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动画短片《父与女》中永恒轮回
论动画短片《父与女》中永恒轮回
荷兰画家兼导演迈克尔·杜多克·德维特的动画短片《父与女》讲述的是女儿一生思念离去的父亲的挚爱故事。短片荣获英国电影学院奖,安锡奖和第73界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它的成功不仅在于诗意细腻的线条,简洁平实的镜头语言和美妙的视听语言。而在于其在八分钟长的时间内,探讨了时间长度为一生的问题,生与死,生命的永恒轮回。
一、父与女的轮子
在动画短片里,所有人的生命历程都是在轮子上度过的:有的骑在轮子上,有的坐在轮子上。车轮,象征着时间,时间又象征着生命。车轮在转动,意味着时间在流动,生命在进行。而轮子不再转动时,生命停止运转即死亡。
时间的形象就是轮子的形象。我国当代著名作家曹文轩在其学术性著作《小说门》里说道:“东方哲学里,时间常被看成是圆形的——像轮子的运转一样。在这里,时间获得了两个形象——一辆金泽闪闪的马车,在一直向前,而它的轮子,却只在作相对的圆周运动——一个时间向前,一个时间在循环。这大概是东方人的智慧——东方人发现了时间的隐喻。” (《小说门》,曹文轩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版,129页) 西方哲学的时间并不是像曹文轩所说的绝对是悲剧的,而且西方也早已发现了这一隐喻。 “时间的循环模式是希腊各宇宙学派的一个共同点。” (《时间之箭》,彼得·柯文妮、罗杰·海菲尔德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版,4页)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时间本身就是个循环。 西方古希腊对酒神狄俄尼索斯的歌i唱与追求无不体现了对酒神无限循环的精神的向往。酒神狄俄尼索斯骑着缠满葡萄藤的马车轮子的造型更加形象地将时间与轮子结合在一起。可见东西方对时间的概念在这一点是相同的,都是将时间赋予轮子的形象。
一个大轮,一个小轮,两个轮子在同速运转。父亲的轮子突然转向,停下了,放在了树边。自此,父亲的生命之轮也就静止在树边的那一刻。父亲离开了轮子也就是离开了时间,而离开了时间也就是不再存在了。正如卢克来修在《物性论》说的“时间——不是自己独立存在,应该承认,离开了事物的活动,人们就不能感到时间本??。” (《西方思想宝库》,莫蒂默·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著,吉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1463页) 因此,离开了时间本身也就离开了事物的活动,没有活动的人也就意味着不存在,即死亡。
父与女在树边就此离别。这不是一次简单的离别,父亲下了坡,望着河边的小船,不禁转身再次与女儿紧紧相拥。从父亲对女儿的不舍与亲切程度可以看出这是他与女儿死亡前最后的相拥。水在这里便成为“一种死亡的邀请”, (《水与梦:论物质的想象》,加斯东·巴什拉著,顾嘉琛译,岳麓书社2005年版,62页) “水是死亡的真正的物质载体”, (《水与梦:论物质的想象》,前揭,72页) 父亲接受了水的邀请。“对于灵魂而言,死就是变成水。” (《水与梦:论物质的想象》,前揭,63页) 父亲乘着小船融入水里则意味着他已成为死者。父亲离女儿越来越远,这时只剩下女儿一个人的轮子在运转,女儿没有带着多余的伤悲,因为对于幼时的她还未理解死亡的真正含义。时光似白云的流动,河水似蓝天的清净。女儿依旧每日重复着骑着自行车来河边眺望远方。最初无论是大风中还是雨里;无论是清晨,黄昏还是深夜里,女儿都忠于那片水与树相交的地方,因为她相信父亲会回来。而当女儿长大为人女友时,她已不再孤独,她的生命之轮一半是男友转动的,她知道父亲已经成为死者,她也没有像少女时驻足于树边,而是望了顷刻;当女儿为人母有孩子时,她在河边眺望远方,表情略显悲伤,联想的不仅仅是她的父亲而更多的是关于生命的轮回,她早已发现了永恒的轮回这个法则:一切都会回归。正如查拉图斯特拉所说:“许多人死得太晚,有些人又死得太早”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尼采著,黄明嘉译,漓江出版社2000年版,74页) 想到父亲早年离去,已在无数次地轮回着,而自己的生命之轮仍然在运转着,不禁无限感慨与惆怅。
而最后当女儿成为老太太费力地推动轮子时,她已经即将接近她的人生终点。对于已年逾古稀的老太太推车子就已经很费劲了,骑自行车是更为困难的,或是不可能的。在这里导演是有意而为之的,德维特只给出老太太推车困难的镜头而不是骑自行车的镜头,并给轮子的圆环转动予特写,可见他想借轮子的慢悠悠转动表达老太太生命时间的衰竭。女儿最后把轮子停在树旁,轮子静止了,也倒下了,也就意味着女儿生命的终结。最终在女儿命运永恒的轮回中,时光快速倒退,女儿回归到时间的门口,忠于命运的初始,变成了年轻时的模样,见到了离别时的父亲。这时小女孩不是轮回到最初离别时刻未懂人事的小毛丫头,而是她可以理解生命轮回含义的时刻,大概是她少女时的样子。导演之所以这样处理这个结尾是因为女儿的生命遵循循环运动,她能够成为她发现永恒轮回这个法则的那个时刻的她。此时此刻的女儿已顿悟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