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方棋与酉阳田野十年文化情缘
方棋与酉阳田野十年文化情缘
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宫畔水生波。
红灯万盏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
清代《溪洲竹枝词》描写了当时渝、湘边区土家族人踏歌起舞的热闹场面,如今时过境迁,酉阳天天盛况依旧。
酉阳地处渝、鄂、湘、黔四省(市)边区结合部,有2200年建县史,为800年州府所在地,以丰厚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吸引着中外游客。岁时节庆,到处是民歌土舞的海洋,该地拥有“酉阳土家摆手舞”、“酉阳民歌”、“酉阳古歌”三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重庆所有区县中排位第二,在渝东南地区排位第一。2011年6月4日,供职于广东省惠州日报社的冯丽钧前往酉阳访友,看到桃花源广场上万众起舞的宏大场景,对笔者感叹:“没想到大山深处的小县城,生活这样热情浪漫!”这一切倾注着两代酉阳人的辛勤汗水,也凝聚着一位名叫方棋的学者型作家的特殊劳动。
时间,要追溯到10多年前。
给边地拍电视
1999年,关注山区生活的方棋随重庆市作家协会组织的采风团来到黔江,一位朋友告诉她:“南面的酉阳更偏僻,有很多古老的风俗。”
那时重庆改成直辖市刚两年,还没有实现边地8小时交通。主城到渝东南没有铁路,也没有高速公路,只有319国道。319国道是民国时期修建的,在大山深处陡弯陡拐,不少路段还是在绝壁上蜿蜒,路面狭窄,车辆只能缓缓爬行,到黔江都要八九个小时,何况更偏远的酉阳。回到重庆,方棋积极查阅资料,从各种渠道了解位于渝、鄂、湘、黔四省(市)结合部的酉阳,还撰写了长篇通讯《8小时重庆全纪录》,呼吁改善重庆交通状况。
2003年,她偶然进入重庆电视台《记录重庆》栏目组做编导,为了让重庆主城了解僻居渝东南的土家人的生活习俗、民风民情,决心无论多么艰辛,都要奔赴酉阳做一期节目。她利用各种渠道与酉阳建立联系,多方收集素材和线索,终于,一名回乡探亲的退休工程师为乡亲们拍电视的故事给她带来了灵感。
考虑山区生活不便,出发前方棋邀请爱人陪自己一起去,爱人不支持她跑那么远,回答要考虑几天;她又邀请一位教授民俗的女友,女友也觉得时间错不??。她两边唆劝,说已约好另一人,如果不去,她就和另一人一起去了。结果两人都答应前往。酉阳距重庆主城450多公里,高速公路和渝怀铁路那时正在修建,还未通车,唯一的319国道老得掉牙,大坑小坑不到100米就能见到一个。酉阳到后溪的公路也正在修建,轮流放行,走走停停,100多公里的一段县乡公路,就从早晨一直走到晚上。当然也有让她感到开心的事情,“女友不知道另一个同行者是我爱人,因我介绍他是自己的普通同事。到了后溪我和女友住一起,我爱人看到乡亲们那么尊重我,主动跑出来介绍他的身份,很高兴地应邀出去喝酒”。聊起这件事情,方棋觉得很有趣。
后溪镇坐落在山脚下,沅江的两条支流大干溪和酉水河在这里交汇,站在东南面的罗家坡上看,小镇含蓄地融合在梯田柔和流畅的线条里。
在渝湘交界的武陵山深处,它是无数默默无闻的山间小镇之一,要想上一趟县城,总得坐上一整天的汽车。
老祖宗选择这个地方,据说是为了躲避官府的追赶。
旅游这个词,小镇里的人最近几年才知道。
听说外地人到60公里外的龙潭镇旅游,吃住都不心疼地花钱,他们十分羡慕。
2005年4月16日,北京航空研究所工程师白天良,离开小镇40年之后第一次回家探亲,街坊邻居都来玩耍。白天良带回来的一件新鲜玩意,引起了邻居们的兴趣。
镇中学退休校长彭开福:你这是照相机?
白天良:是录像机。
彭开福:能不能把我们后溪的风光拍成电视?
……
这是方棋编导的节目《我给乡亲拍电视》开始的情景,这部15分钟的片子讲述在北京航空研究所工作了40余年的工程师白天良退休后回乡探亲,后溪人正在苦苦思索如何开发旅游,见他带着一部小数码摄像机,要求为风光如画的故乡和能歌善舞的乡亲拍一部宣传片,带回北京去散发。
情节尽管简单,然而戏中戏的拍摄过程并不轻松。当时,《记录重庆》栏目组的摄像器材不允许为一个片子耗上十天半月,方棋只能托朋友帮忙雇请邻县一位数码门市老板帮忙录制。老板没有接触过纪录片,不懂得运用长镜头,方棋需要解释交代许久,才能拍出相对理想的效果,15分钟的片子,素材带竟拍了7个多小时。她的爱人陶醉在土家人的热情中,女友陶醉在土家人的民俗中,两人各得其乐。方棋却白天拍片,晚上写脚本,大家都休息了,她还在熬夜。后期制作难为了数码门市,用一个星期才剪辑完成。
虽然方棋认为在拍摄和剪辑中存在遗憾,但是,作为第一部在重庆电视台播出的反映酉阳山区生活的“长片”,《我给乡亲拍电视》在公共频道和都市频道滚动播出后,收视率非常高,对从未上过电视的百灵鸟一样的土家歌师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聪明的后溪人高兴地向方棋要去拍摄脚本,依样画葫芦写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