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日本浮世绘与中国明清版画渊源研究
日本浮世绘与中国明清版画渊源研究
摘要:日本江户社会在文化史上产生了一种面向大众的浮世绘版画艺术。明末图书插图的普及为日本浮世绘版画的兴起及其繁荣在版刻图绘上提供了最原始的样本和实物图像。铃木春信吸收我国明清套色版画先进的拱花与套印技艺,创作出了日本版画史上绚丽多彩的浮世绘锦绘艺术。我国苏州版画街市楼阁图大量传入日本,对日本的浮世绘风景画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葛饰北斋运用我国传统的“八景”画题,创作了一系列“八景”浮世绘版画。面对不断从中国输入的高超版画艺术,日本的浮世绘大师们在兼收并蓄的基础上,努力创新,终于成就了日本艺术史上的奇葩。浮世绘与明清版画艺术二者作为古老东方已消失了的木刻版画艺术,实际上是几百年前两个不同区域的同一门学科,它像敦煌学那样是由不同民族共同经营、共同创造的同一种艺术的结晶。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东方版画艺术这个研究范畴,而应该作为一个国际性的独立的艺术学专门研究学科。
关键词:中国美术史;浮世绘;明清版画;套色;版画艺术;文化交流;影响
中图分类号:J209文献标识码:A
一日本美术在近代以前可以说是大半源自中国,然而日本美术史上引以为豪的浮世绘艺术,号称“世界艺苑一绝”,作为日本江户庶民奉献给人类文明最美的艺术花朵,向来被认为是日本江户时代独创的绘画艺术,是日本对世界美术的莫大贡献。
在日本约250年历程的浮世绘版画发展过程中,从江户浮世绘版画的创始元祖菱川师宣到套色版画的锦绘发明者铃木春信;从日本的“绘本”和“插绘”图书分离而成为能够独立鉴赏的“一枚绘”独幅黑白版画到精美鲜妍的雕版套印的彩色版画;从江户翻刻人物娇嫩细润的容颜和肌肤的秘戏图画到用写实的笔触描绘女性优美的造型和姿态的美人画;从表现彩色印刷的凸凹版无线无色勾勒轮廊与分版分色的东锦绘①到描写江户町人②风花雪月的吉原歌舞伎场的界画;从表现京都贵族阶级典籍教化图解的教育版画到描写江户市民纵情娱乐的官能风俗画;从表现江户社会町人世态的人物画到描绘日本富士、琉球景观的风景画,无论是哪一类别???浮世绘版画,也无论作者是哪一流派,画家若以数量计应数不胜数,其所表现的各种形式的浮世绘也不胜其数。在日本的德川幕府政权开埠东都江户新城的江户时代,涌现出许许多多表现江户大众文化的浮世绘美人画、风景画等艺术大家,有菱川师宣、鸟居清倍、铃木春信、喜多川歌麿、鸟居清长、西村重长、奧村政信、葛饰北斋、歌川广重。然而,他们描绘的千姿百态的江户现世风俗绘画的浮世绘艺术是日本岛国独自生成与发展起来的吗?
自古以来依赖善于吸收外来先进文化而成长的日本国民与中国大陆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诸如许多学者所确认的“日本文化在与中国文化的会合中,始终存在着一百几十年至二百余年的时间差距——6世纪至8世纪的飞鸟奈良文化,主要与六朝文化会合;9世纪至12世纪的平安文化,主要与唐代文化会合;13世纪至16世纪的五山文化,主要与宋代文化会合。由于江户时代汉籍东向传递的速度加快,日本列岛接受中国文化的新的信息量大为增加,由此便造成了17世纪至19世纪江户文化与中国明末及清代文化会合的可能性。”③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会合有好几个回合,日本的飞鸟、奈良文化,还是平安或是五山文化,都与中国大陆的文化有着非常深厚的渊源关系,她可以追溯到我国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两宋的文化东传的命脉,而江户文化与明末、清代文化的会合,至今学术界尚未完全定论,只是提出二者会合的“可能性”存在。日本江户时代反映江户市民生活的浮世绘与我国明末及清代的人文艺术会合的“可能性”究竟有多大的存在?
根据日本学者藤悬静也博士的见解:“在我国文化艺术中的例子,可以说原先是吸收了外国文化艺术,转眼之间便将它日本化,成为我们日本文化艺术,直至到凌驾于外国的水平,这是我们日本自古以来的特色。现在从浮世绘版画上看来,也是同样的道理,变成了遥遥领先、优越于中国版画,这应该是特别引人关注之处。”④藤悬静也博士是日本20世纪前半期研究浮世绘版画的著名学者,他的著作《浮世绘的研究》一书自出版后一直成为日本学界研究浮世绘版画的贵重的资料。藤悬静也在为之自诩具有一种善于吸收、消化并“遥遥领先、优越于中国版画”的技能的同时,也不否认浮世绘版画与中国版画之间的渊源存在;他在《浮世绘的研究》中对浮世绘版画的创始人菱川师宣在江户时代始创浮世绘版画时指出:“诸如业已确认菱川师宣无疑参考了中国版画。例如师宣的绘本《风流绝畅图》(图1),就是见到了中国套色版画《风流绝畅图》(图2)后将它模刻翻印出来。当时我们版画界的技术大概还不能制作套色版画,或者在经济上还不能出版套色版画,不管怎样,《风流绝畅图》原画是套色版画,而把它翻印成黑白的单色。由此可见,毋庸置疑承认师宣在很多地方落后于中国版画。”⑤
图1 《风流绝畅图·春睡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