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厥证十六MicrosoftPowerPoint演示文稿
厥 证 【概述】 一、概念 厥证是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或伴有四肢逆冷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急性病证。病情轻者,昏厥实践较短,清醒后无偏瘫、失语及口眼喎斜等后遗症。但病情重者,则昏厥时间较长,甚至一厥不醒而导致死亡。 二、历代医家的认识 (一)、厥证的记载最早见于《内经》。 意思分两种:一种是指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另一种是指肢体和手足逆冷。也就是所谓的暴厥和寒厥。其病机归为气血逆乱。 (二)、《伤寒论》、《金匮要略》论厥,主要以手足逆冷为主。 (三)、《儒门事亲》宗《内经》意,论述了手足逆冷之厥和昏不知人之厥。并将昏厥分为尸厥、痰厥、酒厥、气厥、风厥等证。 (四)、《诸病源候论》对尸厥的表现进行描述:“其状如死,犹微有息而不恒,脉尚动而形无知也”。并探讨其病机是“阴阳离居,营卫不通,真气厥乱,客邪乘之”。 (五)、宋代《卫生宝鉴.厥逆》初步提出内伤杂病与外感病的厥之不同点。 (六)、明代《医学入门.外感寒暑》首先明确区分外感发厥与内伤杂病厥证。 (七)、《景岳全书.厥逆》提出以虚实论治厥证,切中临床。 此后医家对厥证的理论不断充实、完善和系统化,提出了气、血、痰、食、暑、尸、酒、蛔等厥,并以此作为辨证的重要依据,指导临床治疗。 三、历史上有名的厥证病案 《史记.扁(pian)鹊仓公列传》记载:扁鹊行医路过虢国,恰逢虢太子死了,举国皆悲。扁鹊问爱好医学的中庶子,太子得的什么病,为什么国中祭祀活动如此之盛,盖过了一切事情?中庶子说:“太子病于血气不按时运行,交错而不得宣泄,内脏受害。阳缓而阴急,突发暴厥而死。” 扁鹊问:“死了多久了?”中庶子说:“鸡叫的时候死的。”问:“装进棺材了吗?”答:“因为还没超过半天,所以还没收殓。”扁鹊说:“赶快去通报国王,说我能够让太子活过来!”中庶子眼睛瞪得铜铃大,舌头翘起忘了放下,很不相信地说:你不是吹牛皮吧?人死怎么能复生呢?!扁鹊说:你只管通报就是。 虢国国王听说扁鹊自称能救活太子,立即请入宫中。扁鹊说:太子这病是尸厥,还没有死。于是让徒弟子阳研磨好针石,然后针刺百会穴。一会儿太子苏醒了。再令徒弟子豹行艾灸疗法,并用药物交替温敷两胁下。太子坐了起来。再服汤药以调理阴阳,20天后太子康复如初。 通过这件事,天下人都认为扁鹊能起死回生。扁鹊却如实说:不是我能让死人复活,而是太子并没有死,我只不过让他恢复了而已。可见扁鹊没有居功自傲,没有故作神秘。 司马迁记史是相当严谨的,捕风捉影的事他是不会写下来的。所以大家不要把这个故事仅仅当传说来看待。 自此,留下了一个习俗:人死后下葬,坟头要插一排竹竿。 四、讨论范围 本节厥证所讨论的范围是以内伤杂病中具有突然发生的一时性昏倒不知人事为主症,或伴有四肢逆冷表现的病证。 以下情况本节不作讨论: 1、仅见手足逆冷,不伴有神志改变的发厥; 2、后世列为中风范畴之“大厥”; 3、暑厥。 西医学中多种原因所致之晕厥,如体位性低血压、一过性脑缺血、排尿性晕厥、阿斯综合症、咳嗽性晕厥、各种休克等可参考本节进行辨证论治。 跑步过于剧烈,运动员晕厥倒地 运动员训练时突然晕倒 众人将晕厥者抬上救护车 医务人员抢救转运晕厥者 生活中还有一种接吻性晕厥和房事性晕厥。男女均可发生。轻者休息后可恢复,重者可以导致死亡。 原理多半是颈部的颈动脉窦被压迫引起的一种神经反射性晕厥。 (提示:接吻亲热或者与人吵架、开玩笑,均不能抱紧或勒住对方脖子,否则有可能发生意外!) 接吻后晕厥 【病因病机】 一、病因 (一)、情志内伤 1、欲望未遂,肝气郁结 2、体弱胆怯,突受惊恐 3、恼怒 4、个别人有晕血现象 (二)、劳倦体虚 1、元气素虚 2、过度饥饿 3、过度疲劳 4、睡眠不足 5、失液过多 6、创伤出血 (三)、饮食不节 1、饮酒过度,酒蒙神窍 2、嗜食肥甘,痰浊阻滞 3、暴饮暴食,食积碍气 二、病机 (一)、基本病机: 气机逆乱,升降乖戾,气血运行失常。 骤遇恼怒惊骇——气机逆乱,清窍壅塞——气厥实证; 素来元气虚弱——清阳不升,神明失养——气厥虚证; 肝阳素亢,又遇暴怒伤肝——阳亢气逆,血随气升——血厥实证; 大量失血,气血不能上达清窍——神明失养,昏不知人——血厥虚证。 情志过极、饮食不节——气机升降失调;或痰随气升,阻滞神明——发为痰厥。 (二)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分。 气盛有余,情志突变 清窍闭塞,不知人事 实厥 气逆上冲,挟痰上壅 气虚不足 气陷于下 气血一时不相顺接,神明失养,不知人事 素体血虚 大量出血 (三)病位主要在心肝,与脾肾有关。 心者君主之官,心病则神明失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