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狮子滚绣球装饰性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狮子滚绣球装饰性
摘 要: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狮子滚绣球中透析传统装饰的造型手法,形式美和色彩观念,进一步了解中国装饰艺术的发展,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和审美情趣。
关键词:吉祥图案; 狮子滚绣球; 形式美; 色彩美
一、中国传统吉祥图案概述
传统吉祥图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装饰艺术中极具魅力的一部分。可以说是我们的祖先追求向往美好生活而创造的一种艺术形式。它的形成不是一个偶然艺术现象,是中华民族艺术和民俗文化千百年来沉淀的结果,是广大劳动人民集体的智慧与创造。
吉祥图案,指以含蓄、谐音等曲折的手法,组成具有一定吉祥寓意的装饰纹样。据考证吉祥类的观念和图形出现于原始社会时期,“在原始社会中,每个氏族往往采用一种动物(或植物)作为本民族的标志,并认为这种他们的祖先是这种图腾演变而来的,因而保护他们,使之生存发展,子孙繁衍。”①商周时形成,到宋代广泛应用,明清时期更是繁盛,有“图必有意,意必吉祥”之说。在题材上颇为丰富,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文学、民俗、宗教等各个方面;应用范围极其广泛,原始社会的陶器,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春秋的铜镜,秦汉的瓦当,南北朝的石窟壁画,隋唐的碑雕石刻,宋代的陶瓷织锦,明清的家具等,小到生活日用器物大到建筑上都作有丰富的“吉祥”图案来装饰,并赋予一定的审美文化寓意和形式美特征。
吉祥图案可以说是中国人托物言志,寄情于物的表达方式。大部分的吉祥图案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性。这与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方式是不可分割的。从原始艺术开始,象征性就伴随着装饰母题出现。如:图腾。正如诸葛铠先生所言:“象征不但是中国装饰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使之长期传承,并保持鲜明民族特色的要素之一。”②
中国吉祥图案内容丰富,大体有“幸福”、“长寿”、“喜庆”、“吉祥”等类型。常用的中国传统吉祥图案有:三羊鼎立,喜蛛从上垂落而下,鸡立于石上,喜鹊、莲、芦,爆竹、民间玩具,鱼或儿童抱鲤鱼,金鱼数尾,狮子滚绣球,象驮宝瓶,五只蝙蝠围绕篆书寿字或桃,一个盒子里飞出五只蝙蝠或画和合两仙嬉戏蝙蝠。
表现手法一般可分为六大表现手法:
1.象征:以事物的习性、具体形态、色彩,取其相似或相近之意,来表达一定的含义。
2.谐音:借字的同音或近音表示一定的含义。
3.寓意:以物托意。
4.表号:用象征的符号来表达隐含之意,是一种标记。
5.比拟:运用拟人化或拟物化手法来表现一定的事物。
6.文字:直接用文字表示意义。
二、吉祥图案之一——狮子滚绣球
生活在非洲、南美、西亚等地,享有“兽中之王”之称的狮子,在公元前122年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开通后随着各种贡品的流入,狮子的形象在中国有了记载,《汉书·西域传》里曾记载了有关狮子的基本特征,如“狮子似虎,正黄,有须,尾端茸毛大如斗”。 狮子作为护门神兽出现,其典源于佛教。佛教中狮座是佛的坐处,《大智度论.七》:佛为人中狮子,佛所坐处若床,若地,皆名狮子座。后来伴随着佛教的传入中国,狮子被推崇,统治者和广大民众把狮子看做是神灵、神兽,认为狮子是驱邪逐鬼的神异动物,在中国被创造出数以千计的各种造型,并和其他图案结合,予以高贵和尊严的形象。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狮子滚绣球,一般在宫廷、苑囿的大门前左右各呈一狮,有铜狮也有石狮,雄师居左,脚踏绣球,雌狮居右,足抚小狮。绣球是用丝织品仿绣球花制作的圆球。古代视绣球为吉祥喜庆之品,据《汉书·礼乐志》,汉代民间流行“狮舞”,两人合伴一狮,中间一人持彩球逗之,上下翻腾跳跃。“狮子滚绣球”的图案就来源于此。以后应用于建筑,各种器物,织物等上。 封建社会皇家专用的狮座,狮座上雕有行龙、缠枝莲、龟背锦、如意翔云等精美图案,至于王府、官衙、宅邸门前的对狮与狮座的雕饰规格都有严格的等级规定,寓意祛灾祈福。
(一)狮子的造型变化和不同的题材
汉代的石狮(图一)造型基丰以写意为主,造型上简练粗犷,古拙厚重,面貌朴拙而生动。其功能主要是以陵墓守护者的身份出现。
图一 图二
晋代特别是南北朝时期由于自时“求仙问道” 的风气盛行和文人的介入,狮子造型发生很多变化,如大胆的夸张,加上能飞翔的翅膀和更加适应战斗的角,并装饰以云蚊和火焰后狮子造型变得俊朗清秀,具有一种很强的装饰意味和浪漫气息。唐代石狮(图二)是中国狮子造型艺术的高峰,其造型乃采用了写实和神化相结合的手法,强调了庞大的体型和强壮的四肢,使其宏浑雄强,气焰逼人,令人望而生畏,这时它不光是宫廷守卫、拱卫力量的观念化、理想化形式,更是作为一种权力的象征。到了宋代狮子(图三)体形较之唐代逐渐变小;元、明、清(图四)时期,中国狮子形象更多的是被民间广泛的应用,这也使得狮子的造型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