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临床和影像学特征.docVIP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临床和影像学特征.doc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临床和影像学特征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临床和影像学特征   摘要:目的 探讨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 PRES)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10例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 其中原发性高血压4例;肾性高血压3例;尿毒症2例;肺癌术后化疗1例。结果 临床表现多样,主要为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抽搐、眼震、视力异常等。CT表现主要以顶枕叶白质呈低密度改变为特征,增强后无强化或轻度脑回样强化;头颅MRI表现为双侧大脑后部白质对称性T1WI呈低或等信号,T2WI和FLAIR像呈高信号;经脱水、降低颅内压、加强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2~3w后神经系统症状消失,复查MRI病灶完全或大部分消失。结论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具有一定特征性,早期明确诊断十分重要,经及时治疗后一般预后良好。   关键词: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osterior reversible encephalopa2thy syndrome, PRES) 又名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是目前正逐渐被更多医师所认识的临床-放射学综合征 [1],笔者通过分析经临床和影像确诊的10例PRES 患者,同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2]对该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讨论,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计10例,其中男性患者2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22~41岁,平均年龄为31. 5岁;其中原发性高血压4例;肾性高血压3例; 尿毒症2例;肺癌术后化疗1例;   1.2 临床表现 10例患者均出现突发的血压增高、意识障碍及癫痫和头痛伴呕吐的症状, 4例患者出现有视觉障碍, 1例患者共济失调。   1.3 方法 CT 检查者6 例,使用GE公司ProspeedⅡ型双排螺旋CT扫描,横轴位断层,层厚6mm,间距2mm,螺距1,连续扫描,扫描条件100~120kV 200~250mA; MR 检查者4例,使用西门子0.35T磁共振仪,采用头颅专用线圈,扫描参数: 层厚5 mm,间隔3 mm,采用FSE T1WI(TR /TE450 ms/15 ms) 、T2WI( TR /TE 1500 ms/70 ms) ,分别行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扫描。   2 结果   5例患者在发病后1~3d行颅脑CT检查, 其中有1例同时伴有双侧小脑半球、脑干低密度影。有4例??现双侧顶、枕叶低密度影, 边缘模糊;无明显占位效应。另5例患者行MR检查,表现为双侧顶枕叶白质及颞叶后部为主的异常信号影, 病变主要位于白质内,为长T1长T2信号, FLA IR呈高信号;其中2 例累及颞叶后部, 增强后无强化或轻度脑回样强化;治疗3w后复查病变消失。   3讨论   PRES,于1996年由Hinchey等首次作出报道,病因学为伴有BBB破坏和血管源性水肿的自体调节破坏[3]。本病最常见的病因为高血压,其次依次为先兆子痫或子痫以及肾功能衰竭。若血压正常而发生该病的,其发病原因与免疫抑制剂和细胞毒性药物(如环胞毒素、免疫球蛋白、顺铂、FK - 506等)的使用有关[4]。   3.1临床表现 急性、亚急性发病;先兆子癎;头痛、眼花、胸闷;子癎发作:抽搐、或伴有昏迷、嗜睡;颅高压症状: 恶心、呕吐、头痛、头晕; 精神行为异常表现为:语言减少、思维活动减慢或混乱、主动性减低等; 意识障碍出现嗜睡、昏迷现象;视力障碍表现在视物模糊、视力下降、幻视、视觉成双等;认知功能障碍方面表现为:记忆力、定向力减退、注意力下降等。   3.2发病机制有关RPLS 的病理生理学机制研究甚多,但仍存争议;主要有以下三种学说[5]:①脑血管痉挛理论:脑血管具有维持脑血管灌注相对稳定的功能,流入大脑毛细血管的血流因脑血管调解过度诱发血管痉挛而减少,导致脑缺血,RPLS患者脑灌注成像显示水肿的脑组织血流减少支持这一假说;另有学者认为RPLS患者脑实质水肿可能是因为痉挛引起毛细血管静水升高,导致血管内液外渗所致。②脑过度灌注理论:在维持正常血流灌注中,脑血管的自动调节功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这种自动调节功能是有限的,一旦全身血压增高突破其上线,会使收缩的小动脉转向扩张,大量渗出趋向潴留在皮质下白质内,形成白质水肿。③血管内皮损伤和BBB破坏理论:Ay等[6]认为,高血压并非RPLS的必要条件,在许多文献报道的RPLS患者中,恶性高血压并不多见,或者仅有轻度升高和正常,对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产生毒性反应的各种原因,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导致BBB结构和功能破坏,血管通透性增加,这样即便是全身血压仅轻、中度增高,甚至正常也会产生血管源性水肿。比如,环孢素A对血管内皮的直接毒性作用会破坏BBB,而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