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于希宁艺术与修养.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于希宁艺术与修养

论于希宁艺术与修养   作为花鸟画家,于希宁自青年时代即受到黄宾虹、潘天寿、俞剑华等前辈的濡染熏陶,注重以诗文、书法、篆刻涵养其绘画创作。他说:“我的绘画道路是沿着诗、书、画、印相融的艺术道路走的,相互借鉴,相互融会,互为因果补充。”“中国画画家要注意诗、书、画、印并进,中国画要诗、书、画、印相融。”在于希宁看来,一方面画家有赖于不同的艺术形式完成修养与学识的提高,另一方面诗、书、画、印的结合也可以增强画面的表现力,提升绘画艺术的内涵与境界。   一   于希宁有一颗质朴而敏感的审美心灵,草木枯荣、物随时迁皆能激发他创作的欲望和灵感,发而为文,挥笔成画,最终创造了其诗意化的花鸟画境界。1996年出版的《于希宁诗草》,收录其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创作的三百余首诗词,其中题画诗占大部分。如《春眠梦梅》:“春眠梦玉珮,瑞雪停云在,暗窥君未醒,偷换枝无碍。”此诗将作者深夜梦梅的情感体验写得微妙细腻:在万物复苏的季节里,又梦见了日夜思念的梅君。在梦里,它以白雪作霓裳停留在云端。趁着它还未睡醒,赶紧把它婀娜的身姿偷换过来(意为赶快将它画下来)。“暗窥”“偷换”用来表现画家虚怀默然、不忍打扰的心意,将梅花拟人化,信手拈来,自由空灵。又如他的纪游诗:“一路溪流漱石乱,半山云雾入林暝。岸边古木皆温化,江上征篷待客停。”这是于希宁回忆自己游严子陵钓台所见,视线由江流远观山林,又由岸边回到江上,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于希宁在诗文修养上很是下了一番苦功。20世纪30年代,于希宁在新华艺专学习时,诗词题跋是必修课,他一边临摹古人名画一边细细揣摩题画诗,感受诗情与画意的融合。通过数十年不断的积累,于希宁逐渐能够自由地进行诗词创作。七八十年代,于希宁多次江南探梅,在思考绘画创作问题的同时,梅花也开启了于希宁一段诗的情缘,他曾说:“每当此时,我会从自然和艺术的内在关系中,从古人今人的种种得失中,获得无穷的心得和新知,而诗兴由之而生。之所以在我的诗草中咏梅诗占有这样大的比重,真是良有以也,绝不是偶然的。”于希宁的诗歌创作强调当下即成、触目即真的直接表达,当下参取、即物生情,将心寄予当下的直接感悟,正所谓“俯拾即是,不取诸邻”,情感的运动弱化了理智与逻辑思维,只是自然而然地“俯拾”“直取”,类似于“皑皑埋万物,大地披银铠。老柯寿者相,畅吟凌寒态”这样的诗句皆是以诗思启画意,以画图示吟哦,诗人之心在瞬间超越时间与空间,不期然间已与物象契合无间。于希宁的“诗情”不是纯然的感情抒发,而是缘物而起将自己的内在情感与外在物象相融合。他的《早春有怀》:“春来冬去寒方暖,地动青萌欲吐芽。岭上梅花疏且瘦,雪飞有意混成花。”因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而遥想岭上梅花的疏枝淡影,大地尽管看似平静却生机涌动,既然梅花还未开放,就让飞雪混成花朵作那冰清玉洁的白梅花。于希宁这种神思活动始终不脱离自我的具体感受,通过情感的推动,将记忆世界唤醒并重组,迁想妙得,神与物游。   随着于希宁绘画风格的进一步确立,必然也要求与之相应的题画诗以深化意境,他说:“古人的诗是在彼时彼地的具体条件下有感而发的,每个人所处的时代环境和遭遇不同,历史和社会的变化发展使人的思想和人生观也在变化。”林和靖爱梅、爱鹤,“梅妻鹤子”成为千古美谈,他笔下的梅花疏影横斜、暗香浮动,而在于希宁这里梅花则转化成为“鳞柯铁骨玉肌妍,历尽冰霜迓日翻。自绕横斜清质气,暗香亮节散中原”的精神面貌。他在诗中所要实现的是梅花的铮铮铁骨所代表的时代精神、民族气派以及自我品格。唐幼明曾有梅花诗曰:“梅花自是神仙骨,不许凡人肉眼看。雪压江南春满屋,玉堂潇洒月光寒。”于希宁反其意而作:“梅花不是神仙骨,耐得人间颂品端。雪掠冰凌难损质,素心玉面水晶盘。”他将梅花那种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冷峻转化为人人赞颂的精神品格。   于希宁创造的诗画意境高古雄奇、鲜明可感,使观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如其《巫岫龙柯》写湍流与云天相接,老梅奇柯横空出世,意象凝重,苍劲有力,显示了中流砥柱、伟岸孤傲的精神,并题诗曰:“巫岫雄柯雪养魂,千花万蕊抒精神。为教操守培时物,笔帚运来玉树春。”于希宁作诗还力求与绘画的风格融凝无间,如《秋丝瓜》题诗:“秋雨霏霏征途忙,碧油沃野鱼米乡。荷塘脆藕正应市,户户丝瓜上脊梁。”画面上几片泼墨瓜叶简洁生动,条条丝瓜色清姿动,几朵黄花与叶、瓜互相掩映,极富生活情趣。   二   诗歌之外,书法、篆刻对于希宁的绘画创作来说更有着独特的实际意义,他在绘画上所达到的高度就来源于他的书、印修养。他将书法、篆刻作为绘画的基础来对待,并凭他对技法及美学内涵的深刻理解、融会参悟,使其绘画显现出别样的笔法意味与空间效果。与他在诗文修养上的晚进不同,于希宁自小就受到父辈的熏陶,专意书法、篆刻方面的修炼而无丝毫懈怠。在上海求学时期,于希宁开始比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