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髂关节强直性脊柱炎CT诊断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骶髂关节强直性脊柱炎CT诊断研究

骶髂关节强直性脊柱炎CT诊断研究   【摘 要】目的:回顾性分析强直性脊柱炎的骶髂关节CT表现,评价CT诊断价值,提高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认识。方法:分析17例临床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的骶髂关节的CT征像,进行分级,与临床分期对照。结果:临床早期CTⅠ-Ⅱ级表现骶髂关节面呈对称性或不对称受累,关节面骨皮质中断,关节面下小囊性变,但关节间隙基本保持正常。临床中期CTⅢ级表现为骶髂关节面局部呈锯齿状或毛刷样改变,关节面下小囊状骨质破坏及周围增生硬化,关节间隙假性增宽或不规则狭窄。晚期即CTIV级为临床稳定期,可见韧带钙化,关节骨性强直和关节间隙消失,明显骨质疏松。结论:CT分辨率高,无结构重叠观察效果好,能够清晰显示骶髂关节的细微结构,作出准确的分级,为临床分期提供可靠的依据。   【中图分类号】R59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655-02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全身慢性结缔组织疾病,病变主要累及骶髂关节、髋关节、椎间关节、肋椎关节,早期以骶髂关节病变最多见。早期即行CT骶髂关节检查对本病检出有重要作用,CT检查能够真实而准确地反映发病部位及不同阶段的进展。本文回顾性分析17例经临床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的CT改变,总结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各期的CT表现特点,做出CT分级,与临床分期对照,研究CT诊断AS的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收集公主岭市中心医院2002年以来有骶髂关节症状的AS病例,其中男15例,女2例,年龄12-48岁之间。CT检查:采用东芝Xvision/EX机型12例及东芝Activion16排机型5例,仰卧前后位,扫描机架向头侧倾斜, 30度或不倾斜,以IC线为基线向下包括全部骶髂关节,层厚,层距为5mm或3mm连续扫描,分别在骨窗及软组织窗观察。   临床分期及CT分级方法:临床分期即早期,进展期,稳定期。参照标准将所有病例的CT表现分为0-4级[1],0级正常。 I级为可疑病变,髂骨关节面模糊,局灶骨质疏松,关节间隙正常。Ⅱ级为轻度异常,表现为关节面模糊,微小侵蚀性病变,局限性骨质疏松和硬化,尚无关节间隙改变。Ⅲ级为进展期,骶髂关节出现明显的骨质破坏,关节面硬化,可见明显的骨质疏松和囊变,关节间隙增宽或变窄,关节部分强直。Ⅳ级为晚期,表现为关节严重骨质破坏,关节骨性强直。   2 结果   2.1 CT分级 17例强直性脊柱炎,15例为双侧骶髂关节受累,仅2例为单侧受累,无0级,3例为I级占17.6%,5例为Ⅱ级占29.4%,7例为Ⅲ级占41.2%,2例为Ⅳ级占11.8%。   2.2 临床分期及相应CT征像   临床早期对应CTI-Ⅱ级,临床早期的表现:①前驱症状乏力、食欲减退、低热、腹泻、尿道炎等。②外周关节炎的表现,腰背痛,足跟疼痛。③关节受累,髋部骶髂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的早期CT征像,最先出现在骶髂关节的前下1/3,以髂骨关节面较早受累。   临床进展期对应CTⅢ级,临床主要表现为:①睡眠障碍。②颈、腰背疼痛发热。③晨僵。④多关节的肿痛,特别是一侧或双侧髋部疼痛。⑤实验室检查可见血沉升高大于25mm,CRP(C反应蛋白)大于20mg/L。本文4例出现关节面不光整,锯齿状或毛刷状;1例出现关节间隙假性增宽;8例出现关节间隙不规则狭窄,关节间隙小于2mm。全部Ⅲ级病例均出现关节面下小囊变及周围关节面增生硬化。   临床晚期对应CTIV级,临床主要为弯腰困难,驼背,关节畸形。本文有2例表现关节骨性强直,关节间隙消失及韧带钙化。   3 讨论   AS是一种以中轴关节受累为主的慢性进行性全身结缔组织疾病,以青年男性多见。在发病的不同阶段骶髂关节的各种病理变化,CT有各种不同的征像。CT能够清晰显示骶髂关节的细微结构,CT能够早于X线平片出现阳性征像[2],如在显示关节面的微小侵蚀、微小囊变及软组织肿胀方面明显高于X线平片,有利于作出正确的分级诊断,为临床分期提供客观依据。   3.1 早期 骶髂关节的CT征象为I-Ⅱ级,此期病理改变主要为双侧性的骶髂关节炎,CT表现为关节面下的骨质侵蚀关节面毛糙,关节面骨皮质中断,皮质白线消失,关节面下小囊变,以骶髂关节前下1/3关节面最易受累,且以髂侧关节面的改变出现早且显著。此外熟悉正常骶髂关节的CT表现[3],对早期的诊断有重要的意义。CT可以清楚显示骶髂关节的滑膜部分及非关节的韧带部分,其下部为滑膜关节,向头侧逐渐移行为韧带部分。滑膜关节间隙呈裂隙状或略显S形的低密度影,关节间隙在2mm以上。韧带部的间隙则由下至上而逐渐加宽,髂骨面骨皮质基本对称,由前向后逐渐变薄。骶骨面骨皮质常均匀一致,边缘清晰较薄1-2mm,有韧带附着处常不规则酷似侵蚀。在临床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