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雅韵三湘”谈戏曲市场培育
从“雅韵三湘”谈戏曲市场培育
戏曲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艺术,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审美价值。为振兴戏曲文化,我国政府和文化工作者做出了不少有益的探索。就湖南而言,文化赛事有湖南省艺术节、长沙市“杜鹃花”专业文艺汇演等;戏曲城市演出基地有“省会周末剧场”、“好戏天天演 欢乐满星城”湘江剧场;2009年开始,各大专业剧团在高校大力推行“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2013年,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等部门又重磅推出“雅韵三湘”高雅艺术普及计划,历时7个月,演出 80场,成为我省时间跨度最长的一次高雅艺术普及活动。
这些活动的开展,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打开了一扇欣赏优秀艺术的大门,在充分展现湖湘戏曲文化魅力的同时,旨在唤起广大民众对传统文化、民族艺术的热爱,对培养戏曲观众,形成“欣赏高雅艺术,享受品位生活”的文化新时尚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然而,与我省的影视湘军、歌厅、酒吧等新兴娱乐文化相比,戏曲的演出市场和发展状况仍是不尽人意。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从创作队伍来看
影视媒体绝大部分主创人员年轻化、先锋派,无论是艺术策划还是剧本构思,都为年轻人的创作提供了相对自由的空间。年轻创作者通过这个平台实践检验了自己的艺术理念、锻炼提升了艺术技能,从而使他们的成长有了根植的沃土和快速提升的可能。与之相比,戏曲则不容乐观。创作和演出人员年龄老化,严重断档,行当不齐。据调查统计,曾有“戏曲大省”之称的湖南,1980-1990年拥有专业编剧上百人、导演30人。到2000年后,主创人员锐减,年龄在40岁以下者仅10余人,且绝大多数戏曲院团已无编导岗位设置。戏曲市场的不景气、投入资金的匮乏导致剧团排戏难,年轻编导实践机会少。成长舞台的缺失和前景的迷茫又导致年轻创作者进一步丧失信心,从而恶化了戏曲人才的流失。人才培养链条的断裂和缺失,成为戏曲发展低迷、萎缩的重要原因。
二、从创作内容来看
虽然近年来戏曲创作也不乏接地气的优秀作品,但一些剧团的新创剧目在对艺术内涵的认知、人性情感的开掘和创作审美方面存在偏差和简单化却也是不争的事实。创作人员的观念陈旧,导致作品与现实生活脱节,与现代人的价值观偏离,无法引起观众尤其是年轻人的共鸣。而与戏曲相比,依靠市场生存的影视文化的创作则大多注重体现文化价值的多元性和现代人个性的张扬。创作人员的年轻化,使得这一艺术形式在价值观念和审美观念上得以注入积极元素并能与时俱进,相比于戏曲艺术,有了新的吸纳、丰富和演进,从而在审美上、心理上拉近了与现代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的距离。
三、从演出市场来看
现今的戏曲绝大多数是以政府买单扶植的“官方市场”为主,剧团演员大多活跃在“送戏下乡”的惠民工程演出中,对象为乡村城镇居民。虽然近年来,在政府的支持下,戏曲团队重返城市舞台。长沙市剧团进驻湘江剧场,每周为市民群众演出六天;省级剧团则定点红色剧院,推出省会周末剧场,一度掀起城市戏曲红火的现象。但这些戏曲演出的观众群以老年人占绝大多数,年轻人鲜见人影。这其中固然存在戏曲的欣赏具有一定的门槛,不像影视浅显易懂,对观众的审美知识有一定的要求。但戏曲行业长期以来缺乏市场运作、营销人才和推广理念,忽视戏曲观众的培养,以致于观众群大量流失,固有的观众群日趋老化、消亡,新的年轻的观众群没有形成,这才是造成现今戏曲市场之所以曲高和寡的重要原因。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日渐式微的戏曲艺术如要突破发展的瓶颈走出低谷,理应正视自身的弱点和不足,做好以下几点:
一、领导要重视艺术人才队伍建设
戏曲团队要重视培养自己的创作人员,要有长远的目光、足够的耐心和切实可行的培养计划。要杜绝外来和尚好念经,全国全省上下大家共用几个编剧几个导演的怪现象。其次,领导要敢于启用新人,要为创作人员,尤其是年轻人,提供作品投入排练、上台演出锻炼的机会。要让他们在舞台的实践中、市场的检验中成长提高,而不是停留在书本理论的学习和闭门造车的写作中。只有这种雪中送炭式的实质性支持和帮扶,才能让培养人才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做到帮助年轻人早日成材,也只有年轻人成材了,我们的戏曲艺术才会真正的后继有人。
二、作品要关注现实具有人文精神
艺术是为人民服务的。现今的观众相对于以往的观众而言,对艺术作品的观赏性具有更多元、更个性、更时尚的要求。我们的戏曲创作应在立足戏剧艺术规律的基础上,注重市场选择,尊重观众正确的审美需求。一是作品要对现实生活进行深层发掘和生动解读,而决不能保守地停留在陈旧的观念里,僵硬地、简单化地说教的层面上。创作者要把眼光放下放低,真真切切地落到现实中、群众的生活中,描写我们身边的现实、挖掘普通人的真情实感、说真话说实话,这样才能打动观众的内心,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才能达到艺术作品洗涤灵魂、塑造人格的教化作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