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词源学与语言经济性和区别性原则
词源学与语言经济性和区别性原则
语言的使用受制于经济性原则和区别性原则这两大原则。人们一方面总是希望能用一个词形只表达一个意思(即区别性原则),从而使得表意清晰无歧义;另一方面又希望用尽可能少的结构形式表达尽可能丰富的意思(即经济型原则)。这两条原则在语言演化过程中不断地博弈着,此消彼长。同源派生构词模式是汉语在历史演化中采取的兼顾经济性和区别性的重要语言编码策略之一。同源派生词或同源词,即从同一语源孳生的词。同源词之间形成音近意通的关系,例如“稍”指禾麦的末端,“梢”指树木的末端,“艄”指船只的末端,这三个词发音相同,都表示物体末端之意,但适用的具体概念域不同,所以三者是同源词。采用同源派生的编码策略,既可以使得同一个语音形式表达多个意思(经济性原则),同时又可以通过“意通而义别”将这几个意思有机地系联起来,而不至于带来识记上的负担(区别性原则)。熟悉和掌握词源学理论和知识,不但有助于我们认知汉语词义衍生系统是如何采用这种音同意通的策略组织语义的,同时也有助于我们从纷繁多样的词义中理出衍生的纲目,起到以简驭繁的效果。下面以“巴”为例加以说明。
“巴”的构词能力较强,由它构成的词语为数不少,现代汉语常用的如“巴掌”“巴结”“锅巴”“尾巴”“下巴”“嘴巴”“巴不得”“干巴巴”“眼巴巴”等。“巴”在现代汉语中有好几个意思,下面是《新华词典(修订版)》(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给出的释义:
①盼望。[例]朝巴夜望。②紧贴着或挨着。[例]爬山虎巴在墙上|前不巴村,后不巴店。③粘住。[例]粥巴锅了。④粘在别的物体上的东西。[例]锅巴。
“巴”单用的例子
(1)凤姐才说道∶“刚才我到宝兄弟屋里,我听见好几个人笑。我只道是谁,巴着窗户眼儿一瞧,原来宝妹妹坐在炕沿上,宝兄弟站在地下。(红楼梦)
此外,去今未远的近代汉语里头还有不少用法,在上述义项中难以找到准确的解释。例如“巴巴结结”:
(2)光阴迅速,大娘子在家巴巴结结将近一年。(宋元《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
《汉语大词典》释义:勉强,凑合。
(3)任珪天明起来,辞了父亲入城去了。每日巴巴结结,早出晚回。(《古今小说·任孝子烈性为神》)
《汉语大词典》释义:勤恳;辛劳。
按照《汉语大词典》的解释,上举两例中“巴巴结结”在语义上似乎是没有紧密的关联。那么,上述“巴”的各种用法之间有无关系?如果有的话,有没有一个有效的方法使其词义系统条分缕析、纲目了然呢?答案是肯定的——从词源学来分析,我们就能找到“巴”诸多义项共通的核心义(即段玉裁《说文解字》中所说的词之“意”),由此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根据《说文解字》的解释,“巴,虫也。或曰食象蛇。象形。”但是上述意思都跟“蛇”这一意象没有直接关系,令人费解。看来,后代的“巴”类词另有来源。曾昭聪《明代歌曲释词三例》(《中国语文》2003年第6期)“巴心”条所说,从明代歌曲文献来看,“‘巴’尚有‘粘附’义(作名词则为干燥或粘结在一块的东西,明李实《蜀语》:‘干肉及饼曰巴,牛肉曰干巴;荞饼曰荞巴;盐块曰盐巴;土块曰土巴之类’)。用于人则为‘亲近’。”曾文结合方言材料立论,例证丰富详实,引人入胜;遗憾的是未能发明“巴”有“粘附”“干燥”义之理据,即词之“意”。
殷寄明《从语源学角度看“干巴巴”类派生词》(《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一文谈到了“巴”有“干枯、干燥”等义的理据。首先殷文指出,词缀所载之义可以分为两类:其一是见诸文字形体的显性语义,即语词的本义以及引申义;其二是寓于假借于文字声韵之中、来源于原始语言的隐性语义,即语源义(笔者按,即本文之前所说的诸多义项共通的核心义)。“干巴巴”中“巴巴”的干枯、干燥义即属于第二类。殷文搜集了大量的同类证据证明,“干巴巴”的“巴巴”并非像传统语言学认为的如同“儿子”中的“子”,“老虎”中的“老”那样,“子”和“老”都可以回溯至其源头词汇意义,然而“巴”后来的常用义却没有具体的词汇意义可以追溯,或者其原始词汇意义“巴蛇”与此没有直接关系;从语义上说,“巴巴”起源于原始汉语,承载着隐性语义。“巴”字为传说中的大蛇之象形,从语言文字系统看,巴声字所记之词多有圆而长义,爬行字“爬”亦从巴声,所反映的正是蛇形动物的特征。动物之尾圆而长,今语称“尾巴”,古代单称“巴”。“芭”“把”“”“鲃”等诸物皆有圆而长之特征。由其本义可知,“巴”字本无干义,“巴巴”的干枯、干燥义为“巴”字声韵所载之别义,当出自另一语源。“粑”“糍粑”“糖粑”“玉米粑粑”等均有干义,“羓”本指干羊肉,亦指干肉;“”指饼类干食。古时干肉也称为“脯”,《诗·大雅·凫鷖》“尔酒既湑,乐殽伊脯”。其字与“巴”同音,帮纽双声,鱼部叠韵。“干巴巴”的“巴”为不自由定位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pptx VIP
- 1200PLC+汇川PN伺服报文3使用方法详解.docx VIP
- 高标准农田项目施工部项目管理班子的人员岗位职责工.docx VIP
- 苏教版(2024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知识点清单.docx VIP
- 基于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量评估技术规范 太阳能热利用 编制说明.pdf VIP
- 2025年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商业化试点与运营模式优化报告.docx
- 石家庄铁道大学2022届毕业生质量报告.docx VIP
- 2024-2025学年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2024)桂美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Por Una Cabeza 一步之遥(总谱)Carlos Gardel曲曲谱.pdf VIP
- 量子信息与量子计算PPT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