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晚期石窟艺术优秀代表――大足石刻.docVIP

中国晚期石窟艺术优秀代表――大足石刻.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晚期石窟艺术优秀代表――大足石刻

中国晚期石窟艺术优秀代表――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是重庆市大足县境内摩崖造像的石窟艺术的总称,有石刻造像70多处,总计10万多尊,以佛教造像为主,儒、道教造像并陈。 其中宝顶山、北山摩崖石刻的规模最大,刻像最集中,造型最精美。“转轮藏经洞”是宋代石刻的精华和代表,其中有6尊佛像,个个性格鲜明,精美绝伦。宝顶山圆觉洞是大佛湾雕刻的精华。宝顶卧佛是大足石刻最大的一尊造像和巨型组雕,宛如世俗生活画卷,是不同于中国其他石窟的显著特点。大足石刻规模宏大,艺术精湛,内容丰富,可与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媲美,是中国北方石窟造像走向衰落之际崛起的大型摩崖造像群。它以宏大的规模、精湛的技术、丰富的内容、卓越的技巧蜚声中外。   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大足县,距重庆市中心130公里。大足石刻是大足县境内摩崖造像的石窟艺术的总称,总共有石刻造像70多处,总计10万多尊,其以佛教造像为主,儒、道教造像并陈。大足石刻始创于唐永徽元年(公元650年),历经晚唐、五代,盛于两宋,至明清。北山、宝顶山、南山、石门山、石篆山是大足石刻中最具规模、最有价值和最精美的石刻造像。   北山摩崖(石窟)石刻位于大足县城北两公里处,开凿于唐代昭宗景福元年(892年),历经五代,两宋,历经250年建成。相继在佛湾、营盘坡、观音坡、北塔寺、佛耳岩等处造像几千尊。以佛湾为中心,备受称誉的“普贤菩萨”、“媚态观音”、“水月观音”等造像皆集中于此。北山摩崖石刻总共长达500米余,其中有碑碣6通,题记和造像55处,经幢8座,银刻线阁1幅,石刻造像364龛窟。北山石刻以佛湾造像最为集中,在长300多米、高7米的崖壁上,刻有碑碣、题记、造像铭记、经幢和大量的石刻造像。佛湾佛像雕刻精细,体态俊逸,风格独特。   宋代开凿的“转轮藏经洞”被称为“石雕宫阙”,俗称“心神车窟”。 该窟造型秀美且雕功精细,整体安排和谐而又对比强烈,保存完好,许多艺术家把它誉为宋代石刻的代表之作。转轮经藏窟坐东向西,窟正中凿一巨大八角中心柱,柱子雄伟高大,柱上有蟠龙缠绕,柱础上有八角露盘,露盘周边浮雕栏干,??干上雕有众多正在嬉戏的儿童。柱上部筑有八面高厚顶盖,每面以楼阁宝塔装饰。柱中部缕空环列八柱,支撑于露盘上,顶盖之下成八柱亭式法轮形制。此转轮中空透光,圆满地解决了支撑构架与采光之间的矛盾。窟正壁刻有释迦牟尼像,左右刻迦叶、观音和阿难,大势至侍立两侧,为典型的宋代佛像场景。左(南)、右(北)壁两组造像对称,左刻文殊菩萨、玉印和如意观音,右刻普贤菩萨、日月和数珠手观音。三壁有供养佛像6尊,左右壁雕像个个性格鲜明,尊尊气质不同,各具风采,精妙绝伦。左壁“文殊菩萨” 结跏趺坐于莲座,莲座架在青狮背上,吼狮昂首扬鬣,好似正在驰骋。他手握经卷,两目平视远方,嘴唇柔薄上翘,略带自负的神情,象征他博学广闻和多才善辩,给人以精力充沛的感觉。他眼睛微闭,敛指于胸前,好象在沉思之中默默探密宇宙之法。他头戴方形宝冠,身着褒衣博带,胸前璎珞精巧细腻,面貌圆润,鼻梁高挺,双眼细长半垂,手臂手指灵巧秀美,被艺术家誉为“东方美男子”。右壁的“普贤菩萨”造像相当精美,他结跏趺坐于白象背上的莲座之上,头上的宝冠以佩玉、珠琏、花草为饰,刻纹婉转流畅。菩萨高鼻、细长眼而眼睑下垂、眼光向下看,薄唇而嘴角微微向上收起,嘴角泛起一丝似笑非笑的神情。整个脸型清秀圆润,身材修长,上身向前微倾,凝神深思,端庄透温柔,文静又带点妩媚神秘。有的艺术家认为他集中了东方女性美的特征,可以称为“东方维纳斯”,也可称为东方的美神和爱神;另外还有左壁如意珠观音和右壁数珠手观音,皆立于莲台之上。宝冠由珠环佩玉拥簇而成,冠上有坐佛,冠顶头巾半掩,嘴角似笑如忍,双手捧一串如意珠置于腹前。以雕刻艺术的精美程度来看,本窟中要以“数珠手观音”造像最出色,被称为“北山石刻之冠”。这位观音头上宝冠纹式团团卷卷,宛转回旋且富有变化。脸庞椭圆、高额、细眉、隆鼻、长耳、双眼作垂帘之状,嘴角上翘带笑,两手相抚,婷婷玉立。两尊雕像装饰厚重,全身胸、腹、两袖及天衣下部都是锦花繁缨,珠珞玉佩,仿佛能够听到微风吹过带来的梵音呢喃。繁缨衬托的纤纤玉指和白嫩脸庞,更觉吹弹可破。这尊观音雕工精细、形体比例匀称,肌肤线条柔和,再加上服饰华丽和衣带飘舞,似有游离于仙界之感。有人因其表情媚丽,称之为“媚态观音”。文殊、普贤面前的狮奴、象奴和玉印观音、日月观音前面的两对侍者都各具特色,特征突出,栩栩如生。此窟雕像有男有女,有老有少,集东方柔美于一窟,宛如一卷美神荟萃图。   宝顶山摩崖石刻距大足石刻县城东北15公里,建于南宋淳熙六年至淳?九年(1179―1249年),由四川名僧赵智凤于此主持期间修建,历时70多年才建成。宝顶山是佛教圣地之一,有“上朝峨嵋,下朝宝顶”之说。宝顶山的石刻有个最大的特点,就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