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望体表 临床表现 临床意义 斑 点大成片,平铺于皮下,摸之不碍手 外感热病,邪热郁于肺胃,内迫营血 疹 点小如粟,高出于皮肤,摸之碍手 白? 皮肤上出现的晶莹如粟的透明小疱疹,高出皮肤,擦破流水 湿郁肌表,汗出不彻 痈 范围较大,红肿热痛,根盘紧束 阳证 火毒湿热蕴结 疔 范围较小如粟,根脚坚硬,顶白而痛 疖 形小而圆,红肿热痛不甚,化脓即软 疽 漫肿无头,部位较深,皮色不变 阴证 寒痰凝聚 (四)望舌 舌划分为舌尖、舌中、舌根、舌边四个部分,分属于心肺、脾胃、肾、肝胆等有关脏腑。 1.望舌质 包括望舌色、舌形、舌态。 ①望舌色 淡白舌:主虚寒证,为阳气虚弱。 红舌:主热证。可见于里实热证,也可见于阴虚内热。 绛舌:主内热深重。外感热病,表示邪热深入营血,多见于热性病极期。内伤杂病,常见于久病、重病之人,多属阴虚火旺。 紫舌:绛紫色深,干枯少津,多系邪热炽盛,阴液两伤,血气壅滞不畅之征;淡紫或青紫湿润,多因阴寒内盛,血脉瘀滞所致。 舌上有紫色斑点,称为瘀斑或瘀点,为血瘀之征。 望龈, 龈色淡白者,多是血虚不荣; 红肿者,多属胃火上炎; 牙龈出血,而红肿者为胃火伤络; 不红而微肿者,或为气虚,成为虚火伤络。 望咽喉,咽喉红肿而痛,多属肺胃积热; 红肿溃烂,有黄白腐点,为肺胃热毒壅盛; 若色鲜红娇嫩,疼痛不甚,多为阴虚火旺; 色淡红不肿,久久不愈,是为虚火上浮。 裂纹舌:多由阴液亏损不能荣润舌面所致。 若舌质红绛而有裂纹,多属热盛津伤,阴精亏损; 舌色淡白而有裂纹,常是血虚不润的反映。 齿痕舌:多因舌体胖大而受齿缘压迫所致,故齿痕舌常与胖大舌同见,多属脾虚。 若舌质淡白而湿润,多为脾虚而寒湿壅盛。 芒刺:若芒刺干燥,多属热邪亢盛,舌尖有芒刺,多属心火亢盛; 舌边有芒刺,多属肝胆火盛;舌中有芒刺,多属胃肠热盛。 望舌态 强硬:“舌强”。 若见于外感热病,多属热入心包,痰浊内阻,或高热伤津、邪热炽盛。见于杂病中者,多为中风征兆。 萎软:舌萎。多属气血虚极,阴液亏损,筋脉失养所致。 若久病舌淡而萎,是气血俱虚; 舌绛而萎,是阴亏已极; 新病舌干红而萎者,则为热灼阴伤。 颤动:久病中见舌颤,属气血两虚或阳气虚弱;外感热病中见之,多属热极生风或虚风内动之象。 吐弄:吐舌和弄舌,两者都属心脾有热。吐舌可见于疫毒攻心,或正气已绝,弄舌多为动风先兆,或小儿智能发育不良。 歪斜:多是中风或中风之先兆。 短缩:多是危重证候的反映。舌淡或青而湿润短缩,多属寒凝筋脉;舌胖而短缩,属痰湿内阻;舌红绛干而短缩,多属热病津伤。 望舌苔 包括望苔色及苔质两个内容 ①望苔色 白苔:一般常见于表证、寒证。若舌上满布白苔,有如白粉堆积在舌上,扪之不燥,为积粉苔,由于外感秽浊不正之气,毒热内盛所致,常见于瘟疫,亦见于内痈。 黄苔:主热证、里证。淡黄为热轻,深黄为热重,焦黄为热结。苔由白转黄者,为表邪入里化热的征象 灰苔:主里证,可见于里热证,亦可见于寒湿证。苔灰而润,则多为寒湿内阻,或痰饮内停,而苔灰干燥,则多属热炽津伤,或阴虚火旺。 黑苔:主里证,主热极又主寒盛。苔黑而燥裂,甚则生芒刺,多为热极津枯;苔黑而润滑,则多属阳虚寒盛。 ②望苔质 厚薄: 润燥:苔面干燥,望之枯涸,扪之无津,称为燥苔,更甚者有粗糙刺手感觉的又称糙苔,是津液不能上承所致,多见于热盛津伤或阴液亏耗的病证。 腻腐: 腻苔,是舌面上覆盖着一层浊而滑腻的苔垢,颗粒细腻而致密,刮之难去;多见于湿浊、痰饮、食积等。 腐苔,苔质颗粒较大,松软而厚,形如豆腐渣堆积舌面,刮之易脱,多由阳热有余,蒸腾胃中腐浊邪气上升而成,常见于食积、痰浊等病。 剥落:舌苔骤然退去,不再复生,以致舌面光洁如镜,即为光剥舌,又叫“镜面舌”,是胃阴枯竭、胃气大伤的表现。 若舌苔剥落不全,剥脱处光滑无苔,称为,“花剥苔”,也属胃的气阴两伤之候。 4.舌诊的临床意义 判断正气的盛衰 舌质红润,为气血旺盛; 舌质淡白,为气血虚衰; 苔薄白而润,是胃气旺盛; 舌光无苔,为胃气衰败,或胃阴大伤。 分辨病位的深浅 苔薄,多为疾病的初期,病位尚浅; 苔厚,则为病邪渐入于里,表示病位较深,如舌质绛,则为热入营血,病位更深,病情亦较严重了。 区别病邪的性质 黄苔多是热,白苔多是寒,腐腻苔多属食积痰浊为病。 舌质有瘀点或瘀斑者,则是瘀血的表现。 推断病势的进退 舌苔由白转黄、变黑,多是病邪由表入里,由轻变重,由寒化热,舌苔由润转燥,多是热盛而津液渐伤; 若舌苔由燥转润,由厚变薄,往往为津液复生,病邪渐退的表现。 (五)望排出物 (1)痰涎 痰色白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