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效学分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药效学分析

一、药物的基本作用 ① 副作用(side reaction) 治疗剂量时,大多数病人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轻度不适反应。(药物选择性低) (治疗目的)     治疗作用 副作用 ③ 后遗效应(after effect):停药后血药浓度降致阈浓度以下残存的药物效应。 身体依赖性(physical dependence)或 生理性依赖(physiological dependence)或成瘾性(addiction) 等效反应的剂量,用EC50 (50% Emax 对应剂量) 表示。 EC50 ↑→ potency↓ D (mg/kg) 1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F 分布 0 2 4 6 10 8 6 5 4 3 2 累加 0 2 6 12 22 30 36 41 45 48 50 E 三、药物作用的机制 五、受体的类型 一、膜受体 膜受体分为 G蛋白偶联受体 离子通道受体 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 二、胞内受体 一般是由单一的蛋白质组成,其接受的配体多是脂溶性的甾体类激素,多数是类固醇类激素。 G蛋白偶联型受体 又称蛇型受体。此型受体通常由单一的多肽链或均一的亚基组成,其肽链可分为细胞外区、跨膜区、细胞内区三个区。跨膜区由7个α螺旋结构组成;多肽链的N-端位于细胞外区,而C-端位于细胞内区;在第五及第六跨膜α螺旋结构之间的细胞内环部分(第三内环区),是与G蛋白偶联的区域。 大多数常见的神经递质受体和激素受体是属于G蛋白偶联型受体。 酪氨酸蛋白激酶型受体 这类受体由一条多肽链构成的跨膜的糖蛋白组成,N端位于质膜外,是配体结合的部位。C端位于胞质内,是具有酪氨酸酶功能区。 六、细胞内信号转导 一、cAMP信使体系 二、钙离子/钙调蛋白信使体系 三、钙离子/二酯酰甘油/三磷酸肌醇 信使体系 四、cGMP信使体系 剂量比 (Dose ratio) 增加后的激动药剂量(D’) 原激动药剂量(D) 剂量比为2时( D’/D = 2 )竞争性拮抗药浓度的负对数 反映拮抗药的拮抗强度,pA2越大,所需拮抗药浓度越小,拮抗作用越强 拮抗参数(antagonist parameter, pA2, ) p for logarithm, like pH; A for antagonist 2) 非竞争性拮抗(noncompetitive antagonism) C(激动药) E A A+N1 A+N2 A+N3 KD Emax Emax/2 pD2′=-log N2 亲和力指数 pD2’:激动药 Emax 降低一半时非竞争性拮抗药的摩尔浓度的负对数。 非竞争性拮抗药亲和力强。 a. 曲线不平行右移 b. KD, 阈浓度不变 c. Emax降低 激动药 药物的对数浓度 最大效应(%) +竞争性拮抗药 +非竞争性拮抗药 0 50% 100% 肽链,7个?-螺旋反复穿过细胞膜 氨基酸组成不同导致配体特异性 细胞内部分有GP结合区 4-5个亚单位(肽链)组成,反复4次穿过细胞膜 受体活化 离子通道开放 膜去极化 或超极化 3种类型的细胞表面受体 * * 第三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 Pharmacodynamics (drug→body) ㈠ 兴奋作用和抑制作用 机体固有 功能 药物 作用 功能↑→兴奋(excitation) 功能↓→抑制(inhibition) ㈡ 局部作用和全身作用(吸收作用) (local action general action) 药物 给药部位 血循环 吸收 全身各部位 局部作用 全身作用 (局麻药、抗酸药、脱水药、外用药) (大多数药物) 分布 作用并不等同 硫酸镁 溶液 口服 80% 不吸收 20% 吸收 小肠 渗透压↑ 容积性导泻 血循环 血管 扩张 中枢 抑制 BP↓ 镇静作用 静脉注射 全身作用 药物作用的专一性。

文档评论(0)

shujuk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