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金锁记》中色彩词语运用
浅析《金锁记》中色彩词语运用
摘 要:在张爱玲的小说创作中,她总是有意无意地使用大量的色彩词,而这是她区别于其他作家的独特的艺术魅力。《金锁记》是张爱玲最具文学内涵和王文华内涵的作品之一,文本中也涉及大量色彩词。本文将通过细致剖析《金锁记》,来看色彩词的功用。
关键词:金锁记;色彩语言;苍凉;人性
1943年11月《金锁记》开始在《杂志》上连载,它的发表无疑巩固了张爱玲在当时文坛上的地位,对该作一时间好评如潮。傅雷可算得上系统完整地评张第一人,他称《金锁记》“至少也该列为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货之一”、“颇有《狂人日记》中某些故事的风味。而据此评价之后的十几年,华人学者夏志清给予此作更高的评价,“中国从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作者通过对曹七巧这一女性在一个大家族中一步步走向变态、疯狂的刻画,深刻地淋漓尽致揭示金钱如何是一个正常的人异化,失去人性。以下将具体分析《金锁记》中的色彩语言。
一、《金锁记》中的色彩痕迹
(一)残缺的色彩:黑、白、灰
张爱玲在作品中常常使用一些残缺的冷色调色彩,诸如白、黑、灰就是这一系列色彩的代表。在张爱玲笔下,白色更是被用来表现主人公凄惨悲凉的人生。白色流露出主人公的伤感情绪,更毫无遮掩地暴露了人性的可悲。如《金锁记》中,对长白和长安初次的外貌描写:“七巧的儿子长白,女儿长安,年纪到了十三四岁,只因身材瘦小,看上去才只七八岁的光景。在年下,一个穿着品蓝摹本缎棉袍,一个穿着葱绿遍地锦棉袍,衣服太厚了,直挺挺撑开了两臂,一般都是薄薄的两张白脸,并排站着,纸糊的人儿似的。”寥寥几笔将两个生长在扭曲家庭的孩子形象鲜明地勾勒出来。通过这触目惊心的“白”,两个缺乏爱的呆滞儿童形象就深深印在人心上了。
黑色也是一个与死亡相关联的颜色,黑白相对,更是无限肃杀,这也是张爱玲用得得心应手的手法,如“七巧穿着白香云纱衫,黑裙子,然而她的脸上像抹了胭脂似的。”黑白的搭配一方面强调了七巧新寡妇的身份;另一方面也借对照的黑白色凸显了财产争夺战即将开始的紧张氛围。
张爱玲的许多作品都笼罩着一种灰暗的色彩,灰色本身也是一种复杂的混合色,似乎越是艳丽灿烂的颜色混合之后就越发接近灰色,也越发接近苍凉的底色。灰色带给人的就是这样一种寂寞、忧郁、单调、乏味的感觉。如“门口背着光立着一个小身材的老太太,脸看不清楚,穿一件青灰团龙官织缎袍,双手捧着个大红热水袋,身边夹峙着两个高大的女仆。门外日色昏黄的楼梯上铺着湖绿花格小漆布地衣,一级一级走上去,通入没有光的所在。”这个身着灰色袍子的小身材老太太,她为自己的爱情幻灭、人生不幸而对生活绝望,心理已经变态扭曲到了失去母亲天性的程度。而长安的人生注定无可挣扎,至多是一个“魅力的,苍凉的手势。”
(二)对照的色彩:葱绿配桃红
“我是喜欢悲壮,更喜欢苍凉。……悲壮则如大红大绿的配色,是一种强烈的对照,但它的刺激性还是大于启发性。苍凉之所以有更深长的回味,就因为它像葱绿配桃红,是一种参差对照”,这足显示出张爱玲对于参差配色的偏爱,如文中描述七巧的登场:“那曹七巧且不坐下,一只手撑着门,一只手撑了腰,窄窄的袖口里垂下一条雪青洋绉手帕,身上穿着银红衫子,葱白线香滚,雪青闪蓝如意小脚裤子,瘦骨脸儿,朱口细牙,三角眼,小山眉,四下里一看,笑道:‘人都齐了。今儿想必我又晚了!怎怪我不迟到――摸着黑梳的头!谁教我的窗户冲着后院子呢?单单就派了那么间房给我,横竖我们那位眼看是活不长的,我们净等着做孤儿寡妇了――不欺负我们,欺负谁?’”最使人印象深刻的是七巧穿着的一件银红上衣、一条蓝青裤子,大红大绿的色调对照中一个俗艳、世故、尖锐的女性形象跃然纸上,让人不由得皱眉,心生厌恶。然而联想到她因哥嫂贪财被迫嫁给生痨病的废人,葬送了一生的爱情和幸福;想到她因出身卑微,在婆家受尽鄙视和嫌恶,似乎又心生同情。她只是一个垂死挣扎却始终逃不过命运的手掌的女人,同样也是一个内心苍白而不安,只能用大红大绿来掩饰的可悲女人。红与绿的强烈反差展示出一个不应共存而又畸形共存,前景不堪预测、也无以预测的世界。
(三)和谐的色彩:绿意正浓
张爱玲曾在文章中解释“色调的和谐”:“用粗浅的看法,对照便是红与绿,和谐便是绿与绿。”如文中“赴宴的那天晚上,长馨先陪她到理发店去用钳子烫了头发,从天庭到鬓角一路密密贴着细小的发圈。耳朵上戴了二寸来长的玻璃翠宝塔坠子,又换上了苹果绿乔琪纱旗袍,高领圈,荷叶边袖子,腰以下是半西式的百褶裙。”这是姜长安首次赴童世舫约会时的穿着打扮,翠坠子加苹果绿旗袍。此时,姜长安已是年近三十岁的老姑娘了,并且还抽着鸦片。这苹果绿传达了长安内心对爱情的向往和希冀,让这个已经呆滞枯萎的生命燃起了新的渴望和生机。
二、《金锁记》中的色彩之用
(一)用色彩塑造人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