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落终结 中国自然村落调查报告.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村落终结 中国自然村落调查报告

村落终结 中国自然村落调查报告   一个人、一条狗成为了江西南坑村最后的守护者;   有着内陆资本主义萌芽“活化石”之称的托口古镇永沉水底;   600年来以种地为生的大西园村人却成为了“末代农民”……   尽管少数的村庄从旅游中找到了生机,但更多的村落却在无奈地消逝,自然村被城市文明掏空的悲剧正在上演……   这是一个有些触目惊心的事实:随着城市文明的侵袭和久居人口的迁徙,中国的自然村落正在悄无声息地湮灭……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李培林,在《村落的终结》一书中这样描述道:“它们悄悄地逝去,没有挽歌、没有诔文、没有祭礼,甚至没有送别,有的只是在废墟上新建文明的奠基仪式和伴随的欢呼……”而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先生对此痛心疾首,他说出的一组数据更是令人惊叹:“过去10年,全国每天消失的自然村多达80多个……”   李培林和冯骥才的话语一石激起千层浪,前所未有的大争论随之在网络上蔓延,甚至有人不无忧虑地开始假设:如果有一天,整个中国不再有乡村……   江西南坑村“一个人的村庄”   南坑村坐落在群山深处,是江西省安义县新民乡合水村下辖的一个自然村。清澈的小溪穿村而过,31座蓝砖黑瓦的木屋依山而建,散落在狭长的山坳间。据传,这个村庄是清朝末年从浙江丽水迁来的,居住人口一度达到了130多户。   不过,历史悠久的南坑村并没能逃脱城市化的冲击。近十年来,村里的青壮年相继走出大山讨生活,在城里扎根之后举家搬离……现在,64岁的钟兆武成为了村里唯一的居民,艰难地守护着昔日繁华的故土。   没有人味儿的村子,往往让钟兆武寂寞得心里发虚。   一条名叫“阿黄”的狗、两只鸡是他仅有的生活伙伴。清晨6点左右,天刚蒙蒙亮,钟兆武就会被“阿黄”的叫声惊醒。喂完院子里的鸡,就会扛起锄头,到田坎里“倒腾点吃的”;天一擦黑,又扛起锄头回家,就着咸菜解决晚饭,同时把收音机调到有杂音的电台,让里面的人大声说话,给这令人窒息的气氛寻找慰藉……   钟兆武每个月的期待,就是骑车两公里,到有信号的地方去接听儿子打来的电话。但是,他却总会因为是否搬离村子的话题和儿子闹得不愉快。儿子觉得,将父亲一人留在南坑村,是不孝的行为。   钟兆武有自己的苦衷。对于走出南坑村的人们来说,那里只是名义上的出生地,但对于钟兆武而言,祖宗和所有族人的根源都在那里——他不想让全村人断根。   每一年,钟兆武都会迎来一些熟面孔。那些去世的南坑村居民,会被带回村里安葬,落叶归根。作为长辈的钟兆武张罗着葬礼,期盼亲友邻里陪伴的他,并不愿以这样悲壮的方式求得片刻的相聚。   村尽头是钟家祠堂,和那些破败的老宅相比,这间被刻意修缮过的房子显得非常鲜亮。不过,因为长久无人进出,祖先的牌位已经被蜘蛛网占领。在这里,钟兆武拨弄着烟叶,向笔者详述起那段留存已久的记忆……   南坑村早年曾盛行习武,练习岳家拳法。村里的每一个男丁都会耍上几招,岳家拳也跟随钟氏家族流传了好几代,有武功在身,钟氏家族很少被人欺负。 但经历了几代人的岳家拳,最后也和村里每年热闹的社戏、舞狮一样,被迁移的人们带走,不留下一丝痕迹。   钟兆武告诉笔者:上世纪80年代初,南坑村所在的合水村曾经依靠木材销售,成为安义县最富裕的村子。但随着山上的树越砍越少,国家开始封山育林,靠山吃山的财路断了。人均不到两分的耕地,无法养活南坑村一家家张着嘴吃饭的人,村民开始外出打工谋生。   “先是年轻人出去,后来,四五十岁的人也跟着出去了,再后来,一些老人和孩子被接走。”第一户村民离开时,钟兆武还给这家远房的堂哥买了一挂鞭炮燃放送行,预祝他生活步步高升。但他很快发现了问题的严重性,这年年底,搬家的村民越来越多,村里走掉了一半人家。2006年,第二波村民打工潮来临时,钟兆武的两个儿子也出外打工,还将他的妻子接去县城照顾孙女,执拗的他独自坚守在了南坑村。但现在,他也动摇了……   拆迁、水淹、外出打工……   令人堪忧的各种现状   根据《江西统计年鉴》来看,从2002年到2009年,南坑村所在的江西省的村委会数量减少了2956个,而相关部门最新统计数字显示,我国的自然村十年前有360万个,现在则只剩270万个。在1990年到2010年的20年时间里,我国的行政村数量,由于城镇化和村庄兼并等原因,从100多万个锐减到64万多个。   也就是说,村庄大量消失或走入衰败的状况,已不只是在江西这样的劳务输出大省才存在,而是全国都面临的严峻问题。本刊记者经过调查,得到的许多事实令人震惊而遗憾。   江西镇江著名的葛村,是一座有着近千年历史的村庄,曾拥有60多处明朝至民国古建筑,村里人八成以上都姓解,祖上原住在山东衮州的葛村,北宋灭亡时随康王赵构落户镇江,为纪念故土也将该村定名葛村。原以为村里的古建筑能够被政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