为理想与现实或者说灵肉失调矛盾中的苦与闷,作为一种诗意人生的情调,是田汉剧作浓郁的抒情氛围与独特的诗意境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中,理想与现实,主观与客观,理智与热情的结合,是那样地紧密;它的主观抒情性,是那样地具有客观现实意义。因此,田汉的抒情,渗透着强烈的现实评价;他以自己对人生、对现实的理想要求赋予人物以真、善、美的诗意。这就是他早期剧作中体现出来的诗化倾向。   《湖上的悲剧》是个独幕剧,写于1928年4月,首次发表于《南国半月刊》第5期,是中国古代包办婚姻、门阀观念下男女青年爱情悲剧的基本模式在20年代中国的复活,但田汉将常见的“大团圆”结局改成了“有情人成不了眷属”的悲剧结局。   白薇的两次自杀,一次比一次有力。第一次自杀是“抗婚”,愤怒的矛头指向封建家长的专制,但更多出于绝望;第二次自杀是要“提供不朽艺术的结尾”,不但有对黑暗现实的血泪控诉,更有“粉碎那使我们不能不生离甚至死别的原因”的自觉。这已经是一种理智的选择,从一己不幸的绝望扩大成了根除制造悲剧的社会原因的要求与忧愤。白薇的两次自杀所表现的积极反抗的意义是相当明显的。   某种程度上,爱情悲剧中的主人翁形象的塑造和故事结局,反映着田汉的思想变化。《梵峨嶙与蔷薇》中,爱情悲剧因为“保护神”李简斋的出现变为喜剧,横亘在秦信芳与柳翠的爱情中的现实难题,并非因男女主人翁自己的努力得到解决,剧情结局事实上也是“爱情悲剧”的局外人李简斋来促成的。男女主人翁是被动者。   这种被动局面,在《咖啡店之一夜》中还有一定程度的“复现”。白秋英与林泽奇都咀嚼着爱情悲剧的苦果,但他们都曾经是悲剧事实的被动接受者,一个与“负心郎”猝然相见而陷入幻灭的悲哀,一个在家庭包办婚姻的逼迫下耽于“借酒浇愁”的苦闷。他们的行动,多是对现实的被动回应,而少主动的选择。最后虽然表达了在悲哀中要振作起来,坚定地走完“沙漠独行”的人生之旅的决心与信念,但如何行,行向何方,还是一片迷惘。难得的是白秋英认识到:“人是一个人生来的,也当一个人生活下去!”无论从女子的独立人格看还是从爱情的不攀附讲,都较《梵峨嶙与蔷薇》跃进了一大步。   《获虎之夜》中,用“死”来解决现实难题的方式首次出现,说明田汉放弃了“保护神”的幻想。黄大傻在莲姑反抗的惨烈呼声中自杀,莲姑在濒死的黄大傻的悲哀里奋起反抗,这种爱情悲剧的结尾,惨然之中,更有一种壮烈的美感。《获虎之夜》用“热烈的躁动”替代了《咖啡店之一夜》的“幽咽的静哀”。而在《湖上的悲剧》中,田汉将这种“幽咽的静哀”与“热烈的躁动”结合在一起,组合在白薇身上。她有白秋英般的哀怨,也有魏莲姑的果敢,但她比她们都更积极主动,更富于理性色彩,反抗更带有自觉意识。   《古潭的声音》又名《古潭里的声音》,写于1928年夏天,首次发表于《南国周刊》(南国书店版)第1卷第1期。   他谈《古潭的声音》时说:“在我的想象中的这脚本,做那跃入古潭的蛙的是一诗人,而在将要跃入的那一刹那留住他的是他的老母,于是这里有生与死,迷与觉,人生与艺术的紧张极了的斗争,——这是我最初就想要捉牢的‘呼吸’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