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让人头大“千禧年一代”
让人头大“千禧年一代”
中国老一辈人谈起80后和90后总会摇头叹气,表示无法理解。无独有偶,美国也有个“千禧年一代”(Millennials),让上了年纪的美国人觉得头大。
美国人和中国人一样,也很喜欢把人按照出生年代划分开来,然后年纪大的一代就开始对新一代指指点点。稍有差异的是,由于中国发展速度快,每十年就是一代,所以有了“70后”“80后”“90后”“00后”。而美国的社会变迁相对平缓,于是以20年为一代,至今已有6代。
第一代就是大名鼎鼎的“迷惘的一代”(Lost Generation)。这代人出生于1883年至1900年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力军。美国现代主义文学女作家格特鲁德·斯坦因(Gertrude Stein)发明了这一称号,之后通过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的《太阳照常升起》(The Sun Also Rises)得到举世公认。
第二代出生于1901年至1924年,被称为“最伟大的一代”(Greatest Generation)。这代人直接承受了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双重侵袭,并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最伟大的一代”这个称呼来自美国著名记者及作家汤姆·布罗考(Tom Brokaw)的同名代表作,是对这20年间出生的人的最大褒奖。
第三代叫做“沉默的一代”(Silent Generation)。出生于1925年至1945年间的这代人,与自己的父辈相比大为逊色。出生于大萧条的困境之中,因年龄原因又不曾直接接受“二战”洗礼,这代人显得性格晦暗而毫无建树,“沉默的一代”因而得名。
接下来的20年属于举世闻名的“婴儿潮一代”(Baby Boomers),泛指出生于二次大战结束后的1946年至1964年间的一代人。与前几代相比,“婴儿潮一代”的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精神上具有强烈的个人意识,视自己为特殊的一代,带有鲜明的反叛和激进色彩,首次提出“时代必须不断进步”的口号。这一代也是美国最后一个生育高峰。
“婴儿潮一代”结束后,“X一代”(X Generation)登上历史舞台。出生于1960年到1980年间的这代人首次接触到个人电脑、网络电视和互联网。与前人相比,他们的最大特点是生活节奏急速加快,价值多元化,为了追求人类尊严、个人自由、稳定生活、爱、宽容和其他一切人权而投身对抗腐败、独裁、侵害、艾滋的社会大潮中。“X”指的是“无法命名”,因为社会剧变第一次超出了人们的认知。有趣的是,普及了“X一代”这个称号的并不是美国人自己,而是加拿大作家道格拉斯·库普兰(Douglas Coupland)。库普兰在1991年出版了全球畅销小说《X一代:一个加速文化的传奇》( Generation X: Tales for an Accelerated Culture)。
最后,终于来到上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也就是在当今美国被称为令人头大的“Y一代”(Y Generation)。
“Y一代”这个词出现于1993年的《广告时代》杂志上,本身没什么含义,只是为了和“X一代”区分开来。“千禧年一代”本来只是“Y一代”的别称,却不知什么原因后来居上,取代“Y一代”成为更为广泛使用的称号。
出生于1982年到2002年之间的“千禧年一代”,无论思维模式或生活方式都与前几代人差异更大。首先,人种更加多元化,美国总人口中的非白人比例是30%,但在“千禧年一代”中,有39%都是非白人,其中包括14%非洲裔、20%西班牙裔和5%亚裔。其次,他们的学历更高,相比于只有30%拥有大学学历的父辈,这代人有54%都上过大学。再有,“千禧年一代”要自由开放得多,有26%将自己明确归为“自由派”,这个数字是他们父辈的两倍。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这代人成长于数字爆炸时代,个人生活深受网络、社交媒体、电子游戏的影响。
作为正在接管美国的新生代,“千禧年一代”也和中国的80后、90后一样,屡屡见诸报端,而且跟在后面的多半不是什么好事,比如自恋、购物狂、社交障碍、好吃懒做、一毕业就失业、关键时刻掉链子等等。但“千禧年一代”真正成为众矢之的,主要还得归咎于2007年至2012年爆发的金融危机。这次危机让“千禧年一代”成为美国第一代成年后还得继续依赖父母的人。有个著名的讽刺桥段说:“现在,父母做家庭财政预算时,还得加上大学毕业后回到地下室找不到工作的孩子。”
这的确让人有点难以接受,一向被世人视为独立典范的美国年轻人竟然也开始“啃老”了。但与中国的啃老族相比,美国的啃老族似乎麻烦更大,因为他们大多背负着沉重的学费贷款,所谓的“还没开始赚钱就先欠了一屁股债”。
除了迟迟无法立业之外,“千禧年一代”让人头大的另一个方面是迟迟不愿成家。作家Robin Marantz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