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诗歌中扬雄典事及其主导取向.docVIP

中国古典诗歌中扬雄典事及其主导取向.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典诗歌中扬雄典事及其主导取向

中国古典诗歌中扬雄典事及其主导取向   摘要:扬雄典事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出现频率较高。相关诗篇大都围绕扬雄的高才命世、寂寞不遇、恬淡自适而着墨,并形成扬雄宅、扬雄赋等内涵较为稳固的意象。扬雄在儒学史上的地位则先升后降,北宋以前,地位较高,宋明程朱理学盛行以后,扬雄被称为莽大夫,受到排抑。儒学视阈中的扬雄进入诗歌领域,或者汇入寂寞自适等主流题材,或将之塑造为躁进失身的曲土,但后一类作品不但数量有限,且不能动摇古典诗歌中业已生成的扬雄典事内涵的稳固性。   关键词:扬雄;诗歌接受;程朱理学;儒学史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283(2013)02-0079-07   收稿日期:2012-09-12   基金项目: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学术领袖培养计划”项目(2012FRL)(05)   作者简介:侯文学,女,吉林德惠人,文学博士,吉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在诸多的古典文学典事中,很多典事来自史书相对真实的记载。然史书中的情事一旦化为文学意象,便非其本真,而是熔铸了后世文人的价值取向、人生理想、情感体验,并获得文学史的传承,有其相对稳定性。作为文学资源之一的扬雄典事就是一个生动个案。   扬雄是个比较复杂的人物。他主要生活在西汉后期,又值王莽代汉自立;他早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晚年却认为是雕虫小技,将精力转向学问著述;他活于势利,却在禅代之际写了《剧秦美新》歌颂新朝的作品;他家境贫寒,两个儿子相继去世,却千里迢迢归葬于蜀,使生活的贫困加剧。类似的矛盾现象在扬雄身上还能找到许多。这决定了作为文学资源的扬雄典事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但其中又有内在的统一性。本文通过对古典诗歌中扬雄典事的个案分析,掘发中国古典文学典事取向的内在理路。   一、主流诗歌中的扬雄典事   扬雄的文学创作较为全面,除乐府诗以外,西汉流行的文体他几乎都有涉猎,并且均获得较高成就,他的作品,理所当然成为后代作家与文论家取则与批评的对象。首先确立扬雄文学史地位的是刘勰。《文心雕龙》屡屡提及扬雄的作品以及扬雄关于文学的言论,以为评文论文的准绳。扬雄对于刘勰的影响,前贤时修多有讨论,兹不赘论。但《文心雕龙》是文论著作,它所提及的扬雄情事与诗歌创作中的扬雄典事还有所差距。古典诗歌中的扬雄典事,诸如“扬雄”(或称“扬子”、“扬子云”)、“扬雄宅”(或称“子云宅”)、“扬雄赋”(或称长杨赋),出现频率极高,它们经过历代诗人的筛选重塑,已升华超越为诗语符号,渗透着中国文学的独特情味。   中国古代有所谓“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仕途的显达成为衡量文人士子自身社会价值实现程度的主要标准。扬雄博学、覃思、深微、宏丽,使偏有才的文人多能从中发现自己的身影。自我意识颇为强烈的中国古代文人,受儒家文化的熏陶,也大都具有强烈的社会使命感,但现实境遇与文人对自我的确认,往往呈现出较大落差。心怀牢骚的文人在扬雄的经历中,便尤其关注其寂寞不遇,并以之为异代知音。扬雄的寂寞是后世诗人吟咏的重要题材。   寂寞的前提是高才,两者结合在一起,是文人情感进发的源泉。古典诗歌中的扬雄,正是高才与寂寞并举。开此端绪者为西晋诗人左思,其《咏史》诗中有一首专门吟咏扬雄:   济济京城内,赫赫王候居。冠盖荫四术,朱轮竞长衢。朝集金张馆,暮宿许史庐。南邻击钟磬,北里吹笙竽。寂寂扬子宅,门无卿相舆。寥寥空宇中,所讲在玄虚。言论准宣尼,辞赋拟相如。悠悠百世后,英名擅八区。   《汉书·扬雄传》总结扬雄的著述活动:“(雄)实好古而乐道,其意欲求文章成名于后世,以为经莫大于《易》,故作《太玄》;传莫大于《论语》,作《法言》;史篇莫善于《仓颉》,作《训纂》;箴莫善于《虞箴》,作《州箴》;赋莫深于《离骚》,反而广之;辞莫丽于相如,作四赋(《甘泉赋》《河东赋》《长杨赋》《羽猎赋》):皆斟酌其本,相与放依而驰骋云。”左思的感慨正是由此而生。诗的开篇用大量笔墨渲染西京的富丽繁华,贵族的豪奢与喧嚣,以此作为扬雄著述生活的反面陪衬。当贵族沉醉在弦歌钟磬的美妙之时,扬雄独玩《太玄》(“所讲在玄虚”)这垂范后人的著作。非但如此,左思笔下的扬雄,言论(指《法言》)与孔子比肩,辞赋与相如仿佛。但这样一个高才足以命世的人物,虽然死后声名大震,生年却名位不彰,整日与寂寥的门宅相守。这里面其实熔铸了诗人自身的身世之慨:左思位卑才高,在当时的门阀制度下倍感压抑。诗人对于高才的自负,声名的寂寞,化为对其所景仰的扬雄的咏叹。后世的相关吟咏,多是此诗的回响与生发。元代诗人余阙《拟古二首》其一对于扬雄的咏叹与左思结构立意均相似,惟叹息更为沉重:“昔在西京日,纵观质前闻。皇皇九衢里,列第起朱门……东家有狂生,容颜若中人。谬言拟仲尼,幽思切玄文。著书空白苦,名宦乃不振。悠悠千载下,安有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