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书法审美人格特征.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书法审美人格特征

论书法审美人格特征   【摘要】 书法审美融人格特征之表现和人格特征之体验于一体。书法创造者把书法作为载体,借笔墨来抒发感情,书写自身的人格特征,书法欣赏者把写在书法载体中的人格特征进行解读,形成共鸣,形成自己的人格体验,同时也展现了自己的人格特征。本文对书法审美的人格特征进行了诠释,具体分析了书法创造和书法欣赏与人的感情特征、性格特征之关系。   【关键词】 书法审美;人格特征;感情特征;性格特征   [中图分类号] J29 [文献标识码] A   传统书论中常常有“字如其人”、“书如其人”、“书为心画”的提法。汉朝赵壹在《非草书》中说:“凡人各殊气血,异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若人颜有美恶,岂可学以相若耶?”唐张怀瓘说:“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 南齐时王曾虔指出:“书之妙道神采为上。”清刘熙载《书概》中说:“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这些都道出了书法审美的一个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问题,即书法审美体现出人格特征。   透过一幅幅书法珍品,仔细品味着各种线条不同的形态及其力度、千姿百态的结字形式和千变万化的章法结构,在字里行间,我们解读出从古至今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风貌和内在的心灵特质。无论是创造书法美,还是欣赏书法美,都反映出人的感情特征、性格特点、思想道德、文化修养及理想追求等等,书法审美融人格特征之表现和人格特征之体验于一体。书法创造者把书法作为载体,借笔墨来抒发感情,书写自身的人格特征,书法欣赏者把写在书法载体中的人格特征进行解读,形成共鸣,形成自己的人格体验,同时也展现了自己的人格特征。因此书法审美中构成了人格特征的丰富内涵。   一、书法审美与人的感情特征   “酒到醉时书带草,诗逢妙出笔生花”,这是书法家们最爱书写的对联之一,其中道出了书者作书时的欣喜之情和欢乐之态。元陈绎在《翰林要诀变法》中,仔细阐述了作书者的感情与书法作品之间的关系:“情之喜怒哀乐,各有分数。喜则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则气郁而字敛,乐则气平而字丽。情有轻重则字之敛舒、险丽亦有浅深,变化无穷。” 所以,人的身世经历和遭遇所引起的复杂的感情俱能形之于书,即所谓“可喜可愕,一寓于书”。因此,书法作品是作书者感情的载体。   书法是个人感情之载体。就个人而论,书法是个人复杂感情之载体。王羲之的《兰亭序》飘逸俊秀,畅快流利,浑然一体,是在“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环境中、在文人聚会的背景下的信手之笔,当时诗人们“仰观天地之大,俯察品类之盛”,面对曲水流觞,“畅叙幽情”,感慨人生,一种清闲自然、超凡脱俗的情怀和愉悦欢快的感情跃然于点划之间。《快雪时晴帖》行楷相间,流止相杂,古雅圆浑,妍媚秀美,表达了作者大雪初晴时问候亲人的愉快之情。《丧乱帖》潦草不羁,酣畅淋漓,还时有滞顿,字迹中显露的是作者因北方故乡先墓惨遭涂毒破坏而引起的“临纸感硬,不知何言”、“痛贯心肝,痛当奈何”、“丧乱之极”的愤怒和悲痛。同样颜真卿的《祭侄稿》,墨迹中展现的是面对亲人遭害、奸贼当道的黑暗现实而生的彻骨痛恨和悲愤。郑板桥的“乱石铺街”体,自称“六分半书”,将真、草、隶、篆融于一炉,不足八分,另一分半乃行楷、篆法、画意,其不满现实、愤懑痛苦、自我解嘲的内心情感通过笔法骨力和章法布局曲折的表达出来。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为他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作,通篇书法起伏跌宕、节奏明快、笔笔在意、气势奔放,表达了他屡遭贬谪的悲凉心情,是对人生失意的感叹,其苍凉、惆怅、孤独之情流露于笔墨之中。   除了体现个人情感,书法也是群体感情之载体。就群体而论,书法是一个时期或一个民族共同感情之载体。商周甲骨文的笨拙朴素和钟鼎文的端庄严整,记载了商周先民卜问上苍,祈求保佑的无比虔诚、严肃而郑重的心情。秦刻石的中正匀衡,表明了秦帝国初建时期四海归于一统的良苦经营之情。元朝书法追求形式上的优美之“态”(尚态),以赵孟頫为代表,书法端庄秀丽、妩媚多姿,表达出汉族地主阶级文人们无法接受蒙古族王朝种族歧视的现实而消极躲避的无奈之情。明初的台阁体圆润婉媚,雍容富贵。体现了在统治者大兴文字狱的情形下文人们小心翼翼、胆战心惊的情感。明中后期文人们突破旧规而“随地赋形”,借助书法诸多的形态美来自由书写久禁后获得解放后的畅快。解缙《草书轴》那随意流动、不遵法度的线条,展现出一种把困惑和希望交织在一起的、矛盾的、烦乱的极为不安情感。祝允明、文征明、王宠的书法,善于将字之大小、正斜、疏密,墨之浓淡、干湿进行参差错落处理和纵横散乱布局,随心所欲挥笔,以精到的笔头功赋形抒情。清代金石之学昌盛,以康有为、梁启超为典型代表的书法刚中显柔、雄强浑穆、潇洒奇逸,反映的是汉族民众,深受满族的民族压迫的抑郁愤懑之情,从中也能窥见一种强劲的冲破压迫之民众情怀。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