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考研西综外科复习指导9
考研西综——外科复习指导9
8.阑尾疾病:不同类型阑尾炎的病因、病理分型、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和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①急性单纯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切口一期缝合;②急性化脓性或坏疸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一期缝合;③穿孔性阑尾炎:宜采用右下腹经腹直肌切口,利于术中探查和确诊,切除阑尾,清除腹腔或冲洗腹腔,根据情况放置引流,一期缝合;④阑尾周围脓肿:脓肿未破溃穿孔时按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处理,如阑尾穿孔已被包裹形成阑尾周围脓肿,病程稳定,宜应用抗生素或同时联合中药促进脓肿吸收消退。2.阑尾切除术的技术要点:①麻醉:一般用硬脊膜外麻醉,也可采用局部麻醉;②切口选择:一般情况下宜采用右下腹麦氏切口或横切口;③寻找阑尾;处理阑尾根部。3.特殊情况下阑尾切除术:①阑尾尖端粘连固定,不能按常规方法切除阑尾,可将阑尾于根部结扎切断,残端处理在分段切断阑尾系膜,最后切除阑尾,此法为阑尾逆行切除法;②盲肠后位阑尾,宜剪开侧腹膜,将盲肠向内翻,显露阑尾,直视下切除,再将侧腹膜缝合;③盲肠水肿不宜用荷包埋入缝合时,宜用8字或U字缝合,缝在结肠带上,将系膜一并结扎在缝线下;④局部渗出或脓液不多,用纱布多次醮净,不要用盐水冲洗,以防炎症扩散;⑤如合并移动盲肠,阑尾切除后,应同时将盲肠皱襞折叠紧缩缝合。
(2)非手术治疗:仅用于单纯阑尾炎及急性阑尾炎的早期阶段,病人不接受手术治疗或客观条件不允许,或伴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有手术禁忌症者。主要措施包括选择有效的抗生素和补液治疗,也可经肛门直肠内给予抗生素栓剂。
6)术后并发症的处理:(1)出血:应立即输液,紧急再次手术;(2)切口感染:可先行穿刺抽出脓液,或于波动处拆线,排出脓液,放置引流,定期换药;(3)粘连性肠梗阻:术后早期离床活动可适当预防;(4)阑尾残株炎:症状严重者再次手术;(5)粪瘘:很少见。
9.结、直肠与肛管疾病
(1)解剖生理概要及检查方法。
①齿状线以上是粘膜,受自主神经支配,无疼痛感,齿状线以下为皮肤,受阴部内神经支配,痛觉敏感;②齿状线以上由直肠上,下动脉供应,齿状线以下属肛管动脉供应;③齿状线以下的直肠上静脉从通过直肠上静脉回流至门静脉,齿状线以下的直肠下静脉从通过肛管静脉回流至腔静脉;④齿状线以上的淋巴引流主要入腹主动脉旁或髂内淋巴结,齿状线以下的淋巴引流主要入腹股沟淋巴结及髂外淋巴结。
2)检查方法:(1)常见的检查体位:左侧卧位;膝胸位;截石位;蹲位;弯腰前俯位。(2)肛门视诊:用双手拇指或示,中,环三指分开臀沟,观察肛门处有无红肿,血,脓,粪便,粘液,瘘口,外痔,疣状物,肿块及脱垂等。直肠指诊:食指全部插入;环形触诊2周。步骤:右手戴手套或指涂润滑油,首先进行肛门周围指诊,肛管有无肿块,压痛,皮下有无疣状物,有无外痔等;测试肛管括约肌的松紧度,正常时仅能伸入一指并感到肛门环缩;检查肛管直肠壁有无触痛,波动;直肠前壁距肛缘4——5cm,男性可扪及直肠外的前列腺,女性可扪及子宫颈,不要误诊为病理肿块;根据检查的具体要求,必要时作双合诊检查;抽出手指后,观察指套,有无血迹或粘液,若有血迹而未触及病变,应行乙状结肠镜检查。(3)内镜检查:1.肛门镜检查:肛门周围病变的记录方法:视诊,直肠指诊和肛门镜检查发现的病变部位,一般用时钟定位记录,并表明体位。2.乙状结肠镜检查;3.纤维结肠镜检查。(4)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2.MRI; 3.CT; 4.直肠腔内超声检查;(5)结直肠肛管功能检查:直肠,肛管功能在排便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功能检查主要有直肠肛管压力测定,直肠感觉试验,模拟排便试验,盆底肌电图检查,排粪造影和结肠运输试验。
(2)肛裂、直肠肛管周围脓肿、肛瘘、痔、肠息肉、直肠脱垂、溃疡性结肠炎和慢性便秘的临床特点和诊治原则。
II度:常有便血,排便时有痔脱出,便后自行回纳;III度:偶有便血,排便或久站,咳嗽,劳累,负重时痔脱出,需用手还纳;IV:度:偶有便血,痔脱不能还纳或还纳 后又脱出。2.外痔:主要临床表现是肛门不适,潮湿不洁,有时有瘙痒。血栓是外痔最常见,结缔组织外痔及炎性外痔也较常见。3.混合痔:表现为内痔和外痔的症状可同时存在,混合痔逐渐加重,呈环状脱出肛门外,脱出的痔块在肛周呈梅花状,称为环状痔。治疗:应遵循三个原则:无症状的痔无需治疗;有症状的痔重在减轻或消除症状,而非根治;以保守治疗为主。(1)一般治疗:在痔的初期和无症状静止的痔,只需增加纤维性食物,改变不良大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防治便秘和腹泻。热水坐浴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肛管内注入油剂或栓剂,有润滑和收敛作用,可缓解而不需手术。(2)注射疗法:治疗I,II 度出血性内痔的效果较好。(3)红外线凝固疗法:适用于I,II度内痔,通过红外线,使痔块发生纤维增生,硬化萎缩。(4)胶圈套扎疗法:可适用于I,II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