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安徽旅游大辞典》蒙城部分
《安徽旅游大辞典》蒙城部分
一、蒙城县县情简介
(1)、历史沿革
蒙城县历史悠久。新石器时期,人类已在这里繁衍生息。夏朝,境西北为有虞氏,东南为涂山氏,商朝建嵇方国。战国时属楚,先后建瑕城(今乌集),漆园(今香山乡),西汉始设山桑县。南北朝以来,先后设涡阳县、蒙郡、涡州、西徐州、北新安郡、马头郡,至唐天宝元年(742年)改称蒙城县。以后蒙城县名一直沿用。蒙城县隶属安徽省亳州市,县人民政府驻地城关镇。
(2)、地理位置,人口民族,气候特征
蒙城县位于淮北平原中南部、北纬32`56′—33o29′,东经116o15′—116o49′,东邻怀远,西靠利辛、涡阳,南接凤台,北连濉溪。全县总面积2091平方公里,4425个自然庄,总面积110万,城镇人口6万人,辖24个乡镇(场),是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县。
蒙城境内系汉族居住区,明、清以前迁入的少数民族,多被同化。清末民初,少数回族、满族迁入。建国后,相继迁入本境的有朝鲜族、藏族、壮族、傣族、维吾尔族人(多系随嫁女性)。
蒙城县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热资源丰盛,无霜期较长,雨量适中,但时空分布不均,灾害性天气时有出现。据县气候站1957—2003年观测资料记录测算,平均气温为14.8℃。
(3)、地质地貌,水文水域
蒙城县从远古代(距今约18亿年)到震旦纪(6亿年)的吕梁运动时期,为淮阳古陆与海洋交错沉积地带。进入古生代寒武纪(5.2亿年),完全陷入海底。奥陶纪(4.4亿年)隆升为陆地。泥盆纪(3.3亿年)陆相植物增多,石松高耸。石炭纪(2.85亿年)又重沉陷,参天古木形成板桥、许疃煤田。白垩纪燕山运动时(1亿年),火山活动异常,熔岩横流。新生代第四纪(二、三百万年),草木繁茂,出现3人类、大象、野牛、虎、鹿等高等动物。近二三百万年内,由于地质构造运动的差异,地壳沉降幅度不一,形成第四系堆积地层厚度不均,涡南平均600米,沿涡200米,涡北小于200米。有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页岩及石灰岩构成的12座岛状山丘出露。地貌多为平原,有十二座山丘,平均海拔为45.87米;总面积为6.271平方公里。由于石质较好,大量开采,部分山丘已采至地平面以下3—5米。
蒙城县境自北向南有澥河、北淝河、涡河、芡河、茨淮新河五条东西流向的河流,均属淮河水系,流经本境总长173公里,106条大沟(集水面积10万平方公里左右,3年或5年一遇)分别注入。境内年降水量17.3亿立方米,地面径流5.38亿立方米(夏季约占62.9%)丰水年超过10亿立方米,枯水年小于1亿立方米。涡河、茨河、茨淮新河承接上游过境水年约14.29亿立方米。澥河、芡河、北淝河过境水很少。
蒙城县境内地下水资源丰富。其中全新统浅层地下水,总储量30.19亿立方米,年调节储量2.37亿立方米,渗入补给量5.28亿立方米,地下水为碳酸钙美型和碳酸钠镁钙型,矿化度、盐度每升小于5毫升当量,适于农田灌溉。
全县生态环境良好,无重大污染源。
二.自然资源及景观
涡河:源于河南开封地区,上游在河南省境内为双干河道,北干为惠济河,南干为涡河,入皖后在亳州西汇合,东南流经涡阳 、蒙城,于怀远县城北汇入淮河,全长380公里,总流域面积15905平方公里,流域面积643.9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31.2%。涡河堤防属淮北圈堤,全长127公里(含阜蒙新河圈堤10公里)。
芡河:源于涡阳县梭沟南坪,经蒙城至怀远荆山入淮河,全长150公里,流域面积1750平方公里。1953年实施引芡入涡工程后,上游改在利辛县汪大桥北,1971年开挖茨淮新河后,下游入河口改在怀远上桥附近。芡河在我县境内长42公里,汇入大沟37条,流域面积687.5平方公里,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33.3%。
茨淮新河:西起茨河铺,在怀远荆山南入淮,流经阜阳、利辛、蒙城、凤台、淮南、怀远,全长133.4公里,截引面积5590平方公里。该河自港河闸入我县境,长34.3公里,汇入大沟13条,流域面积148.1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的7.25%。茨淮新河是治淮工程著名的人工河,我县境内河床宽200米,深7-8米,沿河闸站13座,古路沟闸以东底板高程为17.5米,以西各闸底板高程为18.0米,其中港河站底板高程为20.0米。
移村古银杏树:位于蒙城县城以东20公里涡河北岸的移村乡白果村现存一株千年古树银杏树。树高约16米,树干直径2.6米,东汉年间,树冠覆盖地面约1.6库。
据传,一对抗拒封建婚姻的恋人在这里双双殉情,他们留下的唯一心愿就是恳请家长将他们合葬一墓,可惜没能如愿。数年后,两座相距半里地的坟莹上却长出了象征男女的银杏树。它们越长超旺,越长越大,渐渐地枝理相连,恰似恋人相互依偎的身影。令人惋惜的是这对白头偕老的夫妻树,其夫树已毁于1972年秋季的一次雷击。
双锁山:位于蒙城境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