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阿尼玛卿 跋涉者力量
阿尼玛卿 跋涉者力量
煨桑祈福
转山起点是仓尼堪多,这里是个三岔口,一边是通往雪山乡,一边是沿顺时针方向转山的路线。山崖上挂满经幡,藏族向导在这里的巨大的煨桑台前进行了转山前的煨桑仪式,用松柏枝焚起霭霭烟雾,再在已经燃起的煨桑堆上加松枝、柏枝、桑面(糍粑)等物,随着桑烟的升起,一种浓浓的神圣气氛也随之升起。大家围绕煨桑台边抛洒龙达,边高喊“阿珈罗”,以此祈福,祈祷转山顺利。
藏族向导肉孜和我一路聊着闲话走在泥泞的山路上。我们要把一群牦牛驱赶到当晚的营地。雨水把马的鬃毛打得透湿,马的状态似乎在雨中更要昂扬一些。大部分牦牛很自觉,只有少数掉队或者走到旁侧山上的需要驱逐,有些不听人话的牛需要用上小石块砸它们的屁股,并掺和上清脆的口哨儿声。向导的马毛呈黄棕色,身材匀称,价值二十多万。在青海藏区,牧马传统已经逐渐消亡了,摩托车替代了马匹的作用,很多家早就不养马了,导致我们转山寻找马匹也成为了一件难事,而且非常昂贵。肉孜家是个例外,他的爷爷告诉他一定要保留养马的传统,养不好马就不要来见他了。肉孜的虫草生意做得很大,家族也早就不需要通过马来获取经济价值了,但他仍然养有10匹马,说家族的传统不能丢。
当晚营地扎在了河岸边拔地而起的山崖上,这里密布低矮的灌木,开满杜鹃科紫色的小花,马匹和牦牛们就被散放在花丛中。向导们搭起了色彩亮丽的藏式大帐,这是他们晚上的营帐兼大家的炊事大帐,而我们则在灌木丛中寻找略微平坦的地方搭起2~3人的户外小帐。营地所在的山崖下方,河流在山谷中蜿蜒而行,从远方切割峡谷而来,那雪山一字排开之处是我们即将朝圣的方向。营地对岸的山壁上生长着孤零零的一棵柏树,据说是这里的第一棵柏树,也受到过往藏民的朝拜,周围挂满了经幡。
心中的震慑
肉孜对周围的山系和神迹都非常清楚,从小就跟着爷爷转山,他爷爷跟他讲过各种阿尼玛卿的故事。在安多藏区,阿尼玛卿山神的形象在唐卡里被藏民描绘成一个白盔、白甲、白袍、胯下白马、手执银枪的勇士。整个阿尼玛卿山系的各个山峰都是不同的神,彼此???是亲戚关系。
雪山融水倾斜而下冲击出多条细小的河流,途中需要无数次涉水而过。“当心,有野牦牛!”向导紧张了起来,山顶上一对弯弯的牛角很威仪地凸现在山脊线上。野牦牛的体型要比普通牦牛大很多,毛长膘肥,走起路来浑身都在抖动,有时候有袭击人畜的危险。刚才还在山巅的野牦牛很快就俯冲到了山脚,向导进行了分工,有的负责断后,有的负责用石块驱赶,有的用声音恐吓。野牦牛和我们的马队并行了很长一段距离,最后悻悻离去,所有人才松了一口气。
达却贡卡是转山途中两个海拔较高的垭口之一,海拔达到近5000米。这里置有八座白塔,以及壮观的经幡阵,我也亲自挂上了一条红色的经幡,并围绕经幡阵行走一周后对阿尼玛卿的方向磕了三个长头,心中默念想要实现的美好夙愿。藏族的先贤们这样描述朝拜阿尼玛卿山的功德:只要我们以至诚之心供养,我们心中所有美好的愿望就都能实现,所有的不顺都能离我们远去。不论你是求事业、婚姻、家庭、健康等人天福报,还是求解脱、成佛,只要心诚,都能如愿。
藏族向导们则继续煨桑,围绕煨桑台顺时针旋转,桑烟中将手中一叠叠的龙达洒向天空,阴霾的天色为仪式增添了几份威仪和悲壮。藏人的高声呼喊、马匹的嘶鸣、漫天飞舞的碎片,更让人隐约感受到人们心中的那个阿尼玛卿的震慑。
侍卫环绕的山神
翻过垭口后阿尼玛卿从厚重的云层中显出形来,露出了真容,山峰并不陡峭,山形平缓敦厚,整个下午都在我们的右侧一起并行,阿尼玛卿雪山,藏族人民称“博卡瓦间贡”,亦称“斯巴乔贝拉干”,即开天辟地九大造化神之一,也是二十一座神雪山之一,排行第四,专掌“安多”地区的山河浮沉和沧桑之变,是藏族的救护者。我们行走在山脚下的草场地带,阿尼玛卿的西南侧,这里生长着成片的高原植物红景天,以及珍稀的绿绒蒿。我们的右侧是连绵的雪峰,左侧的山体传说就是阿尼玛卿的舅舅,而周边散布的小湖据说有108个,是阿尼玛卿的佛珠。
传说阿尼玛卿山神是活山神沃德的第四个儿子,沃德为了拯救藏区百姓,使他们解脱灾难,能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派老四到安多消灭妖魔,降伏猛兽,惩办坏人,使百姓过上幸福祥和的日子,后来老四与其父沃德巩甲相会时,修建的九层白玉琼楼变成了阿尼玛卿山神。同时,阿尼玛卿还是格萨尔王的护法神,有着无穷的智慧和慈善的心肠,他有许多家族、侍从和卫士,都环绕在他的身边。而我们转山一圈,自然也就逐一认识了整个阿尼玛卿家族。
神秘的气场
走着走着我们感觉进入了一个奇怪的石头阵。一堆堆黑色的小石块垒至马腿高,面积很大,成片地延伸至山脚。当地人称“莫阿多啊”,是以前占卜的地方。我们沿着蜿蜒在其间的小路骑行,虽并不熟知各种通过石头进行占卜的方法,但却能感受到一种很神秘的气场。
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