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慈善企业家们进与退
中国慈善企业家们进与退
别人一捐款就要问动机、辨真伪,我们为什么不对慈善行为去看结果?毫无疑问,动不动对慈善进行辨伪是对慈善之心的伤害,也是中国富豪普遍对慈善不热心的原因
中国最富有的人群已经逐渐成为最慷慨的慈善家。
有人说,中国企业家阶层用了20年时间从社会的底层迅速崛起成为了社会的中坚力量。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粗糙到精细,由“农民企业家”蜕变成活跃于国际商场的一代商贾。作为第一代企业家,他们似乎已经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展现了曾经只出现在国外企业家身上的从“财富自由”到追求“心灵自由”的超越。
如今,放眼望去,中国的慈善组织多是“野草”,晴川历历不见树,芳草萋萋满神州,这些“野草”大多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另一个问题是:当下国内慈善领域做的人多,研究的人少,研究成果转化为行动指南的更少。而中国普通民众对慈善还是“雾里看花”,冷眼旁观。
中国正处于现代慈善事业的初级阶段,“乱”正是慈善初级阶段的特征。
邵逸夫说,“一个企业家的最高境界是慈善家”;比尔盖茨说,“慈善让我富有成就感”。中国很多已经富起来的富豪们,也开始不断尝试做慈善事业,但他们很多时候却没有赢来想要的掌声,尤其对于中国民营企业家做慈善可能更难。
面对各种质疑,一位企业家曾抱怨“我真金白银地捐了钱,还受这种鸟气,以后干脆不捐”。
中国企业家的慈善“困”局
陈光标,1968年生,现任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多年来他积极投身社会慈善事业,从事大量社会公益活动,2007年获“中国首善”称号。网上搜索陈光标的新闻,几乎是一边倒的正面形象,但你再与一个知道陈光标的人谈谈,又几乎是一边倒的质疑,这种落差让人们怀疑那些报道他的记者是否足够客观。
陈光标的高调慈善,让许多跟他同类的富豪感到头疼,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越是拿财产不当财产地大肆散钱,越反衬出其他富豪像葛朗台。让人难以理解的是,很多平头百姓也对陈光标的慈善指指点点,预言他迟早出问题的人大有人在,不少人“坐等”看陈光标的笑话。在今天这个社会,贫富差距空前悬殊,贪官污吏层出不穷,各种歪风邪气奇怪异事此消彼长不断滋生。我们对这些都能采取见怪不怪的自动默认型包容,却不能包容一个正在拿着自己辛苦赚来的真金白银做慈善的人?
如果陈光标的意图在于最大限度地吸引公众眼球,他做到了。他不仅以高调的行为让公众关注自己,也让大家关注到中国慈善制度的缺陷,感受到完善国内慈善环境的迫切性。
NPO信息咨询中心董事长商玉生说:“中国的慈善组织如何使用善款,有个学习过程,但攻击、贬低别人,本身就有个法律问题。我主张,行业对此应该有声音,无声不对,吵架更不是本意,要有智慧的声音。”
其实,中国大陆的慈善事业有着悠久的传统。汉唐寺院济贫、赈灾、医疗、戒残杀的长盛不衰;宋代养老扶幼事业的勃兴;元代医疗救助的昌荣;明清民间慈善群体在中国慈善史上也首屈一指。
1949年之后,原来的救灾、扶贫等一些社会福利性工作,基本上是由民政系统的各部门负责,社会慈善事业在一段时间内基本上属于空白。到了19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为了和国际接轨,国内相继成立了一些非营利性慈善机构。这些机构的成立,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国内空缺,但正如中华慈善总会会长范宝俊所言,目前中国的慈善公益事业仍然“十分落后而不是一般的落后”。
在清华大学教授宁向东看来,制约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就是目前国家慈善事业的垄断机制。慈善机构门槛太高,审批手续(政府部门主管)和注册原始基金(公募与私募基金会分别为800万与200万)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目前,中国内地正式注册的慈善基金会只有几百家,而只有中华慈善总会与中国红十字会等七家慈善机构是捐赠全额免税的慈善组织。也就是说,只有极少数慈善机构获得了政府的特别许可,有权开出能得到政府财政部门认可的捐赠证明,因此捐赠者的选择范围非常狭小。这显然很难适应活跃的公民社会。
中国目前的慈善运作很不规范,对慈善没有完善的政策支持,国家的相关免税政策只针对中华慈善总会、宋庆龄基金等几家。企业家们做慈善,有的直接捐给当地政府或个人,有的通过慈善机构。国家对于直接捐赠没有免税政策。为什么企业家对慈善不积极,这是一个原因。
慈善企业家的中西差异
“西方的慈善有一定的宗教和道德激励。他们认为自己的财富其实本来就是上帝给的,中国的捐款是有很多实用主义的考虑。”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系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教授赵可金表示,中美两国富豪对待财富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差异:中国富豪会赚钱,但不会花钱。因此即便是在复杂的情况下,慈善也早晚要来。
赵可金称,从西方来说,其慈善事业的繁荣和发达,离不开以下一些因素:比如在文化传统和理念上,既重视市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