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语文教师人格魅力
试论语文教师人格魅力
摘 要:教师人格具有示范作用,教育的力量也只有从人格源泉中产生出来,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教师的人格魅力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她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深远的,有时会影响学生的一生。语文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心灵的撞击、激励和影响更为明显和突出。
关键词:语文教师;价格魅力;知识;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7-0114-01
一、语文教师人格魅力来自崇高的师表风范
乌申斯基把教育者的人格视为“基础”,说它是“教育事业的一切”。蔡元培先生也曾说:“什么叫师范?范就是模范,可为人师的榜样。”那么,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思想,就是对“师表风范”的最佳诠释。
从理论上讲,语文教师要上承中华民族几千年之传统美德,下扬当今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必须具备心胸豁达、淡泊名利、荣辱不惊、鞠躬尽瘁的师表风范。而语文教师只有具备这样的人格魅力,才能用古往今来正直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高尚的信仰和追求,去熏陶学生,塑造他们美好的心灵;也才能让我们的学生都能理解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风骨,都能推崇陆放翁“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夙愿,都能颂扬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傲气,都能欣赏渣滓洞烈士们“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雄鬼死不还家”的铮铮誓言。
不可否认,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多姿多彩的、生动活泼、情趣盎然的。而如此的课堂氛围就是来自语文教师的身正典范、睿智机敏和博学慈爱的人格魅力。以道德教育著称于世的孔子早就提倡“以身作则”和“三省吾身”,强调教师人格力量的示范作用和熏染作用。正因为他有“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知行统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思结合”、“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学相长”、“后生可畏”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才使后人有“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的由衷感叹。
二、语文教师人格魅力来自渊博的学识
在中学各门学科中,语文是最具综合性的,它的知识内容涵盖极大。所谓“语言和文化”,有着广阔的天地,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以2002年10月经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通过的《语文》教材为例:从先秦的《诗经》、《离骚》、史传散文,到汉魏晋的诗歌、辞赋;从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到中外现当代诗歌、小说和戏剧,五彩斑斓,丰富多彩。如此宏大的教材,如语文教师读书不多、不“杂”,文化底蕴不厚,对有关知识没有独特的领悟,怎能在课堂上娓娓道来,让学生如坐春风?怎能慷慨陈词,让学生悄然动容?又怎能亦庄亦谐,使学生既得乐趣又得理趣呢?马卡连柯早就提醒过我们:“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的不学无术。”庄子所说的“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大概也是这个理吧。
“为了使学生获得一点知识的亮光”,语文教师确实“应吸进整个光的海洋”。我们能让学生恰到好处地领悟“语言和文化”所蕴含的审美情趣,不也是人生的一大乐事吗?我就主张语文教师应当努力使自己成为“杂家”,虽说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掌握所有的信息,但起码应该掌握“关于信息的信息”,听得懂学生在讲演中或在作文里提到的“欧佩克”、“WTO”、“基因破译”和“迪克牛仔”吧。因此,“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不究”,应是我们语文教师的指导思想,“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应是我们语文教师的精神写照。从这个角度讲,语文教师一生确实是在汲取知识上进取,在传授知识中度过啊!
三、语文教师人格魅力来自创新的精神
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传达了鲜明的教育理想和浓郁的时代创新气息:“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指出:教师的职责现在己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今日之语文教师就应该摒弃一些陈旧的教学观念,改革课堂教学方法,不拘泥于书本,不迷信权威,不因循常规,给学生一片自由的空间;鼓励学生质疑,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诱导学生思维求异。简言之,就是让他们去充分地读,大胆地想,好奇地问。因此,语文教师的人格魅力就体现在能不能适应时代要求,能不能更新教学观念。
新课程下的好课标准,是要看教师能否变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完成没完成教学活动中的角色转换;能否变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把学习的主动权是否还给了学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