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一九四二》历史叙事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影《一九四二》历史叙事分析

电影《一九四二》历史叙事分析   [摘要]由小说《温故一九四二》改编而成的电影《一九四二》,继承了原著的新历史主义叙事向度,以独特的讲述方式和镜头语言,试图还原历史的真实,并适度杂糅进虚构进行创作。通过真实与虚构的相互交织,展现创作者高超的叙事艺术,为我们提供了关于历史真实的另一种想象。这部电影的冲击力显示了对历史真相的还原和人性道德的探究所给人的触动绝非偶然,对历史的反思一向与人文关怀相生相济,是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的必然,其意义和价值值得我们深思。   [关键词]历史观;叙事;真实;虚构   《一九四二》是由冯小刚执导,根据刘震云小说改编的电影,于2012年11月29贺岁档上映。该片从1993年冯小刚看中剧本,到如今付诸拍摄,历时18年,也是冯小刚使用胶片拍摄的最后一部电影。从《集结号》到《唐山大地震》,再到《一九四二》以及冯小刚近乎全部的电影作品,都有一个一以贯之的叙事向度,即从普通人物民间视角出发,展现其对历史的主体、载体和承受者——民众本身的关注和关怀。《一九四二》正是在这种新历史主义历史观和人文主义的关照下从容展开的,它试图在“超越”20世纪的中国历史之后,对于这一段历史进行再度回溯,这既是对于中国人灾难深重的20世纪的凭吊,也是通过电影获得对于20世纪中国新的表述方式的可能性的又一次尝试。   《一九四二》所展现的“新历史主义”历史观   导演冯小刚在接受采访时曾说:“还有我觉得这个电影非常独特,中国电影序列里头没有这类型的电影,也没有这么一部。”那么,《一九四二》是一部什么样类型的电影?笔者认为《一九四二》可称为新时期以来我国第一部获得成功的“新历史电影”,它通过新历史主义叙事向度来竭力还原历史真实,表现天灾国难面前人的存在状态,通过展现处于不同历史角色的人物行为进而深入到民族性探讨的主题之中。   新历史主义是一种不同于旧历史主义和“新”的文学批评方法,是对形式主义、结构主义等强调文学本体论的批评思潮的一种反拨,一种对历史文本加以释义的、政治解读的“文化诗学”。在这种历史观关照下创作出来的小说作品,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一般被称为新历史小说。新历史主义小说及其他文学作品,在思想主题上基本都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重视通过历史反思,关注已被遗弃的人性;凸显个体存在;打破传统二元对立模式;民族精神和民族性的自觉揭示;注重被忽略的女性内心的探索;一种复杂社会状况中文化产品的社会品质和政治意向的曲折表达方式。   小说《温故一九四二》是一部新历史小说。符合新历史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念,所有的历史书写都不可能真正地达到还原历史真相的目的。主观再现历史真实,这种艺术再现的方式无疑包含虚构成分。小说的人物并非是一个特指的主人公,但将小说所有线索整合起来,通过各条线的调查取证和表述,在某种意义上讲,它超越了人物、情节与故事,把整个民族本身当作主角来描述。刘震云小说中的主人公正是1942年饥荒中丧生的300万灾民,乃至于1942年以及无数个1942年的吾国吾民,凸显个体存在价值。所以,我们可以说以《温故一九四二》为基础的电影《一九四二》是在“新历史主义”历史观关照下的“新历史电影”。   小说叙事的手段和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是电影叙事则相对固定,其文本叙事层面必然要有人物、故事、情节等基本要素。如何将以300万人为叙事主体的小说改编成以个体为主人公的电影,又要尽量保持原著的新历史纪实风貌,这正是电影《一九四二》历史叙事艺术的旨归。   《一九四二》的历史叙事向度   电影将原著中的诸多线索、诸多事件加以整理,巧妙地将真实与虚构融为一体,细节和事件水乳交融。具体到叙述层面上,则涉及叙事视角、叙事内容、叙事形象以及叙事技巧的运用。   叙事视角   原著小说存在着两种叙事视角,一是作为1942年灾荒调查者的“我”,二是作为历史忠实记录的大量报刊、杂志、新闻报道。电影在叙事视角这一问题上进行了较为巧妙地处理。首先,在保留“我”这一叙事视角的同时,将小说中这一叙事主视角进行了虚化处理,即只在影片开始和结尾处,通过旁白加以交代和呼应,说明整个故事主线的情节和叙事内容的展开、叙事形象的刻画都在我的采访和被访者“我娘”等人的讲述和回忆之中。其次,大量客观的新闻外部报道叙事被分化为两部分。新闻报道不可能直接搬上银幕,它必须还原为原始的新闻撰写者,在影片中被集中体现在美国《时代》杂志记者白修德的形象上,另一部分作为字幕配合被有意虚化的叙事主体“我”的叙述,结合文字与声音进行二维叙事,增加影片的表现力和说服力,增强可信性和真实性。   叙事内容   电影没有使用小说《温故一九四二》的名字,而是改为《一九四二》,这从某种意义上可以看出导演和编剧想通过电影表达的内容,即1942年的吾国吾民。1942年的中国千疮百孔,影片将其分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