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红山大峡谷绚丽美和会走路山
红山大峡谷绚丽美和会走路山
这一带是玉石的产地,曾经发现过珍贵的玛河碧玉。如果有缘,你真的能在那些美丽的石头中发现价值连城的宝物。
如果是冬季的雪后抵达这里,人们甚至会产生一种异样的感觉:天空是灰白色的,土地是灰白色的,树木和草也是灰蒙蒙的,到处一片死气沉沉的寂静。
如今,来到这里的人们的确很难想象,到底是怎样一股强大的力量将一座山分成了两半,并推动它移动了近300米的距离?
迷人的天山北麓,有一条鲜为人知的峡谷:红山大峡谷。在摄影师和画家眼里,这条峡谷是充满视觉冲击力和创作灵感的集中营;而在驴友们心中,这条峡谷却是徒步探险的超级天堂。
峡谷呈南北走向,约有300米宽,30多公里长,位于新疆伊犁州塔城地区沙湾县安集海河的南段。因为两侧的山体大多数都是鲜红色,所以得名“红山大峡谷”。
只要是到过这里的人,都会深刻体验到奇、险、美的剧烈震撼。奇,是指峡谷的谷底遍布美丽的奇石,甚至暗藏着价值连城的美玉;险,是指从峡谷顶部到谷底,最深处近400米,地势险要,谷壁陡峭,时常还会出现大大小小的塌方,危险至极;美,是指峡谷的谷壁有着浓烈瑰丽的色彩,尤其冬季,在白雪的映衬下,那些显露在外的红色崖壁绚丽得惊心动魄。
奇异地貌彩石滩与一线天
历史上,红山大峡谷沿线地壳运动十分频繁,因此,地貌就变化万千,峡谷两岸也就有着不同的景致。西岸是平坦的戈壁,东岸却是绵延起伏的山峦。一条条纵横交错的沟壑,从峡谷边缘向下一直延伸到谷底。
站在峡谷边,可以听到谷底水流的声音,闪闪发亮的河水缓缓流淌着,远远望去,宛如丝带缠绕,蜿蜒消失在曲折的山脉之间。冬天的清晨,峡谷里经常弥漫着白色的雾气,雾气平缓上升,漫过了这个山峦,又吞没了那个山坳……转眼间,整个峡谷就变成了一片白茫茫的世界,如同人间仙境。
如果深入到谷底,却又是另外一番美丽的景象。谷底遍布着大大小小色彩斑斓的美石,红色、黄色、白色、绿色、粉色,所有的石头都光彩夺目。最奇特的是,有一些石头拥有多种色彩,那一层层均匀的颜色,就像是画家挥笔舞出来的彩虹,非常漂亮。还有一些石头受到波浪和阳光的映射,像一面镜子在水中忽明忽暗地闪着光亮。
其实,这一带是玉石的产地,曾经发现过珍贵的玛河碧玉。如果有缘,你真的能在那些美丽的石头中发现价值连城的宝物。早些年,附近有很多村民都是依靠在峡谷里捡玉来发家致富,不过,到了现在,峡谷里的玉石已经明显减少,但谷底偶尔仍可以看到三三两两的捡玉人。
顺着谷底向北走,地貌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这里的断崖都是沉积岩,崖壁由红色、绿色、灰色等不同颜色的岩层组成,从远处看去,那些岩层就像是五颜六色的线条均匀地镶嵌在崖壁上。而有的断崖是由一层软、一层硬的岩层组成,被多年的风吹雨蚀镂空之后,开始大角度地倾斜凸起,直指苍穹——如果把断崖比作一本厚厚的历史书,那层层色彩就是一页页纸张,代表着不同时代的地理环境,记录着大地的沧桑。
从谷底返回岸边,需要连续攀爬4个多小时。这个过程对人的身体和意志是一种磨练与挑战,不过正因为如此,人们才能深切感受到峡谷的魅力。最令人惊奇的是,尽管峡谷表面宽广,但也会有一线天景观——峡谷中散布着许多小沟,顺着小沟前行,沟最后会变成洞穴,最窄处不到半米,很多地方需要弯腰才能勉强通过——这时候,当你从狭缝中抬头望去,时常还会看见苍鹰在高空盘旋。
荒废矿城被大自然拆除的城市
顺着峡谷岸边向南走,一大片废墟出现在眼前。那是一些由泥土堆积而成的废弃的房屋。一座座房屋规整地排列着,虽然只剩下残墙断壁,但从面积和规模上,仍然可以看出昔日的繁华。
这里就是著名的峡谷之城,有一个属于特定时代的名字——红山煤矿老矿城。据红山煤矿矿志记载:1958年大炼钢铁时,这里是红山人挖煤炼钢铁的主要基地,1963年4月,兵团工二师调集70多人在这里建矿开采,到1967年7月,兵团工二师红山农场、水利二团和农七师一二二团又调遣了大量人力,在这里陆续建房、建矿。随后,这里相继修建了旅社、餐馆、商店、食堂和学校,房屋建筑面积达到7.14万平方米,约有800户居民,近2000人在这里工作生活……一座繁华的小市镇就这样在峡谷中拔地而起。
由于挖煤的地方在谷底,所以人们就在陡崖上开路。道路呈S形,从谷底蜿蜒盘旋到峡谷顶部。那时候,矿工需要下到谷底,将谷底岩壁上露出来的明煤挖下,然后装车,运送出去。除了工作,人们的生活用水也是从谷底一担担地往上挑,所以吃水都要定量,一盆水先饮用,喝不完就用来蒸馒头,水蒸汽不能浪费,搜集起来就成了洗脸水……
1968年,这里的明煤几乎被开采完,之后,人们开始到峡谷的对岸继续开采新煤矿。到1987年,生活在老矿部的居民陆续搬迁到对岸的新矿区居住,老矿部也就成了一片废墟。
许多年后的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