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阳明山故事湘南最高峰荡气回肠
阳明山故事湘南最高峰荡气回肠
湘南阳明山承载着蒋介石梦中的海市蜃楼,是台湾阳明山的“父辈”,十万亩“天下第一红杜鹃”在此盛放,红得荡气回肠;
阳明山佛教文化渊源深厚,山中白云寺是我国最早的官办寺院,而万寿寺是中国著名的“七祖活佛”坐化圣地;
为了镇压农民武装起义,阳明山上还出现过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县——阳明县……
湖南阳明山位于永州市双牌县境内,主峰海拔1625米,有着“湘南最高峰”的美誉。鲜为人知的是,蒋介石败走台湾之后,对这座灵山魂牵梦萦,居然下令将台湾的草山也改名为阳明山。
据说:内战时期,迷茫的蒋介石曾经来湖南阳明山上寻求指点,高僧送了他一则批语——“胜在川,败走湾”。当时他并未了解其中深义,谁知后来一语成谶,直到他带领军队逃往台湾之时,才恍然大悟……抵达台湾后,蒋介石依旧对阳明山十分尊崇,并下令将台湾的草山改名为阳明山,以作纪念。
活佛坐化的地方
阳明山最源远流长的是佛教文化,鼎盛时期,山上的寺庵多达108座,人行其间,随时都能遇见“菩萨”。
中国最早的官办寺院白云寺,早在2000多年前的东汉就出现在这里。当时,汉武帝刘彻听说阳明山不仅山高幽远、林深壑幽,而且山中还有黄溪流出……刘彻到访之后,认定这是一处龙脉,深信“葬在龙头出天子,葬在龙身出宰相,葬在龙尾出状元”,立即着手抢占龙脉,也就是下令在山上修建白云寺。寺内僧人食用的柴米油盐,一律由国库拨给,还安排军士定期将补给挑上山。
尽管有着所谓的龙脉环绕,但在唐朝之前,阳明山仍然籍籍无名,长期是一片不毛之地,直到诗人柳宗元的到来,阳明山的灵性与美丽才真正展现在世人眼前。那是1200多年前,参与“永贞革新”被贬的柳宗元抵达这里,他甚至连房子也没有,和他一起的还有67岁的老母亲,以及堂弟柳宗直和表弟卢遵,情况凄惨至极。这时,阳明山龙心寺的高僧重巽收留了他们,不但提供住处,还经常和柳宗元研讨佛法,被柳宗元视为“导师”。
在重巽的开导下,抑郁不得志的柳宗元寄情山水,寻求情深意远、疏淡峻洁的意境。重巽告诉柳??元,如果要悟悦佛法,最好是能去阳明山看看。在山中,柳宗元被黄溪的灵性吸引,写下了著名的《游黄溪记》,发出了“天下山水永最善”,“永州山水黄溪最善”的感叹。文章流传之后,阳明山“丹碧之华叶骈植”的美景广为人知,从此也就有了“北有庐山,南有阳明”的说法。
唐朝之后,阳明山的寺庵逐渐多起来,但名声最响、影响最深远的应该是万寿寺。万寿寺建于宋朝,最初叫做阳明山寺,而让它改名“万寿”的人,就是中国佛教史上大名鼎鼎的“七祖活佛”秀峰禅师。
相传,秀峰禅师为莲花托生。某个中秋,秀峰的母亲在回家路上遇见一位三天没吃饭的老乞丐,于是将随身带的食物都给了他。乞丐吃完食物,指着莲花说“这就是你的孩子”,然后转瞬不见。不久之后,秀峰出世。很小的时候,秀峰就显露出佛缘,幼年就立志要出家当和尚。16岁那年,秀峰受到点化,开始寻找修行之地,他带着一瓢一笠抵达阳明山,进入万寿寺剃度,然后长期在山上的岩洞里修行。秀峰开始修行的时候每天只吃一叶苦菜,到了后来就不饮不食……秀峰坐化两年后,明朝的南渭王朱誉橎派人来到秀峰闭关的地方,发现秀峰肉身不腐,头发面容就像活着时一样具有光泽,嘉靖皇帝听闻奏报后也惊叹不已,亲笔御赐“名山千古仰,活佛万家朝”的寺联,万寿寺一时名声大噪。
正是因为秀峰禅师的出现,万寿寺也从此成为求神拜佛的“福地”。香客信徒都认为阳明山的菩萨十分灵验,能够求财得财、求子得子。就连万寿寺中的泉水,也被认为是“圣水”——泉水从海拔1357米的崖壁石缝中渗出,味道清澈甘甜,久旱不枯,信徒传说常年饮用可以祛病消灾,强身健体。
如今的阳明山,香火依然旺盛。每年七祖的诞辰前后,数十万的善男信女都会浩浩荡荡蜂拥而至,赶来烧香拜佛,以求平安。
农民起义的摇篮
历史上的阳明山,曾经是农民运动的摇篮。一方面,阳明山山高林密、地形复杂,是隔绝于世的化外之地;另一方面,当地民风彪悍,汉瑶百姓杂居,为农民运动创造了先天条件。
最先发现阳明山军事价值的,是号称“汉王”的陈友谅——阳明山山势险要,当地瑶民彪悍勇猛,如果利用好了,将会成为不错的根据地和兵源地。所以,陈友谅派遣大军进驻阳明山,在这里大肆招兵买马,募请瑶民入伍。陈友谅的举动很快引来元朝大军的进攻,但是,凭借着险要的地势,陈友谅的部队硬是据守了一年多后才从容退去。
陈友谅的战绩,让后来的统治者们警醒。为了防止阳明山一带出现叛乱,明、清两朝都在阳明山地区设立了层层分级的行政、军事机构,对瑶民进行严密的监视和血腥的统治。但是,正是这种剥削统治,最终导致了清朝末年赵金龙领导的湘粤桂瑶民大起义。后来,清政府被迫征调了数十万兵力围剿,才将起义军镇压下去……那些血腥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