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再认识
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再认识
摘要: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虽然整个农村的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地解放和发展,农村的经济社会实现了历史性的巨变,但农村地区金融供需矛盾仍然突出,金融资源配置的不平衡。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农村资金短缺的问题。建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是解决我国目前农村地区整个银行业金融机构普遍覆盖率低、金融大部分供给不足、行业之间竞争不充分、金融服务不到位等所谓“金融抑制”问题的创新举措。另外,要形成新型农村金融体系,农村金融服务得到更好地改进和加强,支持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进步及社会和谐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问题;再认识
一、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出台的背景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指出: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农村金融体制的创新,农村金融准入政策的放宽,要把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及商业性金融结合起来,一个资本充足、服务完善、功能健全、运行安全的农村金融体系应加快建立。2006年12月20日,中国银监会下发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人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按照“低门槛、严监管”的原则,积极引导各类资本到农村地区投资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并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到农村地区设立分支机构。较之于此前的扶贫输血和财政支农无疑更适合新农村建设的金融需求。
二、建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必要性分析
1.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出现缓解了农村金融供需矛盾。在农村金融不能满足“三农”对资金的需求情况下,我国农村金融经历了多次改革,但每次改革都是抱着“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态度,结果无功而返。原本构成农村金融体系几部分: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及合作性金融等都各自背离了自已的初衷,陆陆续续撤离利润低、风险高的农村市场,使得本来资金就不充分的广大农村地区更是捉襟见肘,金融服务不足的矛盾极为突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出现有效地增加了农村地区的金融供给。
2.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创新服务方式。和传统的农村其它金融机构相比,它管理层级少,决策链短,决策迅速,相应管理成本较低,发挥了法人机构的体制优势,办理业务流程缩短,审批环节大为简化,贷款发放速度出奇地快,及时地适应了广大农户及农村地区小企业资金需求“短、频、快”的特点,满足客户的需求。
3.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创新担保抵押手段。农村、农民、农业经济的发展,对金融服务的需求缺乏就是担保品。但它们积极探索农村集体土地、宅基地及农民自有住房的抵押贷款,推行对农业经济组织与农户的联保贷款,增加信用贷款投放。
4.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监管成本低。因为道德和舆论的约束,我国农村居民一般都讲信用。加上中国农村地区广泛的熟人社会,以及又有以关心家事的传统社会习俗方式互相沟通的习惯,所以人们彼此之间知根知底非常熟悉,信息几乎是透明的。要是哪家农户借了钱不还,周边的人就会认为他不讲信用,以后和其他村民打交道直接会受到诚信降低的影响。农村中这种天然自发的、无形的舆论监督及道德约束是相当有力的,这也正是孟加拉国尤诺斯教授创办的乡村银行小额信贷(GB)模式成功的依据之一。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很低的原因,大多在于有效利用了农村相互制衡的社会环境设计的信贷模式植根于农村,有效缩短了服务半径,使之成为为农村服务的并具有商业价值的“草根金融”新模式。
三、当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运行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虽然缓解了农村金融需求的紧张局面,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
1.缺乏盈利机制,可持续性发展可能会难以为继。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作为农村多层次金融需求的补充,本着为农村地区提供必要的金融服务,保本微利的原则运行。但实际上,这种初衷随着时间的流逝渐行渐远。如果没有适当的利润,它很难生存,遑论发展,利润是其进一步发展和提高服务能力的基石。但为此没有政府的政策机制支持,是难以想象的。
2.存、贷款业务进一步拓展面临困难。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因为规模小、网点单一、业务种类有限,社会认同度较低,有的甚至将其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农村合作基金会相联系,持怀疑和观望态度,存款增长较为困难。小贷公司目前主要通过股东借款和银行贷款来筹集资金,资金来源渠道有限,且只能以一般企业的利率水平向银行融入不超过资本净额50%的资金,融资规模有限、成本较高。
3.支持农村经济效率偏弱,“厌农”、“弃农”现象让人堪忧。从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运行看,单笔贷款的金额较大,而“小额、分散”的经营意识不强,和其政策初衷还存在一定偏差,出现“厌农”、“弃农”现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2021年高考数学全国卷备考策略讲座.pptx VIP
- TB_10414-2018_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docx
- 草堂居士:《赌经》.docx VIP
- (高清版)DB34∕T 4910-2024 康养旅游气象指数等级划分.pdf VIP
- 膀胱炎病历模板(2020年-2021年).pdf VIP
- 命运交响曲钢琴谱.doc VIP
-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期末复习文言文练习题汇编(含答案).docx VIP
- 对甲基苯磺酸镉的结构及催化性能研究.docx
- 2025届江苏省高三下学期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试卷英语最后一卷(二)(含答案).pdf VIP
- 殡仪馆员工服务规范及奖惩制度.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