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急性应激障碍护理及心理干预体会
急性应激障碍护理及心理干预体会
【关键词】 急性应激障碍; 护理; 心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 R749.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26-0081-02
急性应激障碍是一组主要由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引起的异常心理反应所导致的精神障碍,又称心因性精神障碍,反应性精神障碍。我国流行病学调查,应激相关障碍总患病率为0.67‰。美国精神病协会统计,此病的人群总体患病率为1%~14%,平均为8%。生活中某一强烈的生活事件或精神刺激对绝大多数人都会引起应激反应,由于机体具有适应、代偿或自我调整的能力,大多数人很快就可以恢复健康,少数人可由于反应过度出现精神障碍。急性应激障碍发病的直接原因是各类应激,其次是个体的易感性。当个体遭遇到生活事件时,引起的心理、生理和行为改变就称为应激反应。应激源便是引起应激的生活事件。应激可以说成是各种过强的不利刺激,也可用来指对不利刺激引起的心理、生理和行为的反应,还可以指个体正在面临着的危险。此病一般预后良好,无人格方面的缺陷。本文结合10例病例的护理和心理干预方法,并应用于临床,取得了很好的护理效果,对促进患者心理健康有重要的康复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阐述该类病例10例,其中男1例,女9例,年龄16~64岁,遭遇亲人(子女)突然亡故4例(男1例),高中生2例,初中生1例,婚姻遭遇2例,纠纷所致2例。病例中遭受打击后突然失语1例。病程1周~1个月。
1.2 收集信息资料
针对患者的创伤刺激,作出正确心理评估:(1)评估应激源的发生原因、种类、强度、持续时间、发生频率,当时情景,与患者的切身利益是否关系密切等。(2)评估精神状况:①意识状态、定向力、自知力、记忆力、注意力、智、日常生活和饮食睡眠等。②认知活动。③情感:有无抑郁、焦虑、恐惧等。④意志行为活动,有无自伤自杀言行。(3)评估患者心理应对能力,了解患者平时对待压力事件的态度,处理方式、所需时间。(4)了解患者病前性格特征。
1.3 护理方法
针对导致患者发生应激障碍的原因采取相应的侧重点的护理措施,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等多方面的综合护理措施。重点在于:(1)保障患者安全;(2)满足患者的基本生理需要;(3)稳定患者情绪,缓解期增强患者的应对能力。具体如下。
1.3.1 安全护理 (1)提供安全舒适的修养环境,减少外界刺激,病房设施安全、光线柔和、整洁舒适。(2)置患者视线内观察。(3)杜绝房间内及患者携带危险物品如刀剪、绳索、玻璃等。病房定期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处理。(4)对有消极言行、自上自杀危险性高的患者加强心理沟通,掌握其心理变化。利用日常护理活动多与患者交谈,了解其心理,鼓励患者表达内心感受,逐步消除自杀观念。有严重自杀倾向患者要专人24 h严密监护。(5)加强夜间、清晨、节假日、外出活动时的安全护理。(6)患者有兴奋躁动、行为紊乱、冲动出走等行为时,专人看护,置单独病房,必要时行保护性约束。(7)对意识障碍的患者要重点观察其意识障碍的程度,防止坠床摔伤。(8)对自理缺陷的患者要做好基础护理,照顾好饮食起居,做好皮肤护理和口腔护理,预防褥疮和肺部感染,并鼓励患者加强自主功能锻炼。
1.3.2 饮食护理 维持营养,保持水电解质平衡。患者常常不
思饮食或者拒食导致营养失调,必须保证患者正常的营养入量。可根据患者饮食习惯,尽量满足其要求,吩咐家属陪护劝导进餐,可少量多餐,丰富饮食提高食欲。如拒食,或营养状况差者可鼻饲或给予经脉高营养,保证患者的营养需要。
1.3.3 睡眠护理 保证患者充足的睡眠。(1)适当增加白天的活动量和活动时间。(2)创造利于休眠的环境帮助入睡,必要时家属陪护。(3)睡前使用暗示性语言诱导患者放松,如深慢呼吸、肌肉放松等。(4)避免谈论引起患者焦虑或不快的话题,光线柔和,温湿度适宜,环境安静无噪音。(5)应用有效的镇静催眠药物保证睡眠。
1.3.4 药物治疗的护理 对精神症状明显的患者以药物进行对
症治疗。护理上应保证服药到口,确保药物按时按量服用,防止藏药、吐药。兴奋躁动的患者在使用氟哌定醇等药物后,要嘱患者卧床休息,避免摔倒和受伤。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
1.3.5 心理护理及心理干预 对急性应激障碍患者,及早进行
心理干预,做好心理护理是护理中的重要内容,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可使患者及早从创伤心理中解脱出来,避免更深一步的精神心理损害。可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通过疏泄、支持、鼓励、指导等方法帮助患者接受所面临的不幸和对不幸的反应,同时引导患者学习心得应对方式。
1.3.6 脱离应激源 帮助患者尽快消除精神因素或脱离引起精
神创伤的环境,家属可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2年新疆农业大学招聘事业编制人员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 VIP
- 广告创意学(湖南大学)中国大学MOOC 慕课 章节测验 期末考试客观题答案.docx VIP
- 中小学《探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教学设计教育教学资料整理.docx VIP
- 武汉大学308护理综合历年部分考研真题汇编.pdf VIP
- 2023年新疆农业大学招聘事业编制工作人员31人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铁及其化合物 学案.doc VIP
- 个体工商户登记(备案)申请书.doc VIP
- 2024年新疆农业大学招聘事业编制人员考试真题.docx VIP
- 工业领域视觉大模型落地实践.pdf VIP
- TNAHIEM 121-2024 创伤中心建设与设备配置规范.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